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体会总结

2017-04-25曹泰源娄锡钢高明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颌面部颌面部位

曹泰源 娄锡钢 高明军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口腔科,辽宁 鞍山 114000)

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体会总结

曹泰源 娄锡钢 高明军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口腔科,辽宁 鞍山 114000)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体会总结。方法将300例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法)和B组(行闭合复位固定法),每组各有150例。结果A组患者有效率91.33%明显高于B组82.00%。结论切开复位法可以将骨折位置伴随的碎骨及炎症性纤维组织彻底的进行清除,骨断端严密结合恢复生理形态,因而和闭合复位固定法相比,有着相对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口腔颌面创伤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法;闭合复位固定法;临床体会

就口腔颌面部骨折而言,是骨科当中有着较高发病率的一类外部冲击面部损伤,大多发于交通事故或者工程意外伤害[1]。而就颌面部骨架而言,有着特殊的解剖结构以及特征,当面部受到外力冲击的时候很容易发生骨折,且有着相对复杂的骨折类型,患者大多伴随一定的咬合功能障碍及面部畸形,这样也就使得患者的进食功能和面部美观受到很大影响[2]。在对口腔颌面部骨折进行治疗的时候,大都是结合患者骨折的实际情况和患者年龄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从达到恢复患者咀嚼功能及面部美观的目的。针对此病的治疗,临床上有闭合复位固定法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我院近年来将这两种治疗法应用于口腔颌面创伤骨折中,对比二者治疗效果,详情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30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法)和B组(行闭合复位固定法),每组各有150例。(因为儿童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原则和特殊性,不纳入本次样本采集范围。)

A组中,男101例,占A组患者的比例为67.33%,女49例,占A组患者的比例为32.67%,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6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5岁,平均值为(28.7±3.97)岁,其中,年龄年龄在15~20岁的有32例,占21.33%,年龄在21~30岁的有66例,占44.0%,年龄在31~40岁的有31例,占20.67%,年龄在41~50岁的有12例,占8.00%,年龄在51~66岁的有9例,占6.00%。有81例患者骨折部位为下颌骨,占54.0%,有29例患者骨折部位为颧骨复合体,占19.33%,有24例患者骨折部位为上颌骨,占16.00%,有9例患者骨折部位为鼻眶筛区,占6.00%,有7例患者骨折部位为牙槽突,占4.67%。有38例患者创伤原因为高空坠落,占25.3%;有62例患者创伤原因为交通事故,占41.3%;有24例骨折患者创伤原因为拳击伤,占为16.1%;有26例患者创伤原因为摔伤,占17.3%。

B组中,男102例,占B组患者的比例为68.00%,女48例,占B组患者的比例为32.00%,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2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6岁,平均值为(28.8±4.15)岁。其中,年龄在16~20岁的有32例,占21.33%,年龄在21~30岁的有65例,占43.33%,年龄在31~40岁的有32例,占21.33%,年龄在41~50岁的有13例,占8.67%,年龄在51~72岁的有8例,占5.33%。

有80例患者骨折部位为下颌骨,占53.33%,有28例患者骨折部位为颧骨复合体,占18.67%,有25例患者骨折部位为上颌骨,占16.67%,有10例患者骨折部位为鼻眶筛区,占6.66%,有7例患者骨折部位为牙槽突,占4.67%。有39例患者创伤原因为高空坠落,占26.0%;有60例患者创伤原因为交通事故,占40.0%;有27例患者创伤原因为拳击伤,占18.0%;有24例患者创伤原因为摔伤,占16.0%。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创伤原因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

1.2 手术方法:患者一入院,立即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并且在第一时间帮助开放性骨折失血较重的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充液体以及血容量,从而防止休克发生。开放性骨折创口应在24 h内给予清创缝合,避免继发感染,不利于下一步骨折复位手术的进行和术后创伤恢复。当患者病情稳定之后,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患者骨折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A组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法,B组选择闭合复位内固定法。就复位方法而言,有经口内切开骨折复位法,开放性骨折原创口扩大切开骨折复位法,还有手法复位等。固定的方法主要有钛板钛钉内固定法,单颌结扎法,颌间牵引结扎固定法以及颅颌绑带固定法等。

1.3 疗效评价:如果患者的咬合及张口情况都恢复正常,有着正常的咀嚼功能和良好的骨折线对位,并且颌面部外观也恢复正常,说明患者治疗显著。如果患者的咬合及张口情况基本正常,有着基本正常的咀嚼功能和相对稍差骨折线对位,颌面部外观基本正常,说明患者治疗有效。如果患者治疗前后变化不大,说明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前二者的和/患者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结果发现,见表1,A组患者有效率91.33%明显高于B组82.00%(P<0.05)。

3 讨 论

就人面部而言,口腔颌面部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面部美观及咀嚼功能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其有着相对特殊的解剖特征,如承受一定的外力时,就很容易引起口腔颌面部骨折,并且男女发生的骨折比例大约为3∶1[3],在本次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另外,本次研究还发现,年龄在21~30岁的患者有着相对较高的口腔颌面部骨折发生率,可能和这个年龄段的人处于青壮年,社会活动频繁有关,因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人容易受到情绪的干扰,当外界存在干扰时,他们更容易激动和冲动,如此,就很容易因为缺少相应的安全意识而发生各类事故最终引起口腔颌面部骨折。另外,两组患者资料也显示,造成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有着40%左右的致发率。而就骨折类型而言,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率最高,究其原因,可能因为下颌部在面部占有相对较大的面积,其暴露于面部的整个下1/3位置,且由于解剖形态及骨质结构原因,使得其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外力时,很容易发生骨折。

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应该积极采取应急处理,采取合理的复位及固定措施,并且配合好相应的早期功能锻炼,如此才能使得患者恢复的正常咬合,重新恢复对称的面型。而想要保证口腔颌面部骨折复位手术的成功率,复位和固定效果十分重要[4-5]。在临床上,针对口腔颌面部骨折,主要采取两种复位法,一种是闭合复位法,一种是切口复位法,而后者和前者相比,能够将骨折位置伴随的碎骨彻底的进行清除,因而针对缺损骨折,有着较好的修补效果。而就内固定术而言,能够使骨折断端得以在稳固对位的状态下早期骨性愈合,进而使得手术恢复时间得以缩短,也有着较好的康复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和前人研究相仿,A组患者有效率91.33%明显高于B组82.00%(P<0.05),可见,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效果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切开复位法可以将骨折位置伴随的碎骨及炎症性纤维组织彻底的进行清除,因而和闭合复位固定法相比,有着相对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1] 刘吉平.200例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治疗与回顾[J].中外医疗, 2012,31(13):88-89.

[2] 皇甫胜利,常立军,和鲁予,等.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89-190.

[3] 马秋萍,汤学敏.口腔颌面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22(6):201.

[4] 王晓菊.132例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治疗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2 (z2):148.

[5] 杨光涛.12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4, 20(3):151-153.

R782

B

1671-8194(2017)09-0067-02

猜你喜欢

颌面部颌面部位
《牙颌面发育与再生实验技术》出版发行
《牙颌面发育与再生实验技术》出版发行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颌面部手术患者HR、MAP、MMSE评分的影响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稿约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