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时代图书出版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21贾瑞娜

科技传播 2017年3期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对策

贾瑞娜

摘 要 本文基于数字化时代背景,探讨图书出版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并由此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及措施,以使图书出版能更符合时代需求,满足人们的数字化阅读需要,实现数字化时代下图书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图书出版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0-0036-02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贯穿着书籍的创作与积累,书籍中蕴含着人类的文明和对于未知的探索。在人类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书籍本身的承载不再仅仅依赖于纸张,同样开始依赖于网络。互联网时代,网络以宏大的信息量、极快的传播速度、强大的互联性,被称为“第四类媒体”。计算机、通讯、网络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结合,为网络信息资源的创作、传播、利用,提供了便利的载体[1]。可以说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以及其他移动数字终端设备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当我们在电脑、智能手机等媒介上阅读期刊、书籍的过程中,享受着现代信息数字化所带来的积极一面的同时,也给传统的图书出版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图书的出版及创作,必然会受到网络影响,特别是其中内容的原创性及版权问题,会随着网络传播效能的提升,从而影响到最终的销量及作者自身的权益。显然,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图书出版必须做出改变,基于现有的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建议及对策。

1 图书数字化出版的现状

国家政策对数字化出版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产业环境越来越好,规模也在日益扩大,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进入加速期。《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与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企业发展以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传播渠道网络化为主要特征,以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推动数字内容加工、存储、传输、阅读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提出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推进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要求[2]。与传统的纸质版图书相比,数字化、网络化图书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泛、作者与编辑之间的互动也更方便。对图书内容的信息采集、格式编排、形式表达、媒体组合、信息链接等方式产生了很大的改变[3]。数字化的电子书籍网站,如99读书网、龙源网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数字化出版带给图书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4]。未来我国图书的出版及发展,必然要不断寻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特别是在其数字化出版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需要尽可能地寻求合理的解决建议及措施,在更好地保证其内容性的同时,也要迎合现代年轻人的阅读需求。

2 我国图书数字化出版存在的问题

2.1 数字化出版图书质量不高

我国目前图书出版数量非常庞大,每年出版量在全球处于第一位,超过30万种,但是其本身的价值及质量却令人堪忧。数字化发展,使许多电子化的图书在网络中得到发展,但对于图书内容的评价及其原创性要求相对较为宽松,并没有合理的评价机制。这些都制约了现有数字化图书自身质量的提升,造成大量垃圾图书的出现及 出版。

2.2 产业链及盈利模式不清晰

我国目前很多图书出版单位规模小而分散,而单个社的数字化产品无法达到聚众效应,导致图书数字化出版出现了以少数信息服务商为主的出版模式。这些信息服务商对于现有的图书数字化出版几乎形成了垄断[5]。尽管如此,上述服务商更多的还是在终端出版层面发展,而没有很好地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没有真正形成包括内容提供、技术供应、渠道运营、衍生服务等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尚没有寻找到一个可持续的盈利模式,由此没有办法真正适应及满足现代数字化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2.3 知识产权问题突出

信息数字化产生的版权问题始终没有解决。龙源网版权纠纷案引发了业界对数字化版权的普遍关注。面对海量的作品,要求网络出版商都事先获得授权,几乎不可能实现,而且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订已经明显落后于数字化图书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愈演愈烈。侵权的范围有所扩大,侵权的形式更加多样,侵权导致的权利冲突更加复杂[6]。

互联网技术通过重新编码和数字化,使原始的各类纸质信息、影音信息可以实现极为高效的传输。具体表现形式如电子图书、电子书籍、多媒体数据、数字图书馆、网络数据库、BBS公告板等。网络信息资源以空前的速度和数量传播增长,成为当今数字化共享的基本支撑。下载与复制的即时性、查询搜索的便捷性都为知识产权侵权打开了方便之门。

2.4 人才缺乏

目前做数字化出版的人大多是仅具有IT专业背景的人员,导致数字化出版在整体严谨性、专业性、规范性等方面有所缺失。数字化图书出版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出版知識,同样也需要对现有的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时代的市场需求、读者需求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及了解[7]。但是,显然由于重视程度及薪酬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我国目前相应的专业性人才数量相对较少,没办法满足现代图书数字化出版及发展需求,造成发展效能低下。

3 我国图书数字化出版改善对策

3.1 加强网络审核,提高图书质量

对于我国现有的图书数字化出版过程中的粗制滥造现状,需要构建合理的审核机制,特别是对网络版本要进行定期的、组织的审核,并由此制定一套合理的评价制度,对那些不合格的图书予以取缔或是取消其数字化出版资格。由此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数字化出版环境。保证每一本图书不会由于网络化的泛滥及其出版的容易性而造成现有图书价值思想、学术水平的下降。并且,在设计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可以从被引用数量、内容创新度、学者评价等多方面进行考量[8],由此更好地保证现有图书自身的客观价值。

3.2 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及盈利模式

图书的数字化出版过程中,需要就整个产业链进行合理的融合。不仅仅是作为终端的出版,同时也将对上游的内容提供、技术支持及渠道运营等进行整合,保证每一个产业链上的节点都可以彼此协作,更好地创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性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并且,在这样一个健康的产业链下,寻找合理的延伸服务,包括支持内容提供商与新媒体企业的合作联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探索与寻求付费阅读、广告、增值服务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借助于多层次的发展手段及策略,更好地保证现有图书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真正构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盈利策略及方案。

3.3 制定相应法规保证知识产权

3.3.1 建议制定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法

当前,与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都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而多以司法解释或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另外,各部门各自为政,法律法规无法形成体系。所以,我们必须从根本出发,促使尽快制定出专门的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法,从而取代传统的知识产权规范。立法必须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最终确保法律法规能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而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9]。

3.3.2 成立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管理机构

我国现今对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管理呈现松散的状态,没有一个独立的专门管理部门,因此,必须明确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

1)法律规章制定权。面向计算机互联网络发展过程中的新技术和新服务,尽快制定出调整规范的政策,对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进行规范和保护。

2)监督管理权。应对影视、文学等作品资料首次上传到网络作出规定,要求报送网络知识产权局有关部门进行备案,在一定时间内着重加强对该资料的网络监察,处理侵权案件。

3.4 加强优秀数字化人才培养

人力资源及人才培养是我国图书数字化出版过程中所需要重视的问题。

1)构建合理的薪酬体系。

2)制定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扶文静,蒋湘莲,周泉.基于XML的社科类图书排版生产流程再造及效益研究[J].价值工程,2016(13):89-91.

[2]谢明俊,谢文海.高校学报数字化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策略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3):92-94.

[3]范雨昕.传统出版业应该怎样应对数字化出版带来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传媒科技,2014(2).

[4]黎国华.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模式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1-134.

[5]李云霞.我国社科类图书数字出版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1(S1):77-78.

[6]張浩,张光斌,沈宏.提高我国社科类图书数字化竞争力的研究[J].编辑学报,2011(S1):113-116.

[7]丁岩,吴惠勤,龙秀芬.社科类图书数字化出版转型初探[J].编辑学报,2011(S1):3-6.

[8]陈竹.我国社科类图书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思路[J].编辑学报,2011(S1):7-8.

[9]侯丽珊.数字出版如何为传统社科类图书服务[J].编辑学报,2011(S1):23-25.

猜你喜欢

数字化时代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数字化时代的广告投放趋势创新进展
数字化时代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数字化时代二次文献的应用及开发探究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