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21郭海平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1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郭海平

摘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企业向着重组和并购的方向发展,实现了资本的聚集和协调。企业重组和并购可以使各个企业发挥其特有的优势,还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的企业在重组、并购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资产管理风险方面。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中存在问题,并探讨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为了提升综合竞争力,企业往往通过合并形式实现资产重组。重组和并购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并购都是成功的。由于企业并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且其所涉及的财务活动较为复杂,资产风险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企业必须要做到有效控制资产风险,重视财务整合工作,合理选择支付方式,才能保证企业并购的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在重组和并购中面临的风险和损失。

一、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的含义

(一)资产重组概念

资产重组就是通过兼并、合并、收购、出售等方式,实现资本主体的重新选择和组合,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高企业资产的总体质量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最终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更富有竞争力的资产组织体系。

(二)并购的基本含义

并购指的是兼并和收购,企业并购指的是企业之间的兼并和收购,即企业的法人在双方自愿并且支付一定资金的基础上,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企业并购也是企业在进行经营以及资产运作的一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并购要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同时还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程序将两个或多个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

(三)企业资产重组和并购的原则

第一,提高国有经济整体效率、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因而,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增强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进而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的首要原则;第二,盘活存量与引入增量相结合的原则,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过程中,如果通过不多的增量注入,能够成为盘活大量存量资产的启动点,这种增量的注入就是必要的,例如,企业间收购、兼并,需要有恰当的融资渠道和相应的资金支持,由此可见,增量注入必须服从、服务于存量的盘活,从而提高增量注入资金的使用效率,要以有限的增量带动存量;第三,市场主导与政府作用相结合的原则,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作为资源再配置机制的资产重组也必须强调市场的主导和基础性作用,资产重组的规模、范围的选择以及成功与否的评价等都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企业在决定并购前,必须要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详细、全面的评估,但是在进行评估时会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不够了解目标企业的情况,使得目标企业与并购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等。信息的不对称会使财务报表和信息质量存在风险。信息不对称的出现是因为目标企业存在道德问题,其在并购的过程中对并购企业刻意隐瞒信息或编写错误信息,从而导致并购企业的评估出现问题。

(二)重组并购中的融资问题重组与并购

在重组并购过程中,融资方面的财务问题关系着企业的重组并购能否顺利进行。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通过企业自身盈利、自身投资解决的内部融资和借助金融中介机构的外部融资两种。外部融资又分为经过商业银行的直接融资和不经过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内部融资风险较小,成本比较低,但是数额有限,对企业的限制很大。外部融资虽然提供的数额较高,但是金融中介对于企业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许多将要被并购的企业往往不能满足金融中介的要求,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在重组并购的过程中,还要解决被并购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财务问题。

(三)重组并购中的支付风险

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支付,支付的形式十分丰富,例如现金、股权、混合、杠杆等几种支付形式,其中存在的经济风险也不容忽视。第一,现金支付的方式最为简单、方便,但是企业并购涉及的资金数量庞大,大量的现金存在很大的流动性风险,尤其对于跨国企业而言,现金转账还存在汇率风险;第二,股权支付摆脱了获现能力的约束,但是并购企业的控制权较为分散,严重损害了股东的效益,对于企业而言,财务风险也提高了;第三,混合支付主要是多种支付方式的综合,例如股票和现金联合支付等;第四,杠杆支付是平衡企业债务的支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業的并购能力。

(四)重组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问题

目标企业的经营理念、组织构架、管理体制以及财务管理方面都与并购企业存在不同之处,这会导致企业在整合期出现摩擦,如果并购企业无法及时、妥善的处理问题,不仅会导致并购企业无法顺利完成并购,还会给并购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企业完成并购开始运营后,还会面临因资金负债整合不合理、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等导致的财务整合风险。

三、我国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对策

(一)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

企业在计划、决定并购前,需要聘请专业的、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防止因并购企业不够了解目标企业而产生财务风险。中介机构需要包括资金评估事务所、经济人、律师事务所、CPA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需要在进行并购前,全面、详细的审查与评估目标企业,尽可能的扩大取证的范围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中介机构需要正确地评估资产,给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提供一个合理的并购价格基础。除此之外,投资银行也可以给并购企业带来极大的帮助,投资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展战略对企业的并购进行全面的策划,还可以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的情况,例如其经营能力、产业环境、财务状况。

(二)统筹安排资金

实践证明,并购活动耗资巨大,单纯依靠公司自有资产显然是不行的。然而,我国目前公司并购外部资金筹集渠道很少,我国必须在下列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其一,随着股市市值的加大,在适当的时候,根据并购的可行性,为并购企业提供适量贷款;其二,简化企业债券发行审批程序,允许企业为并购发行债券。此外,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决定了支付方式的选择,而支付方式的选择又与资金的筹集方式以及数额有关。因此,并购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自身税收、流动性资源、股权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合理选择支付方式,从而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法律保护

法律是保障经济交易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要签订正规的法律协议,从而确保并购双方的利益。由于在并购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目标企业可以隐瞒或篡改信息的情况,给并购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对并购企业进行实际的考察,尤其是深入审查财务管理窗框,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减少经营管理漏洞,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但是由于对目标企业的调查无法深入到每个细节,为了避免给并购企业带来风险,与目标企业签订法律协议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一旦出现问题,并购企业可以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四)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我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一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应有意识的将我国企业进行集中,培养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引导我国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转移,尤其是对我国的优势产业,政府的工信部、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門要积极主动的对企业的重组并购工作进行政策上的指导。政府部门的积极作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防范重组并购中的资产风险。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重组和并购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资产风险,因此,企业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和投资银行,全方位了解目标企业的各项情况,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和支付方式,并做好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风险,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莲.重组与并购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模式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2]李继勇.重组与并购高新技术企业资产并购与重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鲍屹锋.重组与并购探析企业重组并购形势下资产管理风险[J].重组与并购新经济,2013,29:59-60.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