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肿瘤 你们真了解吗

2017-04-19许玲陆雁

大众健康 2017年4期
关键词:骨髓靶向西医

许玲+陆雁

肿瘤好比荒废田地上生长的杂草,拔除杂草后,必须对土壤进行长期耕耘、改造,杂草才不会卷土重来。中医药的优势在于通过对癌症患者全身整体健康状况的判断与调整,改善症状,提高全身状况和免疫功能,调动人体自身抗癌能力,与现代医学抗肿瘤疗法互补。

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逐渐深入,通过现代医学的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免疫、内分泌、靶向、介入等综合疗法,恶性肿瘤的疗效有了较大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获明显延长,但人类距离攻克肿瘤仍有不小的距离。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癌症是一种可以调控的慢性疾病,癌症是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恶性肿瘤不但要争取尽早、彻底铲除癌细胞,更要像其他慢性病一样长期调护、服药,改善患者体质。肿瘤就好比荒废田地上生长的杂草,拔除杂草后,必须对土壤进行长期耕耘、改造,杂草才不会卷土重来。

现代医学的优势在于“除草”,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改善土质”。

中医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显著。中医认为恶性肿瘤是在机体正气虚弱(气、血、阴、阳与脏腑功能的不足或紊乱)的前提下感受邪气,发生气、血、津液的停滞,癌毒内生,合而为病,形成有形肿块,并走窜全身。中医药的优势在于通过癌症患者全身整体健康状况的判断与调整,改善症状,提高全身状况和免疫功能,调动人体自身抗癌能力,与现代医学抗肿瘤疗法互补。因此,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我国绝大部分肿瘤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均接受过中医药治疗。然而,大众对中医药治疗肿瘤方面还存在许多误解。

误解一、“死马当活马医”,西医治不了时才找中医

正解:中医药可以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全程,中西医结合治疗常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1.圍手术期

相关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可减少手术创伤,避免手术并发症,获得较为满意的术后康复效果。围手术期患者,由于经历了患癌的重大心理打击及创伤性检查、彻底根治性手术,以及麻醉后遗症等问题,导致免疫力低下和营养不良,易出现多种手术并发症,对后续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及患者长期预后造成不良影响。中医认为,围手术期患者往往处于大病初愈,气血两虚的状态,使用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等补益气血的方剂可改善症状和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同时,我们的研究发现肺癌术后进行中医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术后疼痛和精神体力状况。

2.化疗期间

化疗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及贫血等,患者常因骨髓抑制延期、减量甚至终止化疗,导致有效抗癌药物不能应用,十分可惜,即大众口中的“化不动了”。严重骨髓抑制可引起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可能造成患者迅速死亡。但西药改善骨髓抑制存在疗效不肯定,只解一时之急(如集落刺激因子的升白作用让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短期升高,并随之下降),且伴一定的不良反应(如促红素可引起心肌梗死、高钾血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头疼、乏力、心悸等,甚至发生休克的可能)。此外,有研究质疑促红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刺激肿瘤细胞增长的作用。一定程度而言,西医缺乏持久、稳定的保护骨髓的药物。而中医在治疗骨髓抑制方面有明显优势和特色,作用缓慢持久,疗效稳定。通过补益脾肾、滋养肝肾等作用恢复骨髓功能,强魄健体、补肾生发、和胃健脾等。

此外,化疗过程中肿瘤患者常存在各项指标正常,却有全身乏力、四肢困倦、腰膝酸痛、精神不振、心慌气短、失眠多梦等诸多不适。从中医角度分析,多为脾肾两虚、心肾不交。通过益气健脾、养心滋肾,使用以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的治疗常有较好效果。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服用中药方剂可明显改善气促、疼痛等不适。

以紫杉醇、长春新碱、奥沙利铂、希罗达等为代表的化疗药物常会对末梢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分布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如感觉缺失,感觉异常、痛觉过敏、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这些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有的人甚至因此停药,造成肿瘤复发。中医药对此有较好的疗效。日本研究者发现,中医古方济生肾气丸可预防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我们采用祛风湿活血通络中药方外涂,亦取得较好的效果。

3.放疗期间

放射性皮炎是放射线照射引起皮肤黏膜炎症性损害,轻者表现为色素沉着、红斑丘疹,严重者表现为水疱、脱屑,甚至发生皮肤溃疡、剥脱,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极大痛苦。日本研究者证实,预防性服用中医古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减轻和防止放射性皮炎。我们运用养阴清肺,化痰活血方剂治疗放射性肺炎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靶向治疗期间

以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为代表的肺癌靶向治疗,虽疗效显著,但耐药问题始终是悬在部分患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些药物常在1年内失效,而中医药可有效延缓靶向药物的耐药性。临床研究证实,益气养阴解毒方可将靶向药物耐药平均延缓约4个月。

误解二:中医治本,西医治标,用中医就不必用西医

正解:(正规中医+正规西医)治疗=好疗效

有些患者盲目停用西医治疗而只接受中医治疗是非常危险的。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罹患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后,拒绝手术这一有根治可能的疗法而选择针灸等替代疗法,造成病情无法控制,英年早逝。青年演员徐婷罹患淋巴瘤后,拒绝化疗而选择针灸、拔罐、中药等治疗,丧失最佳治疗时机。这些悲剧源于对中医不恰当的盲目信仰,这也导致了一少部分人对中医药全盘否定。对于恶性肿瘤,目前中医和西医都缺乏完美解决方案,应排除门户之见,将多种有效方法结合,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误解三、肿瘤无法预防

正解:1/3的恶性肿瘤是可预防的,中医药大有可为

恶性肿瘤的发生常是有诱因的,去除这些诱因可预防癌症。WHO认为,1/3的肿瘤是可预防的,预防方法包括健康饮食,适当运动,避免有害理化、生物因素刺激,心态平和,生活规律等。中医药可发挥重要作用。日前,在《自然》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睡眠质量与癌症转移密切相关。中医药可改善症状和亚健康状态,维持较为正常的免疫系统,对预防肿瘤有很大意义。台湾的一项大型调查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同时接受中草药治疗,肝癌发生率明显降低。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许多癌症的发生和恶化与情绪关系密切,通过音乐治疗,功法训练等综合措施,能够不断缓解肿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对疾病的控制大有裨益。

误解四:晚期肿瘤治愈不了,也没必要再用中医

正解:可以带瘤生存,与肿瘤“和平共处”。

许多患者对恶性肿瘤缺乏科学认识,总是希望癌症能像感冒一样完全治愈。一旦得知无法治愈,常放弃治疗,在经济条件不好和缺少医疗费用保障的患者中尤为常见。大部分肿瘤,特别是晚期肿瘤无法彻底治愈、清除,但合理治疗可控制病情,让肿瘤尽可能不威胁生命,减少痛苦,并带瘤生存。事实上,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复制会出现差错,每秒钟人体都有数个癌细胞产生。因此,要在中国哲学“和为贵”的思想指导下,学会“带瘤生存”,与肿瘤“和平共处”。中医药不急于求成,立足于扶助人体正气,调动人体自身力量抑制肿瘤,可让患者高质量地长期“带瘤生存”。我们的一项研究发现,晚期肺癌单纯化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53个月,采用中医药综合疗法,可将中位生存时间显著延长至19.8个月。

(编辑 荆伟龙)

猜你喜欢

骨髓靶向西医
骨髓穿刺会大伤元气吗?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叶酸靶向anti-miR-221阴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
最后一个夜晚
两手
洪昭光:中西医将相和
如何理性看待肿瘤靶向治疗
裸露
敲骨吸髓,悠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