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2017-04-18范宏雅韩冰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范宏雅+韩冰

【摘 要】身份及身份建构研究业已成为人文社科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从身份建构的哲学基础出发,对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角度的身份研究现状进行一一梳理与回顾,并认为目前亟待创建一套系统的、整合的模式来进行身份研究。

【关键词】身份建构研究 哲学基础 社会心理学 语言学界

身份原本属于哲学范畴,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身份研究已成为人文社科的热门话题,来自哲学、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学者都对身份产生兴趣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身份建构研究的哲学基础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颠覆了实证主义和实在论的思想,同时也为身份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产生于有关认识论问题的探讨。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任务是认识事物本身,认识独立于人们思想存在的本体世界。如苏格拉底的形而上学、柏拉图的绝对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都崇尚“真理主义”,希望通过理性思维找到能够回答世间一切问题的道理。而建构主义则持相反观点,认为本体世界不可能独立于人们思想之外,人们也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

古希腊时期建构主义已有萌芽,早期的代表人物是霍布斯和维科,但真正使建构主义思想产生很大影响力的是康德哲学。康德对“人是认识主体”的强调、黑格尔的“历史性建构主义观”、马克思“生产实践与建构主义的结合”以及近现代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心理建构的文化历史观”、库恩“社会协商的知识观”以及福柯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极大地推進了建构主义的发展[1]。他们的思想构成了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反对本质主义,认为不存在事物唯一的本质,所有的东西都是建构的,而进行社会建构即认识过程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互动实现的,其中语言起到了媒介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社会互动即主客体互动才会产生社会意义,因此主客体是密不可分的。这与实证主义的主客二分、相互对立的观点也是完全相反的。

建构主义发展过程中引进了身份这个社会性因素。亚历山大·温特第一次系统地对身份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但也有学者批判他忽视了互动过程中语言的作用。社会建构论则弥补了这一缺陷。社会建构论主张社会建构主要通过语言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不仅仅是表达媒介和工具,更是与思维相关的独立存在的范畴,而身份则是通过彼此叙述而产生的主体间认同,是社会语言建构的结果,同时身份也需要通过语言来维持和发展[2]。

二、社会心理学角度的身份建构研究

社会心理学对身份建构进行的研究[3],主要包括三种路径。

(一)以社会身份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路径

20世纪50年代末,社会心理学家Tajfel和Turner提出了社会身份理论。基于“微群体实验范式”的实验,Tajfel提出社会身份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内群体偏向和外群体歧视。他认为社会个体建构自己和他人的身份由三个过程组成: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之后Tuner和Hogg等在社会身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分类理论,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有关自我的一组认知表征,以自我分类的三种形式存在:人类是自我的最高水平、内群体—外群体的中间水平和处于低级的个人自我分类。

(二)以身份理论为代表的心理学路径

20世纪60年代末,Stryker在Mead的符号交互作用理论和James的自我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身份理论,认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多层面的自我之间存在联系。多层面的自我中最容易被激活,从而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称为身份凸显。不同情境中某种身份的凸显程度是由一个人对某一角色的承诺程度决定的。

(三)以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路径

Simon(2004年)的身份自我方位模式[4]则是社会学、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途径的结合。他认为自我包含个人属性和自我特征,包括个人品性、能力、外表特征、行为特征、社会角色等一些可操作的具体层面。这几个主要属性体现了身份本质上具有认知性和社会性。

(四)其后发展

之后学者主要关注多重身份及身份确认。学者们(McCall etc.)通过研究发现多重身份有益自我健康,但多重身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受到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身份确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身份不能被确认时,个体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这些情绪的种类由身份种类决定,强度则取决于多种因素,身份确认失败的后果可能会改变身份。

三、语言学界对身份建构的研究

(一)Sacks的成员分类分析

在成员分类分析研究中,Sacks(1992)通过经典的例子“The baby cried. The mommy picked it up.”说明了类别的重要性。他将身份看作是展示隶属于某个社会类别成员的特征,指出个体的多重身份是存在的,但重点是从多重身份中特别挑选出来的某个身份所起到的作用,因为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社会类别的特点以及实际言语互动中达到的目的。

