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护理对手术室全麻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017-04-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尿管导尿管躁动

徐 静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辽宁 沈阳 110034)

系统性护理对手术室全麻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徐 静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辽宁 沈阳 110034)

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对手术室全麻置尿管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4例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留置导尿管方法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33.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42%;且对照组躁动情况以及术后12 h尿管刺激反应程度更严重;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的情况下留置导尿管能减少留置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而系统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发生率,减轻患者的躁动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系统性护理;全麻;置尿管;苏醒期;躁动

全麻手术患者由于麻醉药物的残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容易出现苏醒期躁动不安、挣扎等情况[1]。临床上常见的术后苏醒期躁动主要表现为血压增高、心动过速等,患者肢体挣扎时很容易导致缝合处裂开,造成气管导管、引流管等的脱落,造成伤口裂开、出血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留置导尿管是全身麻醉术的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方便尿液监测,防止术后尿潴留的发生[2]。为了避免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对患者的影响,本院特在患者全麻未苏醒时留置导尿管,并给予系统性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作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24例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有精神疾病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将满足上述条件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41例,女21例,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47.35±4.07)岁,平均麻醉时间(87.35±21.07)min;观察组患者男43例,女19例,年龄34~61岁,平均年龄(46.93±4.21)岁,平均麻醉时间(89.19± 23.01)min。两组患者在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由手术室护理专科组长进行尿管留置操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进行常规导尿管留置,导尿后将尿管末端与无菌尿袋连接,集尿袋固定位置以低于膀胱高度为宜,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留派专人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护理,主要措施如下:①在患者入院后为指派一名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在院全部事宜,对患者讲述治疗过程以及导尿操作的流程,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对患者紧张不安、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排解;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的整体环境,介绍导尿的重要性以及留置导尿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强调该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恢复无害;③麻醉苏醒期,安排患者家属陪守,责任护士密切关注患者并与其积极交流,一旦出现躁动现象则给予鼓励和安慰,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采用按摩、热敷、播放音乐转移注意力或服用止疼药物等方法减少躁动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3]:①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情况的发生率以及躁动分级情况。0级表示患者安静,无躁动反应;1级表示对患者进行刺激性操作时,患者肢体躁动可由护理后改善;2级表示患者在无刺激性操作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躁动反应;3级表示患者的躁动反应强烈,需要多名护理人员进行制动。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 h尿管刺激反应的强烈程度。0级:患者没有不适感;1级:患者有轻微不适;2级:患者中度不适,主诉尿道有疼痛感;3级:患者重度不适,尿道疼痛难忍。③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情况的发生率以及躁动分级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33.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42%;且对照组躁动情况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情况的发生率以及躁动分级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术后12 h尿管刺激反应的强烈程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尿管刺激反应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2 h尿管刺激反应的强烈程度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x-±s)

3 讨 论

尿道周围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疼痛感觉灵敏,轻微的刺激均可以引起患者的不适。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作为预防患者尿储留的重要手段,此外还是观察尿量、理解病情、判断患者恢复情况的重要措施,为观察患者血容量、肾功能提供了方便[4]。在导尿管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它也是引发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之一。临床经验表明强烈的躁动反应很容易导致患者手术切口裂开,进而出现流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预防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至关重要[5]。

本次研究的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33.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42%;且对照组躁动情况和术后12 h尿管刺激反应程度均更严重。提示系统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的苏醒期躁动情况发生率,减轻患者的躁动程度。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对于疼痛、不适等感觉灵敏,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留置导尿管能减少留置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但是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仍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因此出现苏醒期躁动[6]。但系统性护理的实施使得患者在留置导尿管之前就已经对导尿管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因此患者本身就做好了心里准备。其次护理人员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的不适做到了及时排解,比如按摩、热敷下腹部、播放音乐等措施均对患者躁动情况有改善作用[7]。最后护理人员安排患者家属进行陪同,嘱咐与患者多多交流、指导饮食等均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患者的躁动率更低,躁动程度也更轻。此外,由于系统性护理的实施,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提高了,由表3可知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8%,这也是患者躁动情况改善,护理细致入微的结果。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的情况下留置导尿管能减少留置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而系统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发生率,减轻患者的躁动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1] 施晓华.系统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3):2941-2943.

[2] 张冠婕.护理干预对男性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3,26(5):948-949.

[3] 肖巧华,谢美清,张爱珍,等.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全麻插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1):97-99.

[4] 陈志峰.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884-1886.

[5] 郭鑫,邱秋英,万伟兰,等.全麻前后留置导尿管对男性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循环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24-126.

[6] 张晓菁.全麻后留置导尿管男性患者苏醒期引起躁动的原因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3):147-148.

[7] 陈志峰.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884-1886.

R47

B

1671-8194(2017)09-0218-02

猜你喜欢

尿管导尿管躁动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导尿管拔管指征评估表在意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道路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