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2017-04-21张旭光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生活化目标数学

张旭光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它特有的魅力昭示了勃勃生机%在新课程的熏陶下,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關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时期,他们对待事物还没有清晰的判断能力,他们不会像成年人思考“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应该怎么做更好”这样的问题。在小学生眼里,学习就像每天需要吃饭、喝水一样,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因为学生的年龄段,他们有着爱玩的天性,所以如果教师让学生呆板地坐在教室中死记硬背公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导致的教学成果自然不高。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真正地让数学“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一、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只讲生活,不讲数学

在小学课堂中使用生活化教学固然是个好途径、好方法,但是能否把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机地处理好却是一个关键要素。特别是在目前的新课改阶段,许多教师都在尝试教学中的生活化方法,但另一种弊端又显现出来,这就是只有生活,没有了数学,教师只是一味地追求生活化,却淡化了对数学的思考。其实教师让小学数学生活化其目的无非是想通过讲解与生活有关的情景,来帮助学生认识到、意识到、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学好数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好处。这样就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最终使学生学会数学、学好数学。但是如果教师举的例子不符合实际、在实际生活中碰不到这样的事情,不但不能起到深化概念的作用,还可能会因为这些例子使学生远离数学,不能使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实际、有效的生活化例子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不能只讲生活化,不能因为讲生活化就不讲数学了。生活化只是手段,其目的是数学,是让学生学会数学。教师应通过生活化这一手段来促进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养成用这一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生活化也并不是学习数学的惟一途径。知识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的应用要高于生活。即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中引出了有关的数学问题,也不一定非要是生活中的原原本本,更不需要教师在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从生活中找出有关的事例来讲出。教师在运用的时候应以学生的切身生活为出发点,选择那些他们感兴趣的例子。这样有利于让学生体会熟悉的神秘和力量。

(二)应用和评估体系的缺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使用生活化教学,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但纵观目前使用的现状,仍然是各个教师想怎么运用就怎么运用,想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今,教育界还没有系统地、有效地去研究生活化、挖掘生活化,对生活化在小学课堂中应用的价值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策略

(一)为学生制订短期目标

学习目标就像发动机一样,发动机启动,机器才能开始工作。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学中缺乏清晰、自主的学习目标,通常是教材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被动接受什么,教学过程中没有建立起满足学生发展的有效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传授一定的知识外,还要帮助学生建立短期的学习目标,通过短期的小目标,逐步实现大目标。当然,建立目标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建立不同的目标。例如,对于基础较于薄弱的学生来说,短期的目标就是要多动动脑,课堂上勇于发言,每天的作业和表现争取多多得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建立长远目标,告诉他们现在做的每件事情都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好的事情会产生好的影响,不好的事情会产生恶劣的影响,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只有激发兴趣,才会深入探索。兴趣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学中要尽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时候,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可以以这样一个事件导入:昨天在下班的路上碰到某位同学的奶奶,她有一个问题让我们大家帮助她解决。昨天奶奶去菜场买葱的时候,老板卖500克1元钱,但是由于奶奶要用葱做不同的菜,想把葱叶和葱白分开买,葱叶500克4角,葱白500克6角,但是卖葱的老板说奶奶这样买他不能卖,要亏钱的。现在奶奶想请大家帮帮忙,是奶奶对,还是卖葱的老板对?相信学生听了这样一件事,肯定都会兴致勃勃地帮助老奶奶解决这道难题。,-保证学生的成功体验,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信心成功的喜悦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乐于成功、追逐成功。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鼓励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正确的指导;其次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推向成功。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根据图片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这样就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学“活”起来。但是教师也应该正确对待“成功”的含义,只要学生相对于自己的过去有所进步,这就是一种“成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机会,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教师设计的成功既要满足学生个人的成功,又要满足集体的成功。

(三)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注失时机的对他们答问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在评价学生回答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总之,要想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需要教师用独到的教学方法,认真的教学态度,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猜你喜欢

生活化目标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