APP下载

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及艺人现状调查

2017-04-26李应升李元刘宏鹏

科技资讯 2017年6期
关键词:民间艺人西海固传统手工艺

李应升+李元+刘宏鹏

摘要:西海固包括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原州区(原固原县)等6县,是宁夏和中国回族聚居的主要地区,陇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性分析了西海固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及艺人的现状和困境,提出了其传承方式、未来发展走向。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 民间艺人 西海固 现状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212-03

1 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品类和特色

西海固包括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原州区(原固原县)等6县,截至2012年末人口214.6万,其中回族117.5万,占54.8%,占宁夏回族总人口的51.1%,是宁夏和中国回族聚居的主要地区。[1]陇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地理上处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历史上中原地区和西北各少数民族边塞地区在此交流不息,受到多民族交织融合及各自纷繁多彩的人文熏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西海固文化,其中既有中原文化的因子,又处处体现边塞游牧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高原泥土清香。

经走访调查发现,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主要为农民田头艺术画、刺绣、少数民族装饰、剪纸、黄泥塑、竹草编织等艺术品类,体现于西海固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了最真诚质朴、自然大方的思想情感,流露着独属于黄土高原的粗犷和豪放、智慧与才能,具有非凡的民俗价值和艺术造就价值。其使用的耗材97%都是在大自然中就地取材,资源无限循环绿色环保且基本都是纯手工制作。本地区的艺人们以纯朴的感情、灵巧的双手,创作出一个个代表本地区人民生活习俗的艺术品,清新自然、抽象而独特,给人一种简洁淡雅、原始原味的感觉,引发人们对恬淡生活的无限追求,深受大都市人群的追捧尤其是青少年。

1.1 剪纸

剪纸类占据34%,其作品的样式丰富多彩,且图案一般大多以树叶、草、各种花、燕子、喜鹊等花鸟和牛羊等十二生肖为见,调查发现拥有这一技术的师傅其年龄在12~25岁的占16%其从事手工艺制作年限一般都在1~3年左右,年龄段在26~45岁的占38%,而年龄段在46岁以上的占据大多数且从事手工艺制作年限一般都在10年以上,且60%以上都为汉族人士,即汉族家庭最为常,文化水平78%都是小学文化,高中生以上为数不多。剪纸其制作方法简易、原始、自然,没有繁琐的细节去刻意的修饰和精细的线条勾勒,总是以一种随意、自然、灵巧和厚实的样式表现农村客观自然景观与日常劳动生活所见所闻,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农村生活的那般趣味性和诗意性,流露着西北地区劳动人民的粗犷、率真、浑厚的风格特点,其看似简简单单、平平凡凡,却往往在那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

1.2 刺绣(十字绣)

约占48%,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中的穿、戴、用等方面,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有绣鞋垫、绣花帽(回族礼拜帽)、绣花鞋、床上用品、围裙、沙发椅子座套、门帘(碎布片、草席缝补而成)等,其中鞋垫、门帘、床上铺的盖的等在西海固地区的家家户户都可以看到,人们习惯于用来做装饰。这充分体现出了独特的少数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刺绣的图案纹样也是基于花鸟样式,就像绣花鞋有虎头型和猫头型,围裙和沙发椅子座套图案主要以花鸟结合。其有平、堆、垛三种绣法而且样式色彩艳丽、清新自然、自然厚实、手法精细,体现了西海固地区劳动妇女对生活的热爱和期盼。同样拥有这一技术的师傅其年龄在12~25岁的不到10%,年龄段在26~45岁的占50%及从事手工艺制作年限一般都在5~10年左右,还是以高龄人群为主,这其中回族师傅占69%以上而且95%以上都是女性艺人。这项手工艺品中,政府机构公务员等不到10%,高中生在15%左右,大学生占9.5%,主要以初中及小学以下文化的人群为普遍。

1.3 竹草编织

主要以竹草编的帘蓆、草帽、背篓、筐等为主。此草粗细均匀、色泽鲜明,其可通过自身需要,可以编织成各种轻便耐用的日常生活用品。这些物品的原材料是数量充足、生长速度快、周期短,具有用途广泛、经久耐用、花样繁多、黄土厚实风情的特点。竹草编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可用来装草、喂牛羊、厨房盛饭菜、盛其它物等。调查发现拥有这一技术的师傅其年龄段85%都是46岁以上人群,主要集中在65岁左右且基本都是男性从事手工艺制作年限一般都在10年以上,回汉占得比例相当,这其中80%-90%的都是农民,政府机构公务员等不到10%,而学历85%都是小学以下文化,高中生在5%左右,本科生没有,况且随着近年来传统的竹草编织品正逐渐被塑料篮所替代,加上这方面师傅年龄的增大渐渐无法继续从事这项工作,打算继续让自己的孩子继承从事这门手艺的艺人不到4.5%,这就造成手艺传承人的脱节及编制效率的下降。这些传统的竹草编制品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如若不及时保护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竹草編织或许只能在一些图片和博物馆中看到。

