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敢于用长线放风筝
——一次区域游戏观摩活动引发的思考

2017-04-24

山西教育·幼教 2017年5期
关键词:彩旗表演区风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实施以来,为有效推进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的课程改革,我园高度重视区域游戏活动的质量,在全园范围内多频次开展了区域游戏观摩活动。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观察、指导区域游戏过程中存在忽视、干预、导演幼儿游戏等行为,一度成为区域游戏高质量开展的瓶颈,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深入思考和着重解决的问题。

瓶颈一:教师关注目标胜过关注幼儿,关注结果胜过关注过程

(一)案例再现

中三班开展了“小餐厅开业了”为主题的区域活动,活动导出后,益智区的幼儿为小餐厅设计开张的彩旗,美工区的幼儿设计制作蔬果拼盘,建构区的幼儿为餐厅设计停车场。游戏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中拉开序幕。

在益智区做彩旗的一名幼儿刚粘了三个小旗,教师就说话了:“小朋友,彩旗要有规律,你可以一个红、一个黄、一个蓝呀,要不彩旗就不漂亮了。”一听教师的话,这名幼儿立即按照红黄蓝排列顺序粘贴彩旗。彩旗做好后,被配班教师和听课的教师拿上挂在了小餐厅里。这一举动并未引起“餐厅”里其他幼儿的注意,他们在继续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二)问题分析与建议

在益智区,幼儿刚开始粘小旗,教师就要求他按规律粘贴,而且对规律进行了红黄蓝的限制性要求。我想,如果教师采用启发性的语言,让幼儿思考如何粘贴彩旗效果更好,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就会探索不同的粘法,创造设计出自己认为漂亮的彩旗。教师让幼儿按教师的标准完成作品,这是一种只重视目标忽视过程的功利性行为,直接导致幼儿放弃思考和探索,充当了一个被动的操作者、执行者的角色。小彩旗制作完成后,教师采用包办代替的方式,把幼儿的作品直接挂在餐厅外墙上,错失了很好的教育契机。发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太注重展现自己精心设计的区域互动游戏,却忽视了活动本身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不仅让忙碌没了价值,也导致幼儿的游戏兴趣大打折扣。

维果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全面的游戏要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幼儿游戏的过程带来大量的快乐,又通过快乐这一结果带来动力,这也满足了教育的需要。这就是处理好结果和过程的思路,一旦追求功利性的结果,不顾幼儿感受一味追求目标,就异化了游戏。试想,如果教师引导益智区的幼儿自己把亲手完成的作品送到小餐厅,那将会发生些什么?幼儿如何接待益智区的小朋友?如何和餐厅的小朋友商量装饰在餐厅的什么位置更好,如何固定?遇到困难如何寻求帮助等。在此过程中,锻炼的不仅是幼儿的设计制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主动寻求帮助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不仅能让幼儿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还能为幼儿间提供深层次交往的机会,获取更大的教育价值。教师只需要在耐心观察的前提下提供适当的支持即可。

瓶颈二:教师不恰当的介入往往会扼杀幼儿的游戏精神,使幼儿由游戏的创造者变成游戏的表演者

(一)案例再现

一些幼儿进入表演区,兴奋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道具进行表演:一个女孩用纱巾、头巾装扮自己,一个小男孩戴上老虎的头饰大声吼叫,同时两手摆出老虎的爪子形状,轮流交替向前。教师说:“老虎先生,怎么了?发生了什么情况?”老虎的扮演者说:“我肚子饿了,想寻找食物。”教师又说:“我怎么没看出你是一只饥饿的的老虎呀?”老虎一边走,一边做出寻找食物的样子,而且张着大嘴,非常形象。这时另一位教师走过来,说:“表演区的小朋友们,开始表演吧,谁想当观众,坐在凳子上,可以轮流表演,可以唱平时学习的歌曲,表演平常讲的故事……”于是扮老虎的小男孩就坐到凳子上当观众去了。

(二)问题分析与建议

教育就是点燃幼儿心中创意游戏的火苗,而教师要善于让火苗越燃越高。本次案例中,饥饿的“老虎”已经闪亮登场,充满创意的游戏序幕已经拉开,但由于教师缺乏对游戏敏感度的把握,也许从很大程度上不认为扮演老虎的小男孩是在游戏,也许认为不是自己心目中计划好的表演区的游戏形式,于是就贸然介入,导致幼儿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的表演戛然而止,掐灭了他们刚刚燃起的游戏火苗,不利于幼儿游戏态度和游戏精神的培养。

如果教师慢上半拍,静静地观察了解一下再做决定,就可能支持老虎游戏的继续开展,如果再深入观察下去,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幼儿介入,或自己以游戏者的角色介入,充当游戏中的支架角色,就能使游戏向纵深扩展,本次表演区的游戏也许会更精彩。

