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地区变应性鼻炎病人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2017-04-20杨明侠杨红梅马桂琴尹桂茹

护理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尘螨吸入性变应性

杨明侠,杨红梅,马桂琴,尹桂茹



承德地区变应性鼻炎病人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杨明侠,杨红梅,马桂琴,尹桂茹

[目的]了解承德地区变应性鼻炎病人过敏原分布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过敏原免疫印迹法对628例变应性鼻炎病人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特异性IgE阳性率为92.36%(580/628)。吸入性过敏原前3位分别是屋尘螨/粉尘螨(91.72%)、树花粉组合(46.18%)、矮豚草(37.10%);食物性过敏原前3位的是牛奶(26.11%)、龙虾/扇贝(24.52%)、黄豆(24.20%)。除艾蒿类过敏原,承德地区其他吸入性和食物性变态反应绝大多数为轻度变态反应。[结论]明确承德地区变应性鼻炎病人过敏原谱,对变应性鼻炎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变应性鼻炎;过敏原;免疫印迹法;特异性IgE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 是临床上常见的鼻部疾患,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鼻黏膜反应性增高是其主要特点[1]。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据统计,全世界有20%~30%的人深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困扰[3],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变应性鼻炎的过敏原种类繁多,许多病人找不到病因而致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发现过敏原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与之接触,是治疗该类疾病的关键。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是目前实验室诊断过敏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我科采用免疫印迹法对628例变应性鼻炎病人28项血清特异性IgE进行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病房就诊的变应性鼻炎病人628例,其诊断符合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354例,女274例;年龄3岁~68岁,平均21.5岁;病史0.5年~32.0年(5.14年±4.64年);病人来自承德8县3个区。

1.2 试剂与要求 采用吸入性、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E 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法28项(杭州浙大迪迅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检测,病人抽血前2周内不使用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无需空腹抽血。

1.3 检测方法 抽取病人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操作,用Canon(9000F MarkⅡ)扫描仪,印迹过敏原半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判读、分析和统计。

1.4 结果判断 根据其浓度<0.35 kU/L判断为阴性,≥0.35 kU/L判断为阳性,1级、2级为轻度过敏;3级、4级为中度过敏;5级、6级为重度过敏。具体分级见表1。

表1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级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特异性IgE阳性率 628例病人中,特异性IgE阳性者580例,阳性检出率92.36%。承德地区吸入性过敏原由高到低前3位的是屋尘螨/粉尘螨(91.72%)、树花粉组合(46.18%)、短豚草(37.10%);食物性过敏原前3位的是牛奶(26.11%)、龙虾/扇贝(24.52%)、黄豆(24.20%)。

2.2 过敏原特异性IgE分级情况(见表2)

表2 28项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级别分析(n=628) 例(%)

2.3 混合过敏原阳性率 628例病人中,1种过敏原阳性112例,占17.83%;同时有2种或2种以上混合过敏原阳性者516例,阳性率82.17%。

2.4 变应性鼻炎病人性别差异 628例变应性鼻炎病人中,男354例,占56.37%;女274例,占43.63%。不同性别间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为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反应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参与[5-6]。过敏原主要分为吸入性、食物性、药物、接触物和职业性变应原[7],但主要是以吸入性和食物性较为常见。症状主要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及鼻塞等。

本研究显示:承德地区变应性鼻炎吸入性过敏原以屋尘螨/粉尘螨最为常见(91.72%)。承德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有利于尘螨的生长,本研究结果与有关报道相符[8-9]。尘螨分布范围极广,屋尘螨/粉尘螨是变应性鼻炎的最重要的两种尘螨,其致敏性极强,活螨、死螨及螨的排泄物都具有抗原性[10]。因此,控制尘螨是防治变应性鼻炎的重中之重[11-12]。承德地区树花粉组合(46.18%)、短豚草(37.10%)占吸入性过敏原第2位、第3位。承德是国家级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导致花粉过敏病人增加、阳性率增高,符合本地区草木数量丰富、种类繁多的特点,和北京地区的检测结果部分符合[13]。承德地区吸入性艾蒿类过敏原,中重度变态反应(3级~6级)阳性率占26.54%(43/162),轻度变态反应(1级~2级)阳性率占73.46%(119/162),其他吸入性和食物性变态反应绝大多数为轻度变态反应,其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重度变态反应。说明承德地区变态反应级别是以轻度变态反应为主,绝大多数的变应性鼻炎是可以通过隔离过敏原或进行脱敏治疗来改善的[14]。食物性过敏原前3位的是牛奶(26.11%)、龙虾/扇贝(24.52%)、黄豆(24.20%)。提示食物性过敏原的致敏种类可能与承德本地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相关。本研究还显示许多病人对两种及其以上的过敏原过敏,占82.17%(516/628)。提示病人接触的过敏原越来越广泛和复杂[15]。

4 小结

承德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屋尘螨/粉尘螨最多见,其次是树花粉组合、短豚草;食物性过敏原以牛奶、龙虾/扇贝、黄豆为主。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过敏原谱,分析过敏原在各地的分布情况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陈艳丽,徐小玲,张婧,等.不同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研究[J].河北医药,2012,5(3):754-755.

[2] Kong WJ,Chen JJ,Zheng ZY,etal.Prevalence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3-6 year old children in Wuhan of China[J].Clin Expallergy,2009,39:869-874.

[3] 张宏誉.变态反应学在中国[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8,4(2):255-260.

[4]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5] 徐佩茹,李敏.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4-7.

[6] 刘颖慧,成炜,蒋捍东.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血清IL-9、IL-4、IL-5变化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9,49(5):10-12.

[7] 张升,朱威.常用过敏原检测方法的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19):5753-5755.

[8] 吴春龙,袁远,陈佳喜,等.台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16(8):2752-2760.

[9] 蔡艳,彭欢.川西北地区鼻炎患者的过敏原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6(6):67-68.

[10] Arlian LG,Platts-Mills TA.The biology of dust mites and the remcdiation of mite allergens in allergic disease[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1,107(3s):406-413.

[11] 荣光生,刘思文,仇煜,等.特异性IgE检测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09,30(3):268-271.

[12] 闭熊杰,覃正学,兰玉清.118例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2011,26(8):555-557.

[13] 朱丽,马芙蓉,王丽,等.变应性鼻炎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14(1):14-16.

[14] 夏晴晴,魏任雄.1 313例过敏性疾病血清过敏原检测及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6):885-888.

[15] 郑佩燕,简幸仪,黄惠敏,等.广州地区过敏疾病患者15种常见过敏原分布规律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11):1197-1201.

(本文编辑张建华)

Analysis of test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allergy in Chengde

Yang Mingxia,Yang Hongmei,Ma Guiqin,etal
(People’s Hospital of Shuangqiao District of Chengde City,Hebei 067000 China)

杨明侠,主管护师,本科,单位:067000,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人民医院;杨红梅单位:067000,承德市护理职业学院;马桂琴(通讯作者)、尹桂茹单位: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R473.76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2.042

1009-6493(2017)12-1530-03

2016-03-25;

2017-03-20)

引用信息 杨明侠,杨红梅,马桂琴,等.承德地区变应性鼻炎病人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12):1530-1532.

猜你喜欢

尘螨吸入性变应性
面对小小尘螨,我们该怎么办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跟螨虫在家做伴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如何除螨才有效
舌下免疫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