1.4 黄泥塑

在西海固个整个地区,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泥塑技术。黄泥塑也是一种非常独特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调查发现泥塑品主要以固原市隆德县杨氏家族的泥塑艺术为出名,其大约起源于清光绪年间中期,拥有这一技术的师傅其年龄段85%都是60岁以上人群,文化水平基本都在初中以下,他们是传男不传女,这已经历经了六代传人而且其手艺保存想当完整,其品类繁多,造型独特自然、朴实大方,色彩鲜艳,尤其形象逼真、个性鲜明,现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杨氏家族艺术风格。彰显着浓郁的地域环境特征和民族文化风格。

2 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和艺人的生存现状的调查分析

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有着光辉灿烂的过去,这源于贫困落后、原始而质朴的民间乡土人文环境,由于四面环山而且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也曾被联合国认为是最不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地区,然而由恰恰是其闭塞的地域环境,孕育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民间多元化艺术文化和艺人。和其他事物一样,随着历史发展轨迹的推进,过去的、旧的东西要么落伍淘汰,要么更新换代。[2]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和生态大移民搬迁等一系列的惠民工程的实施以及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引进,交通也渐渐的发达起来,使得西海固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理念以及审美趋向等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85%以上的90后青少年严重追捧科技电子产品,喜欢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科技带来的种种方便和乐趣,渐渐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审美观念淡化。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生存发展由此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第一,认同度。调查问卷统计发现,约有54%的人认为手工艺品的前景与现在没有差别,仍然无人重视;还有28%的人认为前景堪忧,地处偏远、外界不了解无法做大,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品将被市场淘汰掉;也有不到10%的认为传统手工艺品只有加以改进,才能生存;而只有8%左右的人认为传统文化得到重视,手工艺品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前景很好市场会扩大。

第二,手艺传承。该地区青少年对传统手工艺的看法是:约45%的青少年非常感兴趣,38%比较认可,有12%左右的对其不感兴趣及有其它想法,认为大多数原始的传统手工艺产品缺乏现代时尚感、潮流前沿感,没有新颖和新鲜感,其体积较大,缺乏灵活性不能方便携带。此外,打算让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手艺的不到9%。

第三,宣传推介。手工艺产品及其生产制作的展示空间不足,缺乏宣传媒介,更没有推广的市场。调查发现,听说过或比较了解和认识周边传统手工艺的人群所占比例不到40%,非常了解的约有25%左右。而获取其它相关手工艺品信息的途径通过书籍、书刊报纸了解的占7%左右,通过广播、电视节目获取信息的占54%,大约有48%的通过对自己周围事物的观察,平时基本都不太在意这些东西,更别说缺手工艺品展销一体的现代化店面了。

第四,认识程度。当地政府支持推广力度有待加强,群众对手工技艺及手工艺品也不够了解。调查发现,该地人口文化水平整体较低,其中学历小学的占最多大约85%,初中文化的占18%,而高中和大学本科的不到10%,没有更高学历的。整体上对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及其历史文化内涵不够理解,欠缺这方面艺术欣赏的意识价值观,也就没人重视这种文化,逐步面临失传或有些已失传了,渐渐造成了无后人继承和继续发扬的困境,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第五,专业经营管理。总体处于一种适销无人销的盲态。调查发现,西海固的大多数手工艺品其用途用来做装饰的有43%,用于生活用品的占50%以上,而把其出售用于补贴家庭收入的不到10%,来自手工艺品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基本都在25%以下。每年制作手工艺品上的花费在500元以下的占58%,花费500-1000的占40%左右,基本上都是在路边摊销售,少有正规一体的手工艺品实体店;为数不多的几家店铺其品种单一、更没有产品详细的历史注释和说明,且店主也不是产品的生产者。

3 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及艺人的传承发展方向

西海固地区的传统手工艺术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经过历史的无数次变迁文化的演进以及各种文化的交汇后,西海固地区民间传统手工艺始终保持着它独特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浓厚的民族风貌。然而西海固地区这些“面临失传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人如何传承发展他们的艺技?”“具有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该如何保护和发扬光大?”在调研采访中,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同志每当说到民间传统手工艺衰退现状时,心情都是非常激动和沉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和了解到西海固地区几乎所有村庄都有那么几个村民拥有不同类型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技,但他们中有90%的人不知道这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更不懂得这种艺术能为他们带来经济效益,他们制作手工艺品的原因是:8%的人只是兴趣爱好和其它,85%以上的是在闲暇时间制作于日常生中作为装饰和生活用品,只有不到4%的是迫于传承的责任感,而这些人群中98%的手工艺人都是高龄人群,他们的年龄平均都在50岁以上而且都是初中以下学历,他们不但技术精湛,而且制作出的各类手工艺品栩栩如生,但却无人懂得去变卖艺品来赚钱,经调查发现,大约有94%的艺人将创作的手工艺品用来做室内外装饰和生活生产工具。因此从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的未来传承和保护发展来看,我们应该多听取艺人本人和其他人群的意见。

