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感交互技术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4-20李圣洁熊振芳贺惠娟

护理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交互技术体感

李圣洁,熊振芳,贺惠娟,徐 倩



体感交互技术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圣洁,熊振芳,贺惠娟,徐 倩

[目的]观察体感交互技术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级二班、三班126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二班的63人为观察组,三班的63人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导尿术、鼻饲术以及静脉输液实训教学中应用体感交互技术,对照组应用传统实训方法,比较两组学生操作成绩、满意度、教师评价及学习倦怠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成绩(88.48分±4.73分)、满意度(92.1%)及教师评优率(96.8%)明显高于对照组操作成绩(84.44分±7.59分)、满意度(79.4%)及教师评优率(84.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学习倦怠评分(54.810分±9.99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5.619分±11.09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感交互技术能够辅助实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体感交互技术;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操作成绩;满意度;倦怠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其他临床护理学科的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更是基础护理学重要的教学环节,如何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现代社会健康需求的高级护理人才,是护理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将体感交互技术中的3D虚拟实训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3级二班、三班共126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岁~22岁,均为高考统招生,学制4年,现正由同一教师授课学习《基础护理学》相关内容,其中二班的63人为观察组,三班的63人为对照组。

1.2 教学方法 在导尿术、鼻饲术以及静脉输液实训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方法:教师示教—课堂操作练习—课后开放实训。观察组在传统实训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学中结合体感交互技术进行虚拟实训教学。教学方法:教师在模型上一边讲解一边进行操作示教,同时指出操作要点及难点;指导学生在Kinect-3D虚拟护理实训环境中进行虚拟训练;学生进行课堂模型及虚拟操作练习,如有问题则请教教师,汇总后进行疑点、难点集中讲解;课后开放实训,学生自行进行模型训练和虚拟操作练习。

1.3 观察指标 ①实训成绩考核: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后,期末采用相同评分标准对两个班的126名学生进行操作考试,所有学生采用抽签方式决定考试内容,考试结束后统计两组学生操作成绩。②问卷调查:在课程结束后发放自行设计的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教师评价问卷和连榕设计的学习倦怠量表,以调查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教师评价及学习倦怠的情况。共发放问卷126份,回收问卷126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操作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表2)

表2 两组学生操作考试成绩分布情况 人(%)

2.2 两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及教师评优率情况 观察组学生对课程满意人数达58人,占92.1%;对照组对课程满意人数为50人,占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0,P<0.05)。观察组对教师评优的人数达61人,占96.8%;对照组对教师评优的人数为53人,占8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95,P<0.05)。

2.3 两组学生学习倦怠情况 观察组学生学习倦怠得分为(54.810±9.995)分,对照组学习倦怠得分为(65.619±11.091)分。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得分分布符合正态分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7,P<0.05),根据学习倦怠编制原则[1],得分越高则学习倦怠程度越高,故对照组学生学习倦怠程度高于观察组。两组情绪低落因子、行为不当因子及低成就感因子得分情况见表3。

3 讨论

3.1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训效率 《基础护理学》操作训练形式单一、重复较多,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倦怠率偏高。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基本上是沿用职业倦怠的概念,其中弗登伯格和马斯勒其的概念被引用得最多[2-3];中国台湾学者对学习倦怠作了如下定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心理因素造成的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4]。通过学习倦怠调查可知,体感交互技术的虚拟实训能从以下3个方面降低学生学习的倦怠程度:第一,明显改善学生疲乏、沮丧和挫折的情绪;第二,阻止逃避和退缩等不当行为的发生;第三,提高学生的自信程度。有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态度非常好的大学生只占8.5%,而基础课的逃课率为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为 20%左右,公共课的逃课率更是高达 50%,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因为厌学而退学[5]。因此,学习倦怠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体感交互虚拟实训教学班级学生的基础护理学临床操作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实训教学班级,由此可见,应用体感交互技术的虚拟实训在降低学生学习倦怠率的基础上,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临床操作成绩得以提升,教学效果明显。

3.2 增强虚拟实训的沉浸感,有效辅助现有实训教学 在传统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授课方式主要以教师在示范操作中结合讲述,学生在模型上操作训练为主;但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普通模型操作体验感较差无法达到满意的训练效果,而高仿真实验模型较为昂贵,受教学经费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满足所有学生需求,因而影响学生对实训教学的满意度。虚拟实验(训)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实验(训)教学方式[6],国内许多高校都建立了虚拟实验(训)室并发挥着重要作用[7-10]。但虚拟实训需要建立在许多外部硬件设备接入的基础上,如显示设备、声音设备和交互设备等,因此会对其交互性、沉浸性、构想性等特点产生很大影响;体感技术具备了多种硬件条件和技术功能,如动态范围捕捉影像识别、麦克风输入、语音指令、体感控制等[11],在虚拟实训中加入体感交互技术,利用其交互的自然性和效率高的特点[12],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普通实训模型真实感、可视性差的问题,又弥补了虚拟实训交互形式不自然的缺点,从而提高了实训教学效果。