瓶颈三:教师观察幼儿多是走马观花式,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已有经验指导幼儿的游戏

(一)案例再现

另一班的表演区内,舞台是一块半米见方的泡沫地垫,有个小女孩一出场就说:“舞台太小了!”她边说边取掉泡沫地垫,换了一块纱巾当舞台。这时教师甲过来了:“小朋友们,谁愿意当观众?”没人理会。教师乙说:“孩子们没人愿意当观众,都忙着呢。你快看呀!”教师甲停了下来,发现幼儿在纱巾舞台上又铺了一层围巾,再把泡沫地垫放在上面,泡沫地垫上又放了两个小凳子。一名幼儿站上去试了试,觉得不稳,下来,去掉了一个凳子,再站上去试了试,比较满意后才开始表演。三名幼儿一起上场主持,中间的幼儿高一点,两边的幼儿矮一点。舞台两边还有两名幼儿双手抖动着长长的丝巾,说这是舞台上一上一下的东西,大概是活动的舞台背景吧。中间的小主持报幕了:“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第一个节目是歌曲《我的好妈妈》。”小主持人自报自唱,几名幼儿在一边伴奏。一曲唱完,小主持说:“谢谢大家聆听。”小女孩发话了:“换服装!”这时候,做幕布的丝巾变成了换服装的遮挡帘。帘子后面,有的换披风,有的换头饰……稍后,主持人又出场了,小女孩口里说着“5、4、3、2、1——”当数到1的时候,幕布“唰”得一下放了下来。主持人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下午场表演开始了,请欣赏舞蹈《三只蝴蝶》。”三名幼儿嘴里哼唱着,纱巾随着胳膊的摆动而舞动着,把三只蝴蝶的故事改编成了舞蹈,结束的时候造型定格为“相亲相爱的三只蝴蝶”。定格亮相之后,主持人说:“谢谢大家的观看,下午的演出到此结束。”就在这时,幼儿园区域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幼儿开始收拾玩具。表演区因为道具多,收拾起来比较慢,教师多次催促,小女孩说:“郭老师你不要着急,我们还没收拾好呢,着急了就收拾不好了,等等我们!”一边说一边不紧不慢地叠丝巾,先对折,再对折……直到把表演区的物品全部归位。

(二)问题分析与建议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区域指导中常常走马观花,缺乏对幼儿的仔细观察。教师不舍得蹲下来倾听,也就不知道幼儿的游戏进展到什么阶段;教师不了解情况贸然介入,就容易使游戏成为教师一厢情愿高控下的假游戏,更看不到幼儿在表演区的创造性了。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教师乙及时制止了教师在表演区的贸然介入,从舞台的布置、节目的策划、过程中服装的更换到道具的整理,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就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获得了和教师所预想的截然不同的效果。

首先,从舞台设置来分析。教师希望幼儿一个一个轮流表演,给幼儿提供的舞台很小,每次只能允许一名幼儿表演。但是幼儿喜欢结伴表演,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就突破教师的预设,自主扩大空间,大胆设置舞台,不断进行调试,直到满意为止。

其次,从节目策划来分析。幼儿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参加校园小喇叭广播的经验迁移到表演区。在表演过程中还分了上午场和下午场。另外,幼儿非常有创意地呈现了一物多用的想法,丝巾一会当幕布,一会儿当帘子,一会儿又变成了蝴蝶的翅膀。为了给观众惊喜,富有领导才能的小女孩还采用了倒计时降幕布的方法。幼儿在游戏中合作默契、过程完整、惊喜连连,游戏水平已超出我们的想象。

第三,从道具的整理来分析。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为整理好玩具争取时间,这是一种智慧和勇气,更是幼儿自主游戏玩到极致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应学会“慢”的艺术,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和空间,静听花开的声音。

“孩子就像风筝,风筝线越短,放风筝的人就越感觉安全,风筝的视野就越近。风筝的线越长,风筝越容易遇上各种风险,或遇大风飞沙,或与其他风筝纠缠在一起,甚至遇上老鹰的袭击,放风筝的人就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而风筝却能见到更加广阔的世界。”作为幼儿教师,要在持续的学习、反思和实践中不断扩容自己的内心,成为一名敢于用长线放风筝的执教者,让幼儿在返璞归真的游戏中充分发挥天性、率性和个性,享受“开放、自主、愉悦、创造”的“真游戏”境界。

猜你喜欢

彩旗表演区风筝
小熊嘟嘟备彩旗
从表演区游戏中反思教育行为
小导演诞生记
幼儿园表演区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插彩旗
对幼儿园表演区活动开展的初探
学问旅游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