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

2017-04-25张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病房剖宫产护理人员

张海燕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辽宁 抚顺 113200)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

张海燕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辽宁 抚顺 113200)

目的对剖宫产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加以相应的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2014年收治的94例剖宫产患者,按照其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各47例的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对前者仍以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后者则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加以护理,对患者的满意情况加以观察。结果在对护理的满意度这一方面,舒适护理组具有明显优势且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护理中,舒适护理具有颇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具备临床推广方面的价值。

舒适护理;剖宫产;应用效果

目前,因为生育能力、思想观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选择剖宫产的女性越来越多。尽管剖宫产可以很好地提升分娩的顺利程度,但因为手术本身具备的创伤性,很容易出现术后的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地伤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等[1]。而这样的情况,则更加需要护理人员有效加强患者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的一系列护理干预,以此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对预后、手术效果等有所提升[2]。本文旨在对剖宫产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加以相应的分析,选取本院在2012年至2014年收治的94例剖宫产患者加以分析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2年至2014年收治的94例剖宫产患者,将患者分为各47例的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前者平均年龄(28.45± 3.45)岁(年龄20~36岁),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为12和35例,平均产次(1.82±0.31)次(产次1~4次),平均孕次(2.33±0.36)次(孕次1~5次)。后者前者平均年龄(27.36±3.24)岁(年龄19~35岁),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为10和37例,平均产次(1.67±0.25)次(产次1~3次),平均孕次(2.14±0.31)次(孕次1~4次)。其一般资料之间基本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常规护理组仍采取先前的传统护理模式,也就是以常规方式协助患者进行一系列术前检查,从个人使得患者可以了解在整个剖宫产手术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以及相应的自我护理方式等。

对舒适护理组则采取舒适护理的模式,其内容包括:第一,给患者营造尽可能舒适的病房环境,对病房的清洁加以随时保持,对病房布置进行适当的改进,包括照片、花卉、图画等配置,将病房设置“家庭化”,以漫画等形式对健康知识的宣传语加以灵活设计,有效地降低其枯燥性,并对健康知识尽可能保障其应有的完善性,包括日常保健、术后饮食、术中注意事项、剖宫产相关知识等;放置饮水机于公共场所或病房内,提供免费饮用水给患者,并放置一次性纸杯、纸巾等,从而营造尽可能良好的病房环境给每一个患者。第二,护理人员应有效掌握患者各自的心理状况,从而在护理干预中体现出“针对性”,应注意不同性格、不同学历、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年龄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时期各自具备的不同心理特点,包括术前关于能够顺利健康地娩出胎儿、手术是否会疼痛等方面;术中关于手术创伤、时间等方面;术后关于手术瘢痕等方面等,其中每一项几乎都需要护理人员尽可能积极地和患者开展相应的交流,有效地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加以了解,对患者合理需求尽可能加以满足,积极开导和安抚患者,耐心解答疑问,以此来获得好感、取得信任,最终对患者的心理舒适度加以提升。第三,提升疼痛护理的力度,由于麻醉药物失效后往往会有各种情况、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这一情况实际上是患者情绪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而出现疼痛及其程度等情况往往会密切联系于患者的生理、情绪等因素,故而,作为护理人员,有必要对患者的疼痛状况加以及时掌握,借助于音乐疗法、沟通交流之类办法转移患者注意力,由此有效地减轻疼痛刺激,在一定情况下也可给予止痛剂对疼痛加以缓解。第四,对巡视的频率加以提升,给患者提供积极主动的关心,并在沟通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热情,从而给患者以安定感。

1.3 效果判定标准:对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加以相应的观察并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的研究数据,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为P<0.05。

2 结 果

对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加以比较,见表1。

表1 患者满意度对比表(n,%)

3 讨 论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规模的扩大等方面的变化,诊治水平已经不再是判定医院临床水平的唯一标准,而临床护理在判定医院临床水平标准体系中的地位则相比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剖宫产手术这一领域中,患者的手术操作、体质状况、情绪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往往都足以造成各种形式的严重后果,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而这样的情况,则必然给其临床护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3-4]。从各项护理细节出发的“舒适护理”模式,则从每一个患者的心理、生理、病情等方面加以尽可能细致的干预,以此来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加以有效消除,从而对手术的顺利程度、成功率、预后等方面加以有效的提升。研究者陈贤女士[5]借助于相应的试验表明,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相应的舒适护理这一做法,可以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加以有效缓解,并由此来提升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健康等层面意义颇大。从本研究的结果方面也不难看出,在剖宫产护理中“舒适护理”有着显而易见的应用效果。

[1] 范文甜.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3(7):23-24.

[2] 王丽.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12(6):3-4

[3] 邓凤梅.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8):18-19.

[4] 李国庆.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1):41-42.

[5] 陈贤.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 18(23):9.

R473.71

B

1671-8194(2017)09-0265-02

猜你喜欢

病房剖宫产护理人员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换病房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剖宫产之父
病房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