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4-18陈红波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能力培养课堂教学

陈红波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应首先成为创新型教师,教育的过程必须顺应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律,把准教育时机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可在课前巧引学生质疑,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也可在课中发挥学生个性阅读,创新学生语文实践;亦可在课后拓展文本内容,强化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048-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则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因此,创新型教师更应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唤醒、激发、鼓舞”的作用,用创新智慧、方略去点燃学生心灵的创新火花。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巧引质疑,激发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培养学生学会创造性学习并养成习惯,就要“投机取巧”,即投课堂教学之机,取“激疑引思”之巧,使学生将看到、感觉到、触摸到的疑惑之处和茅塞之点,通过质疑、辨思,推出独特、新颖的讨论点,从而使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统一起来,积极地实施这一教学策略,是促进学生从灵感萌动上升为顿悟的重要手段。

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时,笔者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用问题导向,鼓励学生多思善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出示课题后,紧扣“倔强”一词,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按要求自读课文,自找疑点,做好记号,继而妙导:“提问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要把文本真正地读懂,就得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大家通过读书,有没有发现不懂的地方?”片刻思索后,一学生提出:“小红军倔强在哪里?”这一巧引质疑,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闸门顿时打开,发言如同出闸的渠水奔涌而出,小手如林、小口善辩,创新思维的萌芽得到了滋润培养。教师因势利导:“小红军倔强表现在哪里?”学生找出了“三拒陈赓”。又有学生疑惑不解地提问:“小红军拒绝骑马,拒绝与陈赓同行,拒绝食物,这‘三拒不是‘三骗吗?”这一困惑处、疑难处提问,更是诱发了学生激烈的争论,学生联系自己有时说出善意谎言的生活经历,产生了新的思想、新的认识,思维有了新的飞跃。思维的多样性、层次性得以体现。抓住了教学主线,挖掘了文本内涵,人物的思想品质在创新思维的善辩中彰显。教学实践证明:巧引质疑,妙导提问,能促进学生由基本的认知、记忆发展到较高层次的思维发散,创新思维水到渠成。学生不仅养成了敢疑、敢问的习惯,也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活用个性阅读,培养创新能力

我国语文界泰斗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这一观点很好地阐释了阅读的功效。古人也曾留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格言,高度概括了多读书之益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目标为:具有独特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这不难看出,教学中,重视朗读,以读为本,在读中领悟情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深入文本朗读是架起学生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是阅读教学的根本良策。

阅读教学必须是灵活运用学生的个性阅读,精心组织,分步实施。抓住重点、难点、疑点,指导学生读通读懂文本,做到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读讲结合。通过个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用优美柔和的语言描绘了青海湖神奇而壮丽的风光,通过“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两方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文以“梦幻”情感线索贯穿全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美的世界。结合课文特点,笔者设计了“以读为主线,创设情境,入境会读”的教学思路。如:展示情境,感受体验促读;启发想象,拓展画面促读;配以音乐,以情激情促读等方法,让学生带着感情自主阅读,深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在读中感受到青海湖如梦如幻般的美,在读中揣摩了重点词句,在读中领悟了作者的表达方法。个性阅读落到实处,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就能通过品词析句,理解有新意,悟情有深度。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遵循这一要求,多读应是前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习惯。在读书中积累语言,作文时,才会厚積薄发,文思泉涌。当他人的语言、情感,通过理解、感悟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感受,就间接地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内涵、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定能一蹴而就。

三、实训拓展实践,延伸创新活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践。”语文新课标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会机械地接受知识、观点,他们有主见,喜欢探究,探究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天性,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第一步。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课内做做,校内搞搞,而要落实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拓展到课外、校外,只要持久地扎实训练,延伸创新活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能提高。

《最后一只白鹭鸶》一文的教学,主要是教育人类要加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对“三猪潭”前后景观品读、品析后,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都齐声呼吁:人类,请保护环境!在唤起孩子们情感共鸣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参与拓展实践,在上这课即将结束时,及时安排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类似课文中的景象,将调查的资料搜集下来,以‘拯救地球为主题,在学校办一期板报。”这一突破性创新,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注意力、活动力,导向一个尽可能宽广的范围。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广泛搜集资料,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现象。经过思维加工,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一周后,孩子们就办出一幅图文兼备、内容丰富的板报。板报也带来了宣传效应。校前的街道洁净了,“环保小卫士”出现了。这一创新活动的落实,也让孩子们收获了创新的快乐。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富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作用。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鼓励、表扬、引导、拨正等方法实施行之有效的创新教育。让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相得益彰,这样的课堂教学将会更精彩,教学成果将会更丰盈。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蔡登线.慧眼“读”具[J].新课程(中旬),2011,(12).

[3] 甘性群.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和创新思维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8).

(编辑:张 婕)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能力培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