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症病人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

2017-04-20朱清文罗雨婷

护理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交班危重病交接班

朱清文,杨 源,廖 芹,罗雨婷,郑 娇,刘 玉



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症病人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

朱清文,杨 源,廖 芹,罗雨婷,郑 娇,刘 玉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病人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1月住院的危重症病人采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管理,观察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及护士对交接班效果的评价。[结果]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护理工作质量总分(97.22分±0.88分)以及护士对护理交接班效果评价(72.05分±3.49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实施前(94.15分±0.84分,63.95分±6.3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护士病情观察和专科护理能力,改善护士对护理交接班的评价,有利于医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改进护理质量。

沟通模式;现状;背景;评估;建议;危重症病人;交接班管理;护理质量

交接班是确保护理工作整体性、动态性和连续性的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传递护理信息的重要作用,为护士讨论护理问题、获得组织支持、同事间互动和交流提供平台[1-2],准确的护理交接是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有力保证。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突发因素多、风险高,做好危重病人的交接班管理,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环节。标准化的护理交接模式可促进护理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SBAR模式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沟通技术[3-4],是以证据为基础、标准的沟通方式。SBAR即Situation(现状),Background(背景),Assessment(评估),Recom mendation(建议),分别显示目前发生了什么、什么情况导致的、我认为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沟通程序[5]。目前己在欧美国家的医疗体系中广泛展开,不但有利于医护间交流,也保证了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6-7],可有效提高护理专科水平。国内主要用于急诊和各类ICU[8]。我院感染科于2015年8月将SBAR沟通模式运用于危重病人的交接班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感染科编制床位54张,共有护士20人,其中主任护师1人,护师7人,护士12人;床护比1∶0.37;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2岁~50岁,平均30.32岁;学历:本科6人,专科14人;工作年限:1年~5年11人,6年~10年5人,10年以上4人。科室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和APN排班模式,夜间双人值班,每班次均安排一名高年资护士或责任护士组长在班,负责对病房护理工作的指导与监控。

1.2 方法

1.2.1 建立SBAR沟通模板 根据SBAR标准沟通方式,结合专科疾病特点,经过科室护士质控会讨论,建立专科重症疾病及病情变化病人的SBAR沟通模板(见表1),做到交接班内容标准化,让护士把病人的信息表达得更加清晰、规范。SBRA沟通模板,即S:包括病人的床号、姓名、目前情况或观察到发生的状况;B:包括病人的主诉、重要病史、目前用药(尤其特殊用药)及治疗;A:重点为最近的生命体征数据及观察到的改变状况及检查数据,疾病变化相关性分析(可能与什么有关)和疾病发展后续性分析(后续可能出现状况);R:包括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对问题处理的建议(医生和护士)、后续处理措施与方向,即需要做什么?可能发生危急状况的预防,对问题的评估及观察要点。指导护士在护理交接班或向医生汇报病情时能够提供完整的信息,做到有效沟通。要求护士对危重病人的当前状况、与当前状况相关的既往史、 病情判断、采取的措施,使用逻辑性很强的语言进行准确的交接,不需要护士逐条填写内容。

表1 感染科SBAR沟通模板

1.2.2 SBAR沟通模式的培训与实施 继全院SBAR沟通模式培训后,科室成立培训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组长组成,负责对全科护士的培训并组织实施。培训内容包括:SBAR的含义、使用SBAR工具的原因、SBAR报告模式的内容和使用方法等。通过集体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及交接班的现场演练[9]等形式进行培训,使每个护士都认识到SBAR的作用和对病人安全的重要性,能正确理解和掌握SBAR的内涵和运用方法,并于2015年8月开始在危重病人交接班管理中予以实施。

1.2.3 评价方法 ①护理工作质量评价:以我院护理部2015 年1月修订的分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为检查模板,评价实施SBAR沟通模式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健康教育 4 大项目,每部分所占分值分别为 22分、34分、24 分、20分,总分为 100 分。在实施前后6个月进行质控检查,每月10人,收集数据资料,对比实施前后6个月护理质量指标情况。②护士对交接班效果评价:运用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10],分别在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2015年7月31日前)及实施后6月(2016年1月31日)对病区护士进行调查,比较护士在实施SBAR沟通模式前后对护理交接班的评价。该量表包括17个条目和5个维度(交班的效力与效率,保证合作安全,促进病人参与,增进护士监控、合作、责任,提供病人所需信息)。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非常同意为5分,同意为4分,不知道为3分,不同意为2分,非常不同意为1分。量表总分17分~85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对护理交接班评价越好,反之越低。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4,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550~0.975,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4]。

2 结果

2.1 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情况(见表2)

2.2 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后护士对护理交接班效果的评价(见表3)

