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7-04-21唐景军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事物实验能力

唐景军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也就是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初中生物学科而言,其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来实现的。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它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哲学的观念认为,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决定了我们将看到怎样的世界,认识能力的程度决定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深度。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实验中。众所周知,生物是一个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观察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对生物学的兴趣也更加浓厚,所以教师在教授生物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具体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本文就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使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观察的结果好坏,可由教师检查,检查方法可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绘制观察的标本图示,这样一定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求实态度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很必要的。

(一)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

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在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解剖花的结构实验中,首先观察水稻花与桃花的形态,我们向学生提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桃花盛开的时候会招引许多蜜蜂前来传粉?为什么水稻花盛开的时候却很少见到蜜蜂及其他昆虫前来传粉?从而使学生认识和掌握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形态特征上的区别。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两种类型花的解剖,仔细观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和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而观察水稻花结构时却没有这种蜜腺结构,使學生弄清虫媒花与风媒花的结构差异。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认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

(二)对比观察

是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例如:鳞翅目昆虫的分种要从头、胸、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种主要观察胸部。常见的灰蝶科与凤蝶科容易混淆,通过对比观察从同中找出异点,灰蝶科翅正面花纹少,颜色单一,腹面花纹较多,颜色较多;而凤蝶科翅正面和腹面花纹和颜色都多。这样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对各科"种的生物特征就易掌握。

(三)重复观察

为了保证观察的结果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例如:观察脊髓的反射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脊髓具有反射的功能,属于低级反射中枢。该实验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脑的切除是否干净,因此,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观察。在实验中首先让学生把去脑的蛙进行翻身反射试验,这样来确定脑是否除荆当然这种实验要反复进行观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验证脊髓具有反射功能时,也应该重复的使用不同浓度硫酸来进行刺激,反复进行观察,最后使学生认识在适宜的条件刺激下,脊髓能完成低级的反射功能。

三、拓宽观察渠道

根据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投影、幻灯、录像剪辑等电教手段有机组合,还应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亲身感受实地观察,让学生多渠道、多侧面地观察,从而感知事物的基本特征,并从中总结归纳基本规律。

(一)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挂图

挂图和插图都是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或者难点而绘制的,具有紧密配合教材、生动、形象、可视性强的特点。使用挂图和插图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通过视听感官与大脑思维的积极协调活动,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不仅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也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观察生物模型和实物标本,以及幻灯、录像、教学电影、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也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

(三)通过演示实验

这是一种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的直观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时,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引导他们获得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为其掌握教材打下基础。在演示实验中,为使学生观察准确,教师演示操作必须规范、准确,实验现象要清楚;演示前要讲清实验装置的名称、构造、性能、原理及注意事项;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指导的方法有边讲边观察,先讲后观察,先观察后讨论、总结等。但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综上所述,要想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要充分开发生物实验中的有利因素,明确目标,坚持训练,训练要得法,教会思维方法,化成能力,注重实效。

参考文献:

[1]孟润生.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1,(10).

[2]王玲.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东方青年教师,2012,(6).

[3]赵玉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60).

猜你喜欢

事物实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单独中的洞见
最酷的太空实验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