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难的三大策略

2017-04-21黄东显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职业大学生教育

黄东显

(长江职业学院,武汉 430074)

应对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难的三大策略

黄东显

(长江职业学院,武汉 430074)

公平的市场环境,有利于职业教育大学生实现创业,进而推动经济发展,经济的增长又带动更多的创业机会,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创业失败就面临失业,只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去掉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创业才有底气;创业的目的是经济效益,但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还需注重坚实的素质条件,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市场环境;社会保障;素质教育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公正”。由此,也可以说,为高校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为破解大学生就业的难题提供了思路。

一、市场环境是前提

(一)公平竞争是创业环境的外显

发达的市场经济、公平的市场环境,是促进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的基本外部环境。经济的发展,带动更多的创业机会,随之,创业的增多也会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如果市场环境对于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力,就会对人力市场造成混乱,对明确要求取得相应学历或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员才能进入的特殊行业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完善的市场环境,就是要创造平等就业环境,严格人才录用标准,支持在职业教育院校发展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帮助职业院校大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此同时,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人员,不能对职业学生有所歧视,这些措施的不断完善和推进,是市场环境走向成熟的必然。

我国人口众多,包括职业教育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在内的劳动力数量也高达9亿多,就业总量压力巨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但同时,也意味着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潜力巨大。因此,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提;要帮助有梦想的创业人员在创业市场有所作为,带动收入结构调整,实现就业和创业的良性互动。

(二)创业理念是创业环境的内因

创业理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还有待完善,要加强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特别鼓励职业教育大学生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树立以创业代替就业的价值追求,让创业成为年轻一代的行为习惯。[1]

创业行动是创新能力的体现,要善于组织各类资源,并对创业风险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在不确定的情境下,追求不断获利成长。一般来说,创业行动和创业理念要在合适的环境下才会慢慢萌芽,这个环境,主要是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产生大量创业家与新创事业。事实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我国近年掀起一股空前强劲的创业热潮:据国际创业研究项目全球创业观察(GEM)调查,中国的创业率(18~64岁人群中,正在创业或准备创业的人的比例)为15.53%,远远高于日本的3.83%,甚至超过了美国的13.81%。属于创业活跃的国家。以至于有人惊呼,“中国正在跨过西方国家‘管理型经济’的台阶,快速迈向‘创业型经济’时代,即创新和创业驱动发展经济的阶段”[2]。

二、社会保障是底线

(一)创业成为热潮

创业、就业和失业,这三种状态里面,创业的风险最大,创业失败以后可能就是失业,那么社会保障就是这个风险的底线,只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去掉创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创业才有底气,创业队伍才会不断发展壮大。从全国劳动人口及失业状况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劳动人口数目从2010年的363.1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387.6万人,劳动人口参与率从2010年的59.6%,逐步增长到2014年的61.1%,失业人口一直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当然,这和统计数据的来源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一些隐性失业的情况难以准确估量。如表1所示:

表1 全国劳动人口及失业状况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5

凭借巨大市场和投资资金增加这两点优势,中国掀起了创业热潮。创业主体从国有企业转向民营企业和个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2大创业大国,这一地位正在愈发稳固。以作为世界工厂积累的制造技术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为摇篮,多家新兴企业实现快速成长。源自中国的创新正在不断诞生。在年轻人之间,通过创业来打破闭塞感的机会正在增多。2015年新注册企业数达443万家,同比增加了20%。来自国内外的投资也在增加。2015年的全年风投资金刚刚创下新高,而2016年刚过去9个月就将这一记录刷新,达到了1,939亿元,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创业成为热潮,与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是密不可分的。2015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增长9.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9,129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0,291元,增长8.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772元。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072元,比上年增长7.2%。

(二)社会保障日益完善

从消费来看,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点在汽车消费、房地产相关的家具建材类消费两方面。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相关消费可能将受到影响。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12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392元,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23元,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

