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2017-04-21蒋旭东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政治课实效性思想

蒋旭东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功能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真正让学生从该门课程中学有所得、所悟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内容含量大,较为枯燥,教学任务又非常繁重。因此,如何让政治课更加富于生动性、趣味性,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程的实效性,一直都是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努力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实效性;趣味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都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仍然处于一个相对沉闷而枯燥的氛围内,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好,而学生是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体,因此,要努力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消除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排斥和误解,并积极主动地将书本里的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实效性的基础与前提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达到实效性的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前提。

(一)教师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

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实效,教师需要清醒地认知自己,包括自己的个性特征、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储备、综合素养等。当然,这种认知比较难。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喜欢往外看,对别人指指点点,很不向内思考,进行内省。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认知自己、解剖自己,需要巨大的勇气,克服惰性的制约。

(二)对教材有清晰的把握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有自己的逻辑体系、编写体例、知识内容和语言风格。总体上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整体。四本必修教材中,《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讲的是社会有机体中的三个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另一门必修课是《生活与哲学》,这里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反映的对象是整个物质世界的普遍本质、一般规律。此外,还有六本选修教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内容。具体到每一门课中的一个单元,一个课题,一个框题,甚至一个目题,教师在备课之时都需要充分的把握。这是上好课程、取得实效的重中之重。

(三)对学生有清楚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提供指导,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有个清楚的了解。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扩大,思想意识日趋活跃,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具体到个人,每個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爱好习惯等,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对学生清楚地了解。

二、激发提高政治课实效性策略

(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导

1.教材内容的编排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编排时应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让学生在书本中感受到生活的气息,首先从心理上产生一种亲近感,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兴趣。

2.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在教学中,尤其是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转变以往教师照本宣科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采用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进行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需要是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

1.爱与被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所应受到的尊重与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倡导“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以母爱的仁慈、父爱的严格、博爱的平等和尊重。

2.对知识的需要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高中生知识面广、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与求知欲强,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许多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正确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正视他们中存在的问题,看到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和渴望,并且采用他们相对容易和喜欢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授知识。

(三)学生个性差异是学生学习效果差异的重要因素

1.文理科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政治课教学的要求不同

由于我们现在高中在高一学期结束时就分了文理科,而文科和理科对于政治课的教学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我们政治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文理科学生在学习政治课时要求、心态、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时所采用的方式和对他们的要求也不能完全一样,对于理科学生除了传授知识,教师应主要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理科生相对于文科生压力较小,更有利于让学生尝试活动教学、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2.考虑同班级内学生的个性差异

即使是同为理科班学生或者同为文科班学生,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有很大差异,各自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注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

三、营造竞争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竞争学习是让学生以个体竞争和团体竞争的形式实施激励有效学习的手段,因此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竞争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因为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仍然处于向成熟时期的过渡阶段,多数学生仍然希望可以得到教师的注意和夸奖,所以会有强烈的胜负心理和表现欲。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营造一种竞争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利用“问题竞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竞争,也可以利用课堂记录本的形式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记分。教师要根据学习时间安排定期举行“知识小竞赛”让学生参与,竞赛的形式可以包括“问答”、“竞答”和“试卷答题”,还可以设置一些小奖品作为鼓励。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杜利英,杨晓娟,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因素[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12期

[2]徐爱珍,有机结合提高实效———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3年12期,

猜你喜欢

政治课实效性思想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