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生物“趣味课堂”的构建

2017-04-21李刚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趣味课堂高中生物构建

李刚

[摘要]教育心理学表明,想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保持持久的兴趣,就需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当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享受时,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生物教学的优势,在课堂内引入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构建高中生物“趣味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 趣味课堂 构建

高中生物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由于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生物知识,导致生物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如何将生物课堂具体化、趣味化,构建生物“趣味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借助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

一、借助趣味语言,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教师传授知识的形式也会对学生的认知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试想一下,在相同难度的生物课堂上,一位教师运用枯燥的语言向学生介绍生物知识,而另一位教师则运用幽默有趣的语言来介绍生物知识,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哪位教师讲解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呢?答案不言而喻。对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运用趣味性的语言,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沉闷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时,教师可通过比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如:“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或者在生活中有见到过大型工厂吗?”学生纷纷表示有见过。随后教师接着讲解:“实际上,细胞就好比一个大工厂,细胞核即为控制间,细胞膜就像是安全墙,细胞器则为工程内部的车间……”如此一来,学生自然能够很好地理解细胞的成分。又如,在学习“无氧呼吸”时,有些学生会将植物无氧呼吸与动物无氧呼吸弄混,此时教师可开玩笑地说:“如果在运动中,肌肉产生的是酒精,而不是乳酸,那我们跑着跑着岂不是要醉倒了。”学生听后哈哈大笑,对相关生物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趣味化的语言,使复杂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设计趣昧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生物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需要学生多加探究。高中生已基本具备了分析与探究问题的能力,掌握了很多的生物学习技能。生物教学的内容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正因为此种探究兴趣,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对此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借助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为学生设计趣味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教师可为学生设计“红叶显绿实验”。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植物的叶片,在生长旺期也是红色的,如苋菜等。那么这些红色的叶片是否含有叶绿素呢?学生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此时,教师就可进行演示实验,如选择几片红色的苋菜叶子,放在烧杯中,倒入清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叶片是否发生变化。随后往烧杯中的红色液体中加入5%的NaOH溶液,引导学生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结果显示,对红叶进行加热处理后,叶片红色褪尽,呈现出了绿色。此时烧杯中的清水变成了红色。加入几滴NaOH溶液时,烧杯中溶液的颜色从红色变成紫色,最后呈现出蓝色。实验结果表明,在生长旺期,苋菜叶片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盖住了叶绿素的颜色,由此使叶片呈现出红色。这样设计趣味实验,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对复杂且琐碎的知识实现趣昧记忆

高中生物的知识较为复杂且琐碎,记忆这些知识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一些具有关联性的知识点来说,记忆起来还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对于一些较为零散的知识点来说,记忆起来就会非常吃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可探究出一套有趣的记忆方法,促进学生记忆。

例如,在学习“人体必需的几种氨基酸”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如“苏赖甲、本色亮、洁异亮”,随后联想出具体的含义:苏赖(人名)的指甲,本身颜色就非常亮,清洁保养后,异常亮。即“苏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借助此种有趣的记忆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興趣,还能够缩短学生在背诵知识上所花费的时间,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此种方式还能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更好地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构建“趣味课堂”,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趣味课堂高中生物构建
例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