与此同时,2015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5,3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3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472万人,增加36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6,570万人,增加6,823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894万人,增加598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675万人,增加6,22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326万人,增加283万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1,404万人,增加765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7,489万人,增加12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7,769万人,增加730万人。年末全国共有1,708.0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903.2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517.5万人。全年资助5,910.3万城乡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5,575万人,比上年减少1,442万人。[3]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大学生会加入创业的队伍,从而改变一味求稳的现状。当社会保障完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会缓解公务员考试火爆的现象,促使人才向创造财富的岗位上转变,而不是向分配财富的保守岗位上去挤破头。

三、素质教育是关键

(一)重视基本素质教育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都把人力资本放在重要的地位;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要具有快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因此,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核心任务不仅限于知识广博,更要具备科学探索精神,和持续不断的学习力的应用型人才。我国有关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传统教育观念很难的短期内得到根本的转变和突破,如分数高低决定学生优劣的质量观,学历高低决定人才水平的才能观,单纯教授书本知识的教学观,听话就是好学生的品行观等,这些陈旧的观念严重制约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精神的培养,很多高校专业设置滞后,培养的大学生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模式单一,这样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趋于保守、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和心理品质都较缺乏。

从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数量来看,2010年达到157.51万人,其中非学位课程44.99万人,学位课程112.52万人,随后逐年增长,到2014年达到189.36万人,其中非学位课程49.72万人,学位课程139.64万人;从该指标的占比来看,2014年达到29.8%,其中非学位课程7.81%,学位课程21.99%。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而人口素质相对欠缺,教育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政府部门尤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只有加大投资才能加大开发,否则,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却无人力资本优势,或者说只有人力资源的数量优势,而无人力资源的素质优势。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投入,科学系统的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保障受教育者在具备一定综合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而确保人力资源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大学生来说,基本素质决定了他们属于相对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如何让他们的能力、创造力、积极性和潜力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挖掘,充分发挥他们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作用,政府和高校在其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正确选择创业模式

从创业模式来看,在校期间创业影响学业,休学创业需要职业教育大学生对自己的创业计划及自身能力有较大把握,刚毕业创业缺乏社会经验,只有毕业以后,各方面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对自己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是否适合创业。这种模式对于高等教育没有任何影响,创业者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有一点社会经验积累,自身素质会有较大提高,这对创业成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创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经济效益,但对于职业教育大学生而言,如果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就会影响到学业,学生在校期间如果创业失败,会给学校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不可否认,大学生创业须有坚实的素质条件,辅之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的积累。从人才培养的视角看,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不能由于创业而影响学业。从这个角度出发,尽管创业有在校期间创业、休学创业和毕业后创业三种模式,笔者最为赞成的是毕业后创业。 这是因为大学生毕业后能全面接触社会,接触市场,能遵循市场规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的放矢,没有学业的牵挂,可集中精力投入创业。由此可见,学生在校期间应重点放在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培养上,厚积薄发,创业才会获得成功。

[1]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R/OL].国发[2015]32号.[2015-6-11].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16/content_9855.htm.

[2] 姚毓春.信息化背景下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1-44.

[3] 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OL].[2016-2-29].国家统计局门户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2/t20160229_1323991.html.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版权声明

为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加强知识信息推广力度,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超星

期刊域出版平台,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凡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本刊上述声明。

Three Strategies Dealing with the Difficulti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uang Dongxian

(ChangjiangPolytechnic,Wuhan430074,China)

There is no doubt that a fair market environment is favorable to the realiz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ring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helpful to achieving a virtuous cycle betwee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It is clear that the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may lead to unemployment. Therefore, only by further improv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removing the worries about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can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have emboldened the confidence. Similarly, the purpose of entrepreneurship is to enha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s to focus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at attention to students′ occupation quality conditions. Also, it is important to increase the students′accumulation of basic theories and abilities.

market environment; social security; quality education

G455

A

1673-3878(2017)02-0064-04

2017-01-03

黄东显(1976-),男,河南南阳人,长江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发展、财务管理.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GB329);教育部教指委“十二五”规划课题(WH125YB28);湖北省高职高专党建研究会委托课题(2016DJW005).

猜你喜欢

职业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