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心灵伴随文字散发芳香

2017-04-18陈彩月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观察生活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陈彩月

【摘 要】让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之一就是作文教学,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尽管师生们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成效甚微。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习作的乐园,让他们的心灵在写作中轻舞飞扬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观察生活;放飞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090-02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回顾自己这几年和学生一起走过的写作的日子,笔者感到非常快乐。文章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读着学生的一篇篇佳作,感受着他们的少年情怀,徜徉在他们激情飞扬的文字中,笔者感觉自己的心灵也飞扬起来。每一次笔者把目光往回凝望,总能捡起一个个真实美丽的故事。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品味乐趣

上课了,王硕怯生生地把一个小金橘放在我手里,“老师,给你个橘子吃。”说完转身就走。“站住!谁又让你带东西到学校了?我不是三令五申,不让带东西的吗?”笔者不由分说就训斥起来。一向不善言谈的她被笔者的话呛得不知所措。“陈老师,今天是您的生日,班长让我们带的。”旁边有同学赶紧说。“是吗?”抚摩着那还略带体温的小金橘,笔者心里有些不安。笔者知道这个小金橘一定在王硕手里握了很久,不知下了多大的决心才放到笔者手里。笔者正在懊恼之际,忽地眼前一亮,这个小小的金橘或许是一条引导学生写作的导火索呢!笔者快步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王硕同学给老师带了她最喜欢的水果橘子,你们喜欢吃橘子吗?”“喜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你能用三言两语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吗?”同学们兴味盎然,纷纷举手回答。可是从他们口中说出的寥寥数语太单调了。笔者趁机说:“要写好橘子,必须学会仔细观察,你觉得应该怎么观察?”“用眼睛看。”“同学们,仅仅用眼睛看是不行的,观察不光是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闻一闻,也可以尝一尝,这些都是观察呀!”

同学们恍然大悟。笔者把小金橘放在了投影仪下面,通过大屏幕投射放大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金橘圆圆的外形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在笔者的引导下,他们由“最初的橘子黄黄的”这样非常简单的句子,逐渐有意识地用上了拟人句,“橘子穿着黄色的外衣,小巧玲珑,各有各的形状。有的像网球,有的像桃子,还有的像石头……”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在笔者的引导下,他们调动了所有感官,由外到内仔细地观察了橘子,孩子们热情高涨,争相说出自己的观察,唯恐落后。笔者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崔森出口成章的语句:“橘香更让我陶醉。只要我把橘子的外衣脱掉,一股甜甜的气息扑面而来。那股清香围绕着我,让我沉醉其中。橘子的果肉也很好吃,你轻轻一咬,橘汁就像小溪一样在嘴里流动。如果不仔细品尝,还不知道橘子有三种味道呢。先是又酸又甜,再是酸,最后就是甜的了。”听着崔森生动的描述,笔者也禁不住垂涎三尺了。

看到时机已成熟,笔者便趁热打铁,让他们按照观察的顺序自己写写看。教室里,响起一片“沙沙”声,每个同学都非常认真地写着。在欢声笑语中,我们轻松地完成了这次习作教学任务,学生学得很开心,笔者教得也很轻松,特别是看到一些后进生也写出了很生动的句子。笔者觉得这样的习作教学非常适合三年级习作起步阶段,学生在学会观察的同时,也品味到了写作的乐趣。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放飞自己的个性

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儿童爱活动、喜欢活动,他们在活动中放飞想象,张扬个性,宣泄情绪;在活动中发掘潜能,学会交往,学会生活;在活动中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发展健康的个性。

游戏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记得有一次清明节,因为事先布置学生带鸡蛋,准备鸡蛋比美、鸡蛋闯天下的比赛。所以,早读时当笔者在台上大讲特讲的时候,笔者看到很多学生心不在焉,甚至有的同学直接把手伸到了桌洞里,迫不及待地想拿出鸡蛋。看到这一情景,笔者知道此时再华美的语言也是苍白无力的,于是索性把书放下,对同学们说:“这节课我们就先来鸡蛋选美、鸡蛋闯天下的比赛吧。”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欢呼声。他们纷纷下位,有的把自己精心修饰的鸡蛋放在了讲桌上准备参加选美,有的拿着自己精心挑选的鸡蛋去寻觅对手闯天下了。教室里沸腾了一段时间后,最后剩下了张小泉和王乐较量,当他们拿着鸡蛋咄咄逼人地在瞅准机会下手时,同学们的呐喊声不绝于耳。看到他们兴奋的样子,笔者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助威队伍之中。事后笔者引导学生抓住两个精彩的片段来写,一定要把鸡蛋闯天下时人物的活动惟妙惟肖地写出来。学生基本没费多少力气,就能轻松地写出作文。一扫往日抓耳挠腮的情景,一个个下笔千言,就连平时写不出几句话的同学,也能把整个过程写清楚,一篇篇洋溢着童真童趣的作文令人惊喜。