3.3 创造互利实训模式,提供教学培训新方式 学生满意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愉快感受或态度的表现,学生会根据他们对学习的感知做出相关学习行为的决定[13],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有助于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14],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一方面受教学经费限制,各种仪器、设备投入不足,教学和临床实际脱轨[15],导致学生对《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的满意度不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受管理模式不成熟、年轻教师缺乏临床工作经验、教学工作量不断增加[16]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教师实训教学积极性不高。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学生对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的满意度、任课教师的评优率、操作成绩3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体感交互技术的虚拟实训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提高了学生满意度。近年来,教育部门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对学生的评价较重视[17],学生较高的评价,是对授课教师教学的极大肯定,能够鼓励授课教师更好地投入实训教学中。

受医患矛盾日益突出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的影响,临床护理技能培养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18]。有调查显示:医院实习缺乏临床实践锻炼[19-22]。基于体感交互技术的虚拟实训不仅可以在学校实训教学中应用,还可以为学生临床实习及低年资护士培训提供一个高仿真训练环境,使其能在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下反复练习以巩固操作、纠正错误,从而降低在真人操作时的差错发生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临床风险,为临床护理技能培训提供新的方法。

4 小结

体感交互的3D虚拟实训作为护理实训教学的一种新方式,有效地辅助了实训教学,为护理实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但在实训教学中也不能对其过分依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因为我国现有技术限制[23]及实训教师自身素质问题,如何构建更加合理的体感交互虚拟实训平台以及如何利用其辅助实训教学,仍需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以便将其更加广泛地运用于护理实训教学中。

[1]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632-636.

[2] 孙爱玲.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1.

[3] 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2):54-58.

[4] 杨慧贞.影响资管学生学习倦怠及计算机学习成效因素之研究[D].台湾:“国立”中央大学,1998:7.

[5] 刘雯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14(Z1):59-63.

[6] 黄慕雄.高校教学型虚拟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建议[J].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2005(9):78-79.

[7] 耿舰,丁彦青,李学农,等.病理学远程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及应用[J].质性研究,2005,19(4):257.

[8] 韩莹,高兴亚,戚晓红,等.生理学虚拟实验室的建立与应用[J].医学教育,2005(4):63-64.

[9] 徐祖华,王彦,黄智伟.高校仿真教学的调查与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2,21(6):94-96.

[10] 景虹.虚拟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18(5):272.

[11] 陈晨,王亚平,刘小鸿,等.基于Kinect体感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可行性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6):667-669.

[12] Obrenovic Z,Starcevic D.Modeling multimodal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J].Computer,2004,37(9):65-72.

[13] 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15-18.

[14] 李晓文.翻转课堂的学生满意度评价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98-105;116.

[15] 李焕,陈晓玲.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1):102-103.

[16] 侯凤才,张国华.高效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77-179.

[17] 蓝江桥,冷余生,李小平,等.中美两国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比较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3,36(2):96-100.

[18] 黄少敏,易少波,江晓云.建设临床模拟训练系统,促进医学实践教学改革[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30.

[19] 吴敏,陈捷.浅谈综合医院临床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266-267.

[20] 雷春燕,李洁,王诚丽.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问题及改进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90-91.

[21] 徐菊英,周宏宇,何志成.浅析军队医院临床教学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6):561-562.

[22] 谢少琴.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4):129-130.

[23] 陈静.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1.

(本文编辑张建华)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somatosensory interaction technique in teaching of basic nursing

Li Shengjie,Xiong Zhenfang,He Huijuan,etal
(Nursing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ubei 430065 China )

湖北省教育厅2014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316。

李圣洁,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熊振芳(通讯作者)、贺惠娟、徐倩单位: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G642.4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2.034

1009-6493(2017)12-1510-03

2016-03-30;

2017-03-20)

引用信息 李圣洁,熊振芳,贺惠娟,等.体感交互技术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12):1510-1512.

猜你喜欢

基础护理学交互技术体感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虚拟交互技术系统的优势与应用分析
人体体感感知机械手设计与实现
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在媒体的应用和前景
VR交互技术在中小学拓展课程中的应用
引入体感控制技术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非触控式的体感机械臂交互控制系统研究
应用Delphi法重构高职《基础护理学》教材的研究
以问题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