第一,有35%的人群建议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一个类似于淘宝的网络销售平台去推广、去宣传,首先让当地群众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历史性,同时引导本地区手工艺人利用自己的手工艺做买卖的理念,为信息相对闭塞地区的手工艺生产者直接寻找市场和消费者,提高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手艺人知名度。另外也可以成立一个“国家扶贫公平贸易机构”,这个机构可以为艺人提供全面的销售理念和相关基础知识。

第二,有42%的人认为从政府相关政策、经济帮扶和市场等方面入手。对西海固现有的民间手工艺人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去扶持或适当的经济补贴,政府联合本地区和社会各界力量,通过招商引资和旅游商品开发等一系列政策来促进西海固民间艺术的发展,有意识地营造优良的保护传承环境,尤其要把那些有杰出技艺的老师傅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通过政府授予荣誉嘉奖的方式,大力宣传科普,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意识与相关的文化理念,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从而来影响下一代,使下一代对这门手艺感兴趣去学习能继续传承下,并适时地组织艺人和承传人参观、学习和考察其它地方的类似艺术文化,学习和借鉴不同于自己的东西从而不断改进和精益求精。

第三,调查问卷中“假设现在有一个机会让您开设一个民间手工艺的培训班,您有何想法?”这一项调查显示有87%以上的人都是非常愿意和积极的,所以在西海固地区应尝试建立类似于职业技术院校的传统手工艺品及艺人学術性的教育院校。在该地区中小学学校进行宣传及培养,建议学校专门开设民间艺术知识和技能课,使学生从小就认识该地区的民间文化和艺术形态,并充分理解民间艺术的内在精神,从而培养他们喜欢该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意识和感情,以此来影响文化进程,促进地方文化素质乃至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各县乡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和研究基地,为促进西海固民间手工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第四,也有部分人建议从宣传入手,调查显示有非常了解或熟悉周边其他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及艺人的不到14%,只是听说过的占到68%,还有部分人根本就不关心不熟悉,所以大力搞宣传,首先使本地区民众认知、熟悉、了解西海固传统手工艺,更让民众了解传统工艺的重要性和自身的利益价值,使民众有种意识从而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就像在西方国家,不管贫富但一般越是经济富裕和贵族家族,他们越是喜欢用一些古老、繁复原始的手工产品来做各种装饰,他们认为原始传统手工艺品其历史年代愈是久远其社会价值越高,这往往在彰显一个家庭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他们大约89%以上的艺人都以此来作为经济来源,由此在西方国家,手艺人的家庭经济收入90%都靠自己的手艺获得,这样一种思想和现状无疑就会使传统手工艺有人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通过西方国家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我们就能够看出,一旦对于传统手工艺的认知宣传到位,社会大众能够广泛了解并认可其带来的价值,不言而喻,民众就会自发的对手工艺产品进行买卖,并对传统手工艺和手艺人充分的重视起来、行动起来也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些社会地位和带来的经济收入能够进一步改变年轻人对这种艺术文化的态度和认识,因此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接受它,从而会使本地区传统工艺变得活跃、广泛和辉煌,也将会后继有人传承下去。通过政府、文化艺术、学术教育机构等举办手工艺文化交流会、进乡入户宣讲等形式,来帮助鼓动民众进一步了解西海固文化,让他们了解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民众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这种古老独特的艺术文化其传承与保护发展是一个涉及面广而且相对复杂的问题,这牵扯到传承者对其认知和接受、传承内容的文化价值与经济利益的高低、政策福利保障等要素。因此,应将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发展作为该地区重点建设和培养工程。建议从新型化人才的培养、老艺人的保护、艺品产品化、政策扶持、政府力量资助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同时做好全方位的宣传和鼓励,充分让该地区民众了解西海固传统手工艺传承和保护发展在未来生活中的重要性;使西海固传统手工艺传承和保护发展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术是回汉等民族文化和劳动人民生活的体现和智慧的结晶,务必要保护好,传承好并发扬壮大。总之,保护和传承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并合理开发利用它们的潜在价值,这样不但能为艺人增加收入,更能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使西海固地区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 马冬梅,陈晓键,燕宁娜.西海固回族聚居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4):1-6.

[2] 李文斌.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艺术的保护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5(24):30-31.

猜你喜欢

民间艺人西海固传统手工艺
根雕艺术考察报告
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祁东渔鼓的传承和发展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与汉族的中医体质分析
关于西海固 我们一直了解得太少
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牌化的实践与探索
简论灵璧皮影的传承与保护
行走在西海固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