“我使出了吃奶的劲,号称‘铁蛋的何洁民已败在我的手下,我更得意扬扬了,本来以为自己是天下无敌的,最后还是败在了‘金刚石的手下。我终于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这是李成坤在碰蛋结束后写出的自己的体验。笔者原来总为星期三下午的两节作文课而深感头疼,而这一次次的习作练习取得的成功后,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其实指导学生习作并不难,而在于老师是不是一个有心人,能不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一次次的活动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放飞了张扬的个性。每次活动结束,学生挥笔写作的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激情在学生胸中回荡。望着孩子们无语凝重的表情和轻快飞移的笔尖,笔者相信那笔尖下流淌的定然是此生不泯的真情。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真情,陶冶情操

上完了《掌声》一文,韦唯的《爱的奉献》一曲在教室里久久回荡。看到同学们陶醉的眼神,笔者不禁灵机一动,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契机吗?于是笔者在白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爱”字,然后问孩子们:“你觉得什么是爱?”一开始,孩子们面面相觑,谁也说不上来。显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这个“爱”字的概念太大,无法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达。看到他们茫然的样子,笔者向他们讲解了自己对“爱”的理解。“记得我刚来到学校时,一开始什么也不懂,是办公室的老师向我伸出了温暖的手,让我孤寂的心灵有了一丝慰藉。小张老师,是我们的备课组长,也是我遇到的最真诚的老师,她的直言不讳,她的发自肺腑的话语如缕缕春风吹进了我的心坎;陈老师,她的大姐姐般的关怀使我感动不已。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人人一堂公开课我上砸了。看到听课老师们一个个走出去的背影,我欲哭无泪,是王老师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和风细雨般地向我讲述了上公开课的经验。从她们身上,我感受到了爱的甜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她随时都在你的身边,就像此时此刻外面温暖的阳光。如果你不用心去感受体会,你就不会发現……”这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孩子们的眼里充满了思考、充满了答案。片刻之后,他们活跃起来,韩一平第一个举手发言:“在二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下着雨,为了给我买口算题卡,妈妈冒雨跑了两趟,看到妈妈浑身湿淋淋的,我被一种浓浓的母爱包围着。”高东宇站起来,激动地说:“老师,我还记得那次我的头不小心磕破了,是您扶我到卫生室去包扎,我觉得这也是爱。”……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他们纷纷诉说着自己对爱的理解。听到这些,笔者喜上心头。“同学们,如果你把刚才所说的事情用文字具体表达,在写作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自己的感受来写,那肯定是一篇好文章。”一番话,是引导,是点拨,更似一股春风,“吹皱一池春水”,同学们沐浴在“爱”的氛围中。笔者鼓动他们一气呵成写出文章。真没想到,一篇篇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文章就在他们笔下“诞生”了。新颖的标题让人拍案叫绝,如《母爱融在香喷喷的早餐里》《无言的爱》等,优美的文笔更让人回味无穷。“爱是一丝春风,吹走了我心底的阴云;爱是一滴雨露,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灵;爱是一缕阳光,温暖了我冰封的心灵。”

写完文章两个星期,信志颖的妈妈放学时找到笔者,跟笔者谈起孩子的变化,说孩子这两星期跟变了个人一样,自己动手整理房间,还在妈妈下班的时候给妈妈拿拖鞋,给妈妈递上一杯茶。笔者听了,内心感动着,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作文不单单是语言的堆砌,文字的组合,更应该是内心真情的流露与倾诉。

我们教作文不单单是传授学生写作文的技巧,更应该是触动学生内心的那根心弦,在他们心灵中培植真、善、美的幼苗,让他们渐渐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赞美、学会感恩。这不正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人文素养”吗?看似一个浩大的工程,其实渗透在教育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中。

每每徜徉在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笔者觉得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尽管他们的语言还是稚气未脱,但从他们激情飞扬的文字中,笔者感受到了他们纯真的心灵。提高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让枯燥的文字散着百花芳香。

参考文献:

[1] 殷淑平.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J].成功(教育),2008,(12).

[2] 李旭东.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与乡土情感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11).

(编辑:张 婕)

猜你喜欢

观察生活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语文,怎样才能吸引你?
如何改变山区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现状
浅谈小学数学日记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