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

2017-04-18汤静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堂模式习惯核心素养

汤静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育是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培育核心素养而言至关重要。本文将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分析本校课堂模式对习惯培养的巨大助力,结合相关理论总结出6大习惯养成原则,帮助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习惯;核心素养;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129-02

核心素养是目前基础教育理论和试验的热点话题。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是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内化了的行为习惯能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形成。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理念,近代的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也一直把养成“习惯”当作教育的核心内容。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

一般认为,习惯是一个人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自动的、下意识的思维方式、行为倾向和价值选择。习惯具有可塑性、稳定性、自动性、双向性、有序性等多个特点。同时,习惯有好坏之分,而教师就是要促成学生养成好习惯,改正坏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动运转的系统,使学习事半功倍。

我校(湖北省武汉市卓刀泉中学)实行的“新激励教育”和“串学并展”的课堂模式已经有几个年头,这种模式与“自励德育”的有机结合,很好地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激励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从正面引导学生,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进行评价,给予激励;“串学并展”要求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串”有机衔接,“学”包含学生的自学、生生的互学、向老师的学习和学生的自我反思。而“串”则要求教师熟稔运用不同教学手段,准确把握学生学情和课堂实况,针对生生互动后依旧难解的普遍问题,及时进行点拨、提示或总结;“自励德育”则要求学生之间进行自我激励,促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在学生自学环节,着力促成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勇于探究、自我管理的素养;在生生互学环节,着力帮助学生理性思考,培养批判质疑的治学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同伴互助中更加乐学、善学;同时在教师“串”的引领下,让学生进行反思、探究继而最终解决问题。在每个环节,教师对学生行为进行及时评价,以计分的形式进行激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除此外,在生生互动环节,对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的评价,也将计入总分,这也是我校“自励德育”模式的课堂外化。总之,我校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使得内在的模糊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的适宜培养的“习惯”。

从教育史来看,中外都很注重习惯养成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提出过一个著名的习惯公式: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教育目标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教育部组织研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综合表现为6大素养。其核心素养强调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自我管理、问题解决在我们的课堂模式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能很好的与我校的“新激励教育”“串学并展”“自励德育”相契合。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这样几个原则:

1. 目标明细原则

作为教师应明确学生应该养成哪些习惯。例如,笔者要求学生在上课时双手始终放在桌面,这样能有效避免他们在桌子底下玩耍。于是在开学第一、二个月每天都提醒学生这一点,到第三个月初,学生基本可以养成这个好习惯。

2. 价值澄清原则

该理论的代表人是美国学者路易斯,他认为,无论养成好习惯或者改正坏习惯,只要认识到位就能下大决心。例如,有的学生有课堂讲话的坏习惯,既影响了考试成绩,也影响了同学人际关系。有的学生认识深刻,下决心改正,最终克服了这种坏习惯并受益匪浅。而一些认识不深刻的学生,只是减少了说话的次数,没能改掉讲话的坏习惯,学习也没能得到进步。

3. 家校配合原则

父母和老师的习惯影响了孩子的习惯,孩子的习惯能反过来影响父母和老师的习惯。父母和老师若能在培养孩子习惯问题上达成共识,则能将好习惯从课堂、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中,与此同时也需充分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参与权。例如,笔者要求学生写作业时要有时间观念,注意力高度集中,因为总有一些家长会苦恼孩子总是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完作业。如果孩子能够养成时间观念强、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解题速度将大大加快。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家长就需亲自督促孩子。

4. 反思反馈原则

例如,我们课堂有个积分原則,讲闲话一次扣一分,每周负分数最多的孩子要在班会课进行反思和自我批评。这样一来,爱讲话的孩子会受到小组成员的指责,体会到班级舆论带来的压力,则能慢慢减少讲话的次数甚至逐步改掉讲闲话的坏习惯。

5. 融合整合原则

我们要将学生的好习惯的外化到课堂上。劳动时、锻炼中,从不同的方面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我校每天的眼保健操和大课间活动都有政教处的学生干部来打分,学生干部每天坚持把分数公布在宣传栏里供全校师生查看。有时候分数偏低,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会和班级管理员一起找到那些“捣蛋鬼”,进行批评教育,督促那些孩子改掉坏的习惯,而分数一直较好的班级会在升旗仪式后被政教处授予荣誉。

6. 持之以恒原则

在学校领导的引导和支持下,我校的“串学并展”和“新激励教育”坚持了很多年。我们在汲取其他优秀课堂模式优点的同时,坚持走自己的路,把这种模式继续深挖下去。比如现在提倡“互联网+”技术,我们也开始使用二维码、QQ群、电子白板等手段来优化教学模式。大道至简,所有的模式都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良好素养服务。我们持之以恒、静待花开。

教育家乌申斯基有个很好的关于习惯的比喻: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它的利息。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所有稳定的素养,必然会由习惯养成,以思维或行动的方式外显。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必经之路。

(编辑:赵 悦 实习编辑:叶雨薇)

猜你喜欢

课堂模式习惯核心素养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宽与活小学教育阶段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