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本人的恩义观

2017-04-24常娜孙巧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4期

常娜 孙巧慧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对恩义的解析,然后分析了土居健郎等学者以及词典对恩义的解析,通过对比明确了恩义概念,也进一步了解了日本人的恩义观。

关键词 恩 义务 义理

日本人的恩义观,包括“恩”和“义”两个方面。“恩”和汉语中的“恩”意思接近,“义”的含义则比较复杂。本尼迪克特把“义”分成了“义务”和“义理”。本文通过分析本尼迪克特和其他日本学者以及词典对“恩”“义”的解析,来明确日本人的恩义观以及“恩”和“义”之间的关联。

1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中对恩义的解释

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中,有五个章节的内容和恩义有关。“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和“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主要讲述的是对恩的认识;“第七章 义理最难承受”和“第八章 洗刷污名”主要讲述的是对义的认识。在“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中,作者则把义理作为日本人的德行规定之一进行了讲述。

本尼迪克特认为“恩”是被动发生的义务。包括人一生中从各种接触中所接受的“恩”,例如有“皇恩”、“父母恩”、“主恩”“师恩”等。“恩”是债务,而且必须偿还。“恩”有许多用法,其中有一个意思是共通的,就是承受的负担、债务。处于第一位的“皇恩”,是对天皇的恩债,每个人必须以无比感激的心情来恭受。“父母之恩”是每天对儿女的照顾和操劳。“主恩”“师恩”是从主人、老师那里受到的恩惠,他们都是帮助自己成长起来的人。在现代社会,“主人”可以理解成上级给予的恩惠。日本人说“我受某人之恩”,就等于说“我对某人负有义务”,并且把这位债主、施恩者称作“恩人”。并且,如果不是从长辈、上级或者至少是同辈受恩,接受者就有一种不快的自卑感。

本尼迪克特对“义”的解释是即使不愿意也必须还的一种“义务”和“义理”。“义务”和“义理”都是无条件的。但是,“义务”与“义理”有明显的不同。“义务”,是指对其骨肉近亲,或者对代表其祖国、其生活方式及其爱国精神的最高统治者应尽的一系列责任。这种牢固的联系是与生俱来的,因而理应履行。尽管“义务”中的某些特定行为也会使人“不愿意”,但“义务”的定义中绝不会有“不愿意”做的意思。对“义理”的报答则充满内心的不快。所以,通常认为“义务”在时间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无法全部还清的债务。例如:对天皇、国家的责任;对父母及祖先的责任;对自己工作的责任等。而“义理”在时间上不是无限的,应该在特定时间内如数偿还的债。例如:对社会的义理;对主君的责任;对近亲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非近亲的责任;还有对自己的名声的义理。一个人迫于“义理”,有时竟不得不无视正义。如果逾期未报,就会想利息那样增长。

基于本尼迪克特的解释,如果以第一人称为视点来说明“恩”和“义”的关系的话,可以这样理解:别人做对我有益的事情称之为“恩”,我为感谢别人的恩而采取的行动称之为“义”。即:受恩称之为恩,报恩称之为义。并且受“恩”对象一般是长辈或者上级,通常不能是身份地位低于自己的人或者晚辈。晚辈对长辈的行为通常称之为“义”。

2其他学者对恩义的解释

除了《菊与刀》之外,笔者也在其他学者的著作中看到了关于恩义的解释,有土居健郎的《日本人的心理结构》,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森田六郎的《读懂关键词——看懂日本人的内心》。尚会鹏的《日本人的“恩义意识”》。

土居健郎在《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中写道:“恩”就意味着接受了别人的情意。“义理”本身与父子兄妹这类自然的血缘感情有所不同,它是將人伦之情人为地拉入一种人际关之中。比如一般的义理关系包括亲戚、朋友、师徒记忆左邻右舍等范围,都属于人们共同认可的、相互可以依赖的人际关系。而受恩受惠是构成“义理”关系的一个重要契机。换言之,人在受恩惠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负债感,而“义理”则是借此机缘发展其间相互扶助的关系。也提到了“义理”与“人情”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且不可分割的一面。

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中主要解释的是“义理”。他写道:“义理”可以看做是“义”的派生词。字面意思是“正义的道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竟变成了一种公众舆论期望去履行的模糊的义务感。它原来的、纯粹的意义是单纯而朴素的义务——因此,指的是我们对父母、上级、下级、乃至社会所负的责任。这时候,“义理”就是“义务。”可以说,义理的本意莫过于义务。义理的出现可以说源自于以下事实,即我们的行为,例如对父母的行为,爱应该说是唯一的动机,但如果没有爱的话,就必须有另一种权威来命令尽孝,于是人们就用义理来制定这个权威。所以可以说一旦义务成为负担,义理便会马上介入进来,以防我们逃避,它就像一个严厉的监督者,手握皮鞭去鞭打懒惰懈怠者去尽职尽责。义理是人为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在这个人为的社会里,年长之人要比才华横溢之人更受尊崇,自然的感情常常被迫屈服于人们肆意制定的习俗。义理是从作为“正义的道理”出发的,但最终却常常向诡辩屈服。

根据土居健郎的分析,可以理解为“恩”是“义”的前提,受恩之后才会有“义”。根据新渡户稻造的分析,可以理解为自己主动的,自愿的还恩称之为“义务”,不是发自内心的,被动的还恩称之为“义理”。

