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学习中蜕变

2017-04-21彭洪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江津南通培训

彭洪

2015年7月20日----8月3日,我有幸和江津的其它同行们来到江苏南通,来到南通这座古色古香、满含诗意的教育名城,参加了江津区小学数学名师培养对象的高端培训。在这15天的学习活动中,我们认真聆听了专家精彩的讲座,享受了一场教育盛宴;积极与全体学员交流探索,及时分享自己的感悟与体会。我专心听讲、认真记录、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收到了极佳的学习效果,现将学习感想总结如下:

一、总体感觉

(一)领导高度重视

江津区教委、江津教师进修学校及南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非常重视此次培训工作,7月20日上午专门召开了培训开班典礼,南通教育局余宙副局长亲临会场致欢迎词;江津教师进修学校张君勇主任作了重要讲话,对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培训期间的精神状态、有关学习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培训期间为我们讲课的都是教育界有名的大学教授或特级教师。特别是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江津区教委胡建华主任等领导也亲临现场,认真听取了每一个学员的发言,并且胡主任还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希望,足见教委领导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二)内容丰富详实

从培训内容看,有引领专业成长的各种教育教学的专业培训;有关注教师健康的心理培训;还有如何进行团队打造的管理培训,甚至还有关注政治动态的国防教育培训。应该说培训内容切合实际,内容丰富详实。培训部精心的安排,给了我们来了一场彻底的教育思想灵魂的洗礼。

(三)观点独到新颖

15天的培训,各位领导、专家的讲解内容详实、条理清楚、举例鲜活、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南通原教育局副局长王笑君与我们分享了南通名师培养工程的设计与实践思考,让我们看到了环境对名师成长巨大的推动作用;孙国春老师的《小学数学教材深度解读的策略》,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彰显了孙老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蔡宏圣老师的《为理解而教》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为我们进行了讲解和论述;徐斌老师的倡导“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潜移默化中理解,循序渐进中掌握,春风化雨中提升”的“无痕教育”;许卫兵老师的《来一场更为彻底的教学改革》关注“人”的教育,甚至涉及到了“生命科学”的研究;贾真老师为从未思考如何健康休闲的我们送上了一份鲜美的心灵鸡汤,让我们意识到构建美好心灵家园的重要……

(四)教师百花齐放

“中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她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教育先驱,铸就了她全国教育高地的地位。李庾南、李吉林、成尚荣、张齐华、华应龙……这些响当当的名师都来自南通,培训前我很好奇他们如何能把教育办得如此出色,在这次培训为我们授课的老师的身上我渐渐悟到了其中的缘由。我们看到好多已成为专家的老师却还在一线带班上课,他们倾心教育事业,扎根课堂,追求专业成长的幸福。他们个个怀揣教育梦想,充满教育智慧,敢于挑战自我。他们与书籍结缘,与研究作伴、与学生同乐,在不断进取中散发出诱人的个人魅力,展现着南通教师群体的职业形象,让我们折服、仰慕。

76岁的李庾南老师,这是一位“为教育生存”的老师。她历时37年,在教学中不断研究,丰富她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并利用李庾南数学教学研究所,培养了一大批教改骨干,造就了一支优秀团队。头顶无数光环的李老师、虽已是古稀老人,但精神矍铄,谈及教育更是津津乐道,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她还坚守在三尺讲台,坚持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育实践者。我想,南通正是有了无数像李老师这样有着高尚教育情怀的教育者,才创下了如此辉煌的成绩。

二、几点感想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想应该把培训期间的激情澎湃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为。

(一)阅读助力专业的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这是我们在培训中听得最多的一种主张。哲学家培根说:“读数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学者,皆成性格。”古人语:“久居幽兰人自香,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也都是阅读对一个人人文素养的浸润和熏陶。通过读书,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作为教师人文素养不仅决定你教学水平的高低,还会渗透到你的人格与个性中,影响到自己的教育观与教育方式。根据我们的专业、目标、兴趣选择,通过不断的阅读,使自己的知识更加渊博,思维更加敏锐,教育教学更加如鱼得水。

阅读不仅仅限于教科书、报章杂志,或是一些简单的课外书。更要涉猎我国几千年积淀的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作为数学教师,要大量阅读数学科教学专著,教育专著,为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做好保障。“为理解而教”,深入研读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努力为学生创造数学学习活动与心理认知发展的共振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培训中特级教师们对教材的深度解读,不仅仅停留在学科价值方面,还着眼于挖掘教材内容的生命教育元素,这都得益与教师对数学文化的广泛阅读。“溯本求源”,弄清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史实,再现其本来面貌,进而逐步探究数学科的文化本质。正如哲学家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学生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学习一些数学史知识,可以较好地帮助他们了解数学的发展轨迹,更好地体会数学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家们刻苦钻研,勇于开拓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这对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掌握数学知识以及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都大有益处。

如果说因为以前的阅读,而今遇到了现在的自己,那么现在的阅读,就是为了遇见将来更好的自己。培训回来,我已经买了三本教育教学专著,坚持每天学习。阅读,我已经行走在路上。

(二)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

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听了专家的讲座及观摩了通师二附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改善教学技能,我们必须在备课时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专业知识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能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

(三)做自己的教育科研

南通高师的潘建教授从“如何做科研、怎样做好科研”等几方面为我们教育教学研究指明了研究的方向。潘教授的“要做身边的研究”,让“研究”这个曾经一度让我遥不可及的话题变得轻松而亲切。

《学记》说:“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是进行教育科研的前提。没有“教”的科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潘教授让教师关注身边的教育细节,在自己的实践中找寻研究的话题,做有效的、真实的研究。实实在在地教学,脚踏实地的思考,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捕捉研究的课题内容,自己去亲身体验,在教育科研中成长为一名幸福的老师。

总之,在这次南通的学习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我想在我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逐渐转变观念,让自己也融入到教学改革创新的大集体中。我深知,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我会把培训学到的知识,慢慢消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深入的学习,真正把专家的观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更好地提升自己,做一个真正的数学探索者。

猜你喜欢

江津南通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展览纪录
爱哭的手工达人
习惯成自然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