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生活化的教学

2017-04-21周世佳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生活

周世佳

摘要:在现阶段语文课程全面使用新课标的理念教学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已经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教师传授学生知识这个比较简单的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需要逐渐拉近教学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中。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

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并能将之灵活运用于生活中,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该目的更明显。语文作为高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与人们的生活、工作与交流紧密联系,生活化特征较明显。为此,教师应努力将其往生活化方向推进,使其在生活中得到最好的显现。以下主要就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将语文课文内容与生活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也能实现对自然的观察,从而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度,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语文教学活动,称为语文教学生活化。

一、在生活中选择教学资源

要实现教学资源的生活化,就要充分利用生活这片肥沃的土壤,使语文教学开出一朵朵奇葩。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拿出一定的时间为学生读报,通过读报,使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百态,了解人生;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解我国的绮丽的自然风光,我国丰厚的文物古迹等等,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感;讲授国内外的重要政治事件,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对内对外政策。同样,也可以讲解学生身边的事件,和学生一起讨论班级最近发生的事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总之,生活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教师善于把生活引进课堂,实现生活化教学,学生就能在一节课中品味众生百态,观赏名胜大川,学生的知识就会不断丰富,学生的视野就会不断扩大,思想认识也将得到不断提升。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也可以是这样的有趣,这些生活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更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大的作用。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更能形象直观地显示教学内容,同时,更能触发学生的多种思维,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效学习有关内容,丰富情感体验,促进理解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戏剧单元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课堂布置成为舞台,让学生表演课本中的精彩片段;在学习辩论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之间开展辩论,使学生在辩论实践中学习辩论艺术。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辅助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琵琶行》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插入音乐背景材料,使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触发自我感情,感受作品的悲凉之情,加深学生学习作品的欲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只要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内容,把两者有效融合起来,就可以创设多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语文,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对语文有关内容的理解。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面临着高考等各方面的压力,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这一现状就迫切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敢于创新,把枯燥的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贴近自己生活的实际中快乐的学习和成长。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之内,教学的地点和方式可以迁至到课外,即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例如,在学习一篇课外的现代文阅读时,会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经历,谈谈微风拂面时的感觉。那么这样的问题是很抽象的,无论教师用怎样华丽的语言都不是学生的亲身体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外面走走,让学生感受到,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有的学生觉得是柔柔的感觉,有的则认为是冷冷的等等各种感觉的。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把答案感受出来,而不是被老师生硬的塞进脑子里。这样的教学效果会容易让学生接受,答案是自身亲自感受,那么学生就会记得很牢。

四、重视家庭教育

对于日常生活来说,家庭生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是一个小社会,学生能够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滋味,也能够体会到亲情的价值。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对家庭中能够触动其感情的一些东西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做家务!学习生活技能!体验劳动的辛苦,也可以让学生在父母生日时送礼物,这样不但能够体验亲情,还能够积累写作素材,对作文水平提高有一定帮助。

五、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语文教學回归社会,回归于生活。语文课程中主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古诗文及文言文的讲解和学习。那么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分析出这类的语文知识所涉及的都是古代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得不结合着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那么学生对离自己很远的、落后的社会经济背景是感受不到当时的文学和创作的氛围的,根据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社会背景带领着学生参观当地的古文物或者古代英雄纪念馆等,让学生感受一下不同于自己生活的时代都具有那些特征。

语文在高中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学生学习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入生活内容、将语文知识向生活延伸及注重语文的生活化,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情感与生活体验,扩宽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参考文献:

[1]黄克林.语文,离生活很近———在读写结合中与生活对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2]李艳洁.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4)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生活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