森田六朗在《读懂关键词——看懂日本人的内心》中,也专门介绍了恩和义理。他写到:日本人通常会很在意“自己为别人做了什么或者别人为自己做了什么”,如果别人为自己做了某事,不仅是当时会表示感谢,过了一周、两周之后会再次表示感谢。只要是别人为自己做了某事,不论是多么小的事情,日本人都会感到高兴和感激。日本人把这称之为恩,并且认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还要根据自己受恩的程度,通过赠送东西或者帮助对方摆脱困境等方式进行报恩,这就叫做“义理”。如果不报恩就会受到批判。而义理本来含有“人们应该遵守的正确的道理和整个社会认为理所当然的规则”这样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指在社会和人际关系中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例如:受到恩惠就要还恩,向结婚的人送祝福等,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习惯。另外,表明“义理”这个词的意义常常有不是出自真心,而是“因为是义务”“没有办法”等这样一层意思。

尚会鹏在《日本人的“恩义意识”》中写道:所谓“恩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恩”的方面,即上级、地位高的人给下级、地位低的人的各种好处(物品、庇护、关心等);另一个是“义务”方面,即下属、地位低的人对自己接受的各种好处都有还报的义务。日本人的恩义意识同等级意识联系在一起。在有等级意识的社会中,恩义会成为非常沉重的负担。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尼迪克特和三位日本学者的共同观点是:只要别人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别人对自己就有了“恩”,自己对别人就有了“义”,不管自己愿不愿意,都应该要报恩,这一行为就是“义务”或者“义理”的体现。不同点是:本尼迪克特强调了上下级关系,他认为恩的一般表现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者同级、同辈之间。而三位日本学者则没有论述上下级关系和恩义的关系。本尼迪克特从上下级关系来分析恩义的观点正好和尚会鹏的观点一致。

3词典中对“恩”“义”的解释

在词典中,一般不把“义”作为一个独立词使用,所以词典的词条中没有“义”,而是以“义理”“恩义”等形式出现。“恩”和“义理”作为词语在词典中都有解释,笔者查阅了其中的几本词典,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种解释,具体如下:

见坊豪纪(2014)对“恩”的解释是:(1)上司、长辈给与的仁慈;(2)从别人那里接受到的值得感谢的行为。对“义理”的解释是:(1)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即使讨厌也必须遵守的世间的规矩;(2)交往,交际;(3)没有血缘的亲族关系。对“义务”的解释是:按照自己的立场,必须做的事情。

山田忠雄(2012)对“恩”的解释是:地位高的人为对方考虑所做的仁慈的言行。对“义理”的解释是:(1)和自己的厉害无关,作为人必须执行的道义。特别是指交际中,即使不愿意也必须对他人做的事情。(2)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却被看成亲属的人,比如配偶,养子等。对“义务”的解释是:作为某一立场上的人,理应做的事情。

松村明(2006)对“恩”的解释是:别人给与的恩惠。对“义理”的解释是:(1)事物的正确道理,人应该履行的正确的道义、道理;(2)在对人关系、社会关系中,被人们意识到的,应该遵守的道理、道义;(3)和他人交往时,不得不做的事情。(4)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存在的类似于血缘的关系。对“义务”的解释是:人作为人,或者从自己的立场、身份来看,理应做的事情。

以上三部词典对“恩”解释的共同点是:别人给与的恩惠、仁慈,其中有两部词典中强调是长辈、上司、地位高的人给与的仁慈。对“义理”解释的共同点是:在人际交往中,即使不愿意也不得不做的事情;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在“义理”的解释中,三部词典中都出现了“即使讨厌、即使不愿意、不得不做”等词语,在“义务”的解释中,三部词典都用到了“理应,必须”等词语,没有出现表示“不愿意”等意思的词语。

4总结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对恩义的概念以及关系做如下概括:

(1)“恩”表示别人为自己做的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既包括长辈、上级给与的恩惠,也包括亲戚朋友或者认识的人给与的恩惠,和上下级关系没有绝对的联系。

(2)“义”需要分成“义务”和“义理”两个方面,“义务”通常指的是从自己所处的立场出发,对国家、对父母、以及工作方面理应做的事情。“义理”则指在人际交往等社会关系中,即使不愿意也必须遵守的道义或者道理。对国家、对父母等的义务如果不是从内心愿意去做的也就变成了“义理”。

(3)通常认为“恩”是“义”的前提或者契机,因为日本人受恩时心理上会产生负债感,因负债感而产生的报恩行为即为“义”。当然也有一些“义”的行为与“恩”没有绝对的直接的因果关系,比如向结婚的人送祝福等,这些更接近于汉语的“人情”。

以上总结了几位学者以及词典对恩义的解析,对恩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受思路的限制,没有把“人情”列入到研究范围之类,如果和“人情”进行比较的话,或许能更透彻地分析“义理”,当然也可能很难把“人情”和“义理”截然分开。这将作为今后的课题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鲁思·本尼迪克特著.菊与刀[M].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 土居健郎.日本人的心理结构[M].阎小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 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张俊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4] 森田六郎.读懂关键词——看懂日本人的内心[M].黄荣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 尚会鹏.日本人的“恩义意识”[J].当代亚太,1997(2).

[6] 见坊豪纪,等.三省堂国语词典(第七版)[M].日本:三省堂,2014.

[7] 山田忠雄.新明解国语词典(第七版)[M].日本:三省堂,2012.

[8] 松村明.大辞林(第三版)[M].日本:三省堂,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