3 讨论

3.1 SBAR沟通模式促进了分级护理的有效落实,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规范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直接影响到病人安全和整个病区的护理质量[11]。徐丽芬等[12]研究表明:管理者对交接班质量的监管和对护士交接班能力的重视直接影响交接班的效果。SBAR模式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沟通技术,实施SBAR沟通模式对危重病人进行护理交接班,护士能迅速发现病情变化的趋势,作出快速应急处置,使病人得到有效救治,既起到互相监督、检查的作用,又保证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与安全。通过护理质量指标引导护士观察病情,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对病人病情了解做到“七知道”,全面掌握病人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与预防措施,交班后护士长及时有效地评价交接班质量与效果。同时,责任组长加强指导,使每个护士能了解交接班病人的重点观察内容,有效落实专科护理措施和各种治疗处置,从而提升护士病情观察和专科护理能力。表1显示: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改进,护士病情观察及专科护理能力得以提升,分级护理措施有效落实,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3.2 实施SBAR沟通模式改进了护理交接班质量,提高了护士对交接班效果的评价 传统的交接班模式,大部分护士在汇报交班时通常只陈述表面问题、交班内容不准确、不全面、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不能将所有相关信息准确汇报给医护人员,使接班者对病人的疾病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不了解,不能及时准确地对病情作出判断,影响下一班护士的工作[13]。采用SBAR模式对危重病人进行护理交接,将规范化、标准化的交班内容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传授给接班护士,交接班更具条理性,使护士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对病人的病情及治疗、护理情况一清二楚,避免了交接中的责任不明确问题,改变了交班内容简单、不全、重点不突出,护士交接班时病情观察不仔细,不能正确反映病人目前状况的现象,保障了护理质量与安全。表3显示,SBAR沟通模式实施后护士对护理交接班效果评价总分及各项目得分都明显提高。SBAR沟通模式的实施,促进了临床护士的有效沟通,改善了护理交接班的效果,护士对交接班评价提高;增加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了解和信任,促进病人的理解与配合,有利于护士准确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护理需求,促进交接班质量有效提高。

3.3 实施SBAR沟通模式能有效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技巧 SBAR沟通方式灵活、容易理解和记忆,但在具体事件处理时要求护士必须具备一定的评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14]。所以,在培训过程中要结合评判性思维训练,以问题为导向指导护士收集资料、分析和归纳,帮助护士更快掌握。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病人交接班管理中的实施,使护士能正确评估病人病情,对医生或护士提出合理的建议,并能提醒下一班护士关注的重点,培养了护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护士评判性思维的提高。同时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使下一班护士了解本班的工作重点,变原来接班护士问、交班护士答为现在的交班护士说、接班护士查,提高了交接班效率,促进了医疗团队的良好合作与有效沟通。

[1] 黄彩霞,叶奇志.护理交接班中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11,9(12):52-53.

[2] 刘璟莹,刘颜慧,杨继鹏,等.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5,50(5):552-555.

[3] Miller K,Riley F,Avis S.Identifying key nursing and team behaviours to achieve high reliability[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09,17(2):247-255.

[4] 来玲玲,邵红玉.SBAR交流模式下急诊三级患者部门交接单的设计和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3,12(2):165-167.

[5] SBRA technique for communication:a situational briefing model[EB/OL].[2010-05-19 ].http://www.ihi.org/IHI/Topics/PatientSafety/SafetyGeneral/Tools.

[6] 范志红,赵辉,严芳琴.降阶梯思维导入SBAR模式在急诊、ICU病人交接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 29(7A):2367-2369.

[7] 刘俊雅,赵豫鄂,商微微,等.SBAR模式转运交接表在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J].临床急诊杂志,2016,17(1):38-40.

[8] 王小玲,卢惠娟,蒋雪妹,等.监护室护士交接模式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10C):3725-3730.

[9] 林兴凤,肖合存,历淑荣,等.开展护患沟通情景演示培训的组织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41-42.

[10] 林燕平,邱金花,林宁,等.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测[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404-407.

[11] 郑丽娇,冯燕英,麦敬芳,等.双向互动点评模式在护理交接班应用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4):1267-1269.

[12] 徐丽芬,杨荆艳.交接班流程改进对低年资护士交接班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19):57-59.

[13] 曹玲,仲悦萍,陈晓艳.SBAR模式在神经外科监护晨交班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0):3092-3093.

[14] 徐双燕,姚梅琪,周海燕.标准化沟通方式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48-49.

(本文编辑张建华)

Application of SBAR communication mode in the managemen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change shifts

Zhu Qingwen,Yang Yuan,Liao Qin,etal
(Lesh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Sichuan 614000 China)

朱清文,主任护师,本科,单位:614000,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杨源、廖芹、罗雨婷、郑娇、刘玉单位:614000,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

R197.323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2.043

1009-6493(2017)12-1532-03

2016-03-27;

2017-03-15)

引用信息 朱清文,杨源,廖芹,等.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症病人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2):1532-1534.

猜你喜欢

交班危重病交接班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2008年—2017年我国护理交接班研究热点共词聚类分析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基于图片视觉强化的多媒体交班模式在手足外科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缩短护理晨间交接班时间中的应用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交班表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ICU危重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血清中降钙素原和(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