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胃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04-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互动式胃炎微信

邢 宇

(沈阳市中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胃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邢 宇

(沈阳市中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52例胃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到院一共收治了104例慢性胃炎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给予观察组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通过SF-36量表评定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对比,治疗后的BP、GH、VT、SF、RE、MH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tBP=8.760,P=0.000;tGH=8.443,P=0.000;tVT=3.077,P=0.003;tSF=9.901,P=0.000;tRE=15.478,P=0.000;tMH=3.750,P=0.000),治疗前后PF、RP评分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tPF=0.446,P=0.657;tRP=0.456,P=0.649)。观察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对比,治疗后的BP、GH、VT、SF、RE、MH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tBP=13.939,P=0.000;tGH=13.634,P=0.000;tVT=8.165,P=0.000;tSF=16.098,P=0.000;tRE=21.423,P=0.000;tMH=7.844,P=0.000),治疗前后PF、RP评分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tPF=0.468,P=0.641;tRP=0.468,P=0.641)。两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的BP、GH、VT、SF、RE、M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BP=5.759,P=0.000;tGH=6.467,P=0.000;tVT=5.678,P=0.000;tSF=5.620,P=0.000;tRE=4.634,P=0.000;tMH=3.933,P=0.000)。结论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胃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健康教育;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胃炎;生存质量

胃炎是消化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疾病,由多种病因造成的胃黏膜急性、慢性炎症,且常伴有黏膜炎性反应、上皮损伤、上皮再生等,临床的主要表现包括腹胀、反复出血、上腹痛等。依据发病的缓急、病程等,胃炎可以分为慢性、急性胃炎。胃炎的病程较长、容易出现反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身心造成了重大影响。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来让患者主动地接受有益于生活、健康的方式,尽可能地减轻健康教育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有效提高生活质量[1]。而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是基于传统的健康教育,通过微信、QQ等网络途径来搭建一个便捷的沟通交流平台。以下将探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胃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到院一共收治了104例慢性胃炎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对照组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在26~59岁,平均(41.2±4.2)岁,病程在1~9年,平均病程在(4.2±1.1);观察组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在26~61岁,平均(41.4±4.0)岁,病程在1~9年,平均病程在(4.0±1.2)年。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对比(

维度对照组tP观察组tP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PF92.1±8.292.8±7.80.4460.65792.2±8.193.0±9.30.4680.641 RP59.5±6.960.1±6.50.4560.64959.6±7.260.2±5.80.4680.641 BP61.2±5.572.4±7.48.7600.00061.4±5.981.4±8.513.9390.000 GH60.2±4.868.4±5.18.4430.00060.3±5.275.6±6.213.6340.000 VT69.4±8.274.2±7.73.0770.00369.8±8.682.5±7.28.1650.000 SF61.3±6.476.8±9.39.9010.00061.5±5.887.5±10.116.0980.000 RE50.8±8.277.9±9.615.4780.00050.6±7.986.4±9.121.4230.000 MH68.8±7.574.1±6.93.7500.00068.5±7.279.5±7.17.8440.000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例数(例)性别(例)年龄(岁)病程(年)男(例)女(例)对照组52312141.2±4.24.2±1.1观察组52322041.4±4.04.0±1.2 χ2/t-0.0400.3730.886 P-0.8410.7100.378

1.2 纳入标准。①胃镜诊断是慢性胃炎者;②有恶心、暖气、呕吐、泛酸、上腹胀痛、胀满不适等临床表现者;③年龄在26~61岁;④无严重脑血管、心血管、肝脏、肺部、肾脏等多种脏器疾患者;⑤自愿参加本次研究;⑥平时有经常使用微信、QQ等软件的习惯。

1.3 排除标准:①对所用的治疗药物有过敏史者;②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伴有脑血管、心血管肝脏、肾脏、肺部等脏器严重病变者;③有神经系统以及精神病史者;④3个月内曾参加其他类型药物临床试验者;⑤无法完成本次研究者。

