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随访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7-04-19刘莉

今日健康 2016年8期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危险因素

刘莉

【摘 要】 目的: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随访调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性肺栓塞患者,通过电话对患者进行远期预后情况,对比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患者的指标,分析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失去访问的有4例,剩余的96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的有70例(72.9%),不良的有26例(27.1%)。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7.9±4.8)岁,平均血浆脑钠肽的浓度是(214.9±152.8)pg/ml,明显低于不良组。两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情况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中,年龄、血浆脑钠肽水平、合并恶性肿瘤等情况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的控制分析,能够使患者的远期预后得以改善优化。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远期预后 随访调查 危险因素

肺血栓栓塞症是血管中脱落的物质,肺动脉及其分支会被血栓阻塞住,使得患者的肺功能、呼吸功能等收到影响,还有些患者出现肺梗死的现象。出现肺栓塞之后,患者会呼吸困难,胸部会出现疼痛,会出现咳血等症状。还有些患者会发热,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休克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肺血栓栓塞症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并且病情比较急,如果不能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会达到近30%的死亡率。接受有效治疗后,依舊有6%左右的死亡率。近些年来,人们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逐渐加深,很多新的技术以及治疗手段应用到临床中,患者的死亡率也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患者出院之后,还依旧需要长时间的进行抗凝治疗。本次研究对本院接受治疗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纳入标准:患者初次就被诊断为急性肺栓塞,诊断标准满足中华医学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内容。进入医院后患者都接受血浆、动脉血气、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浓度以及脑钠肽等检查。并且经过检查排除了既往肺栓塞史,住院期间死亡的,治疗、随访依从性差的患者。[1]

1.2 方法 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病例等进行搜集整理,对患者的年龄、凝血功能、D—二聚体浓度、动脉血气、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合并恶性肿瘤等情况进行统计。电话随访患者,对患者临床转归的情况斤统计。预后不良的患者主要是肺栓塞出现复发,患者死亡。其余的情况则认为是预后良好。随访1年,依据患者预后的实际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和不良两组。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分析,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检验,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00例患者中,失去访问的有4例,剩余的96例患者,预后良好的有70例(72.9%),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7.9±4.8)岁。预后不良的有26例(27.1%)。其中死亡12例(12.5%),心脑血管疾病的有3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有3例,恶性肿瘤的有6例。患者年龄为64-80岁,平均年龄为(70.5±5.3)岁。

2.2 影响因素 对比两组患者的指标,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7.9±4.8)岁,平均血浆脑钠肽的浓度是(214.9±152.8)pg/ml。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平均年龄(70.5±5.3)岁,平均血浆脑钠肽的浓度是(527.1±187.3)pg/ml。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患者有12例出现合并恶性肿瘤,要明显比预后良好组的7例多。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D—二聚体浓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并且患者会咳嗽、咳血,还有发热的情况。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后,这些症状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失,但是患者出院之后依旧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2]BNP能够反应出心室功能紊乱时的特异和敏感,能够单独预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情况。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血液会呈现出高凝的状态,肿瘤细胞组织会将很多促凝物质释放出来,形成血栓。手术、化疗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治疗会对患者血管内的皮细胞造成损害,使得血栓形成的概率增加,因此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远期预后的效果并不理想。年纪比较大的患者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对影响到预后的效果。本文研究中回顾性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的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对预后良好、不良患者的指标进行对比。

本次研究中,100例患者中,失去访问的有4例,剩余的96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的有70例(72.9%),不良的有26例(27.1%)。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7.9±4.8)岁,平均血浆脑钠肽的浓度是(214.9±152.8)pg/ml,明显低于不良组。两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情况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D—二聚体浓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可见,患者的年龄、血浆脑钠肽水平、合并恶性肿瘤情况将是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影响因素。

总之,患者的年龄、血浆脑钠肽水平、合并恶性肿瘤情况是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随访调查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能够为今后患者远期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杨立恒,代冰,刘璠,康健. 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随访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06:552-557.

[2]杜敬晓,张温温,李军民,毛毅敏. 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随访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8:77-78.

[3]刘雅丽,刘雅娟,刘阳,李雪松,刘拴虎,潘永贵,张建,刘强,郝颖艳. 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远期预后及危险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08:1949-1950.

猜你喜欢

急性肺栓塞危险因素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联合检测D—二聚体、心肌肌钙蛋白I和纤维蛋白原对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的意义
观察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瑞替普酶联合肝素钠治疗骨科围术期急性肺栓塞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