(二)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5]领域中,变异研究始于1960年末Labov等人对语言使用异质性的考察,认为语言变异与社会阶层、性别等社会变量是本质对应的关系;言语社区理论中Bloomfield等指出言语社区内部具有同一性,不同言语社区之间具有差异性;由Lave和Wenger提出的实践社区理论以实践为基础,主要研究个体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身份的构建;戈夫曼和拉波夫认为人们通过叙事来进行身份的建构,叙事语篇的风格、方式等都会体现叙事者身份建构的某些层面;其他角度的研究还包括语言选择和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语言身份分析的原则等。

(三)经典语用学理论

相关语用学理论并没有直接涉及身份和身份建构研究,却在某种程度上暗含了交际主体身份的思想。例如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理性的社会人才可以实施某一具体行为;Brown和Levinson认为礼貌就是典型人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面子保全理论首先假定参加交际活动的都是典型人。这里的典型人就是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即社会集团中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人。其他的语用学理论,如Horn的语用分工原则和Levinson会话含义原则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身份的存在与作用,假定交际主体是理性的社会人。

学界从语用的角度来考察身份,大部分关注的都是语用身份。例如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就是语言选择,语言使用者根据语境需要动态选择语言结构以达到交际目的。这里的“选择”包括语言的三个重要概念:可变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借用顺应理论考察语用身份的代表学者是袁周敏,他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包括医药咨询顾问、自称语、医疗咨询会话以及语用身份建构的动态顺应性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这方面的研究有研究生双语写作项目中职业身份建构、广告中的性别身份建构、个人简介程式化语言中作者身份、情态与法官身份、英语学术语篇的情态与语用身份建构等。

(四)近年发展

一是2007年《语用学杂志》第39卷第4期做了题为“Identity Perspective on Face and (Im)Politeness”的特别专题,探讨身份、面子与(不)礼貌之间的内在关系,涉及多种身份。二是国际语用学大会越来越重视身份研究。2007年第十届、2009年第十一届和2011年第十二届国际语用学大会逐渐使得身份的语用学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6]。

(五)目前國内外语言与身份建构研究代表人物及成果[7]

目前国内外语言与身份建构研究包括日常话语研究、机构话语研究、学术话语研究、CMC环境下的身份研究,其中机构话语研究包括法庭话语、新闻语篇、商业话语研究等。这些研究涉及法官身份、庭审中总统演讲身份、新闻叙事身份建构、新闻报道文化身份、教师身份建构、专家身份、学生身份、学术论文作者身份、网上个人身份、微博身份等。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身份研究具体包括国家身份、种族身份、地域身份、政治身份、组织身份、性别身份、女性身份、工作场合身份、大学生身份、文学作品中的身份、权利与主体身份、研讨会身份等。

四、小结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界对身份以及身份建构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是关于身份的某些层面达成共识。例如身份的定义,持本质主义身份观的学者认为身份是根本性的、持久性的自我,身份是预先存在的,是一种个体或社会属性,可以作为标准去衡量其他东西;持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则主张多重身份的存在,身份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而是通过话语在线建构的,因此其过程更为重要。

二是目前身份的理论研究众多。例如社会身份理论、自我分类理论、身份理论、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成员分类分析、身份的交际理论、言语社区理论、实践社区理论、顺应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推进了身份的相关研究。

三是身份的实证研究成果突出。身份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身份实证研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大到国家身份、政治身份、种族身份、地域身份、组织身份,小到法官身份、教师身份、个人身份、女性身份、论文作者身份等都可能是学者们进行身份研究的对象。

但是从以上各个学科对身份的理解,各种理论对身份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的身份研究整体比较松散和片面,尤其理论与实证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没有实证支撑的理论研究终究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证研究终究空洞盲目。目前的研究未能平衡好理论和实证的关系,因此我们亟待建立一套系统的、稳定的、整合的模式来进行身份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奎明,苏娜.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的渊源探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01):46-49.

[2]季玲.重新思考体系建构主义身份理论的概念与逻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06):75-92.

[3]袁周敏.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J].外语学刊,2011(04):77-81.

[4]Spencer-Oatey, H. Theories of identity and the analysis of fac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7(39): 639-656.

[5]谷小娟,李艺.语言与身份建构:相关文献回顾[J].外语学刊,2007(06):101-108.

[6]冉永平.当代语用学研究的跨学科多维视野[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05):763-771.

[7]袁周敏.身份建构的应用研究评述[J].山东外语教学,2013(02):38-43.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学
新闻传播与误伤
影随色动
伯科维茨:攻击、愤怒和助人行为研究的巨匠
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
赏识教育过度化的社会心理学后果辨析
会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视角及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