1.4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其具体措施是: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手册的内容包括慢性胃炎的定义、用药指导、治疗注意事项等;张贴海报,在医院宣传栏张贴慢性胃炎相关知识;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2小时/次,2次/月,总共8次,由专门的健康教育负责人在医院多媒体室举行,讲座的内容包括慢性胃炎的相关基础知识、用药知识、心理知识等。观察组给予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宣传模式包括建立微信群、QQ群。①建立微信群:由1名责任护士长创建微信群,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管护师、2名信息管理员、慢性胃炎患者组成微信群成员,每天早上9:00、下午3:00发布慢性胃炎相关知识,对于患者的问题由专门的主管护师负责记录并收集,并于次日早上11:00进行反馈。②建立QQ群:由1名责任护士长创建QQ群,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管护师、2名信息管理员、慢性胃炎患者组成QQ群成员,每天早上9:00、下午3:00发布慢性胃炎相关知识,对于患者的问题由专门的主管护师负责记录并收集,并于次日早上11:00进行反馈。

1.5 疗效评定[2]:慢性胃炎生存质量的评定采取SF-36量表进行评分,SF-36量表的评分主要包括8个维度:躯体功能(physical function,PF)、躯体职能(role Physical,PR)、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生命活力(vitality,VT)、社交功能(social Function,SF)、情感职能(role Emotion,RE)和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各个维度的总得分=[(实际初得分分数-最低可能得分分数)/(最高可能得分分数-最低可能得分分数)]×100,终得分的分数反映了健康状况,得分越高,健康越好,各维度总分为100分。

1.6 统计学方式:本文中的数据采取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法为:mean±SD,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的表示法为:百分率。当P>0.05时,表示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当P<0.05时,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对比,治疗后的BP、GH、VT、SF、RE、MH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tBP=8.760,P=0.000;tGH=8.443,P=0.000;tVT=3.077,P=0.003;tSF=9.901,P=0.000;tRE=15.478,P=0.000;tMH=3.750,P=0.000),而治疗前后PF、RP评分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tPF=0.446,P=0.657;tRP=0.456k,P=0.649)。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对比,治疗后观察组的BP、GH、VT、SF、RE、MH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tBP=13.939,P=0.000;tGH=13.634,P=0.000;tVT=8.165,P=0.000;tSF=16.098,P=0.000;tRE=21.423,P=0.000;tMH=7.844,P=0.000),而治疗前后PF、RP评分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tPF=0.468,P=0.641;tRP=0.468,P=0.641)。

两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的BP、GH、VT、SF、RE、M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BP=5.759,P=0.000;tGH=6.467,P=0.000;tVT=5.678,P=0.000;tSF=5.620,P=0.000;tRE=4.634,P=0.000;tMH=3.933,P=0.000)。见表2。

3 讨 论

胃炎,尤其是慢性胃炎的病程较长、容易出现反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由于生活细节的不注意而造成病情反复,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很可能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治疗时间长,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对其身心造成了重大影响,降低了生存质量。本文基于过往的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提出将其应用于胃炎患者中,并在实践应用中增加了近段时间我国居民应用较多的手机软件微信作为宣传平台,加快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播。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之所以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更好,是因为新型教育模式打破了过往固定的传播途径,利用微信、QQ等软件快速传播健康教育知识,患者获得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更加方便、有效,在家或者外出等地方都可以接收相应的知识。而且新型健康教育模式不再只是一个倾听者,过往即使患者有疑问也很难有医师或者护士快速解答,而新型教育模式可以随时随地地讲述知识,提高了知识传播速度。胃炎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病情反复,患者的疑问多,通过实施网络能够快速地解决患者的疑虑,加强了医师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网络的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快速、更有效的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促进患者与医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助于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提高生存质量。

[1] 李芳,徐彤彤.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599-2601.

[2] 胡伟,谭亚莉,田利钺,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2):120-122.

R573

C

1671-8194(2017)09-0298-02

猜你喜欢

互动式胃炎微信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Prezi云存储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微信
微信
微信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