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2017-04-17郝素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降钙素乙组甲组

郝素娥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甘肃省临泽县 734200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郝素娥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甘肃省临泽县 734200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择这一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甲组(n=41)和乙组(n=41),甲组患者均为轻度急性胰腺炎、乙组患者均为重度急性胰腺炎,另外选择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分别对三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乙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均明显高于甲组和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对胰腺炎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临床医生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可作为评价胰腺炎病情程度的指标。

急性胰腺炎;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有少数患者由于合并感染而未及时得到治疗,会迅速发展为重症胰腺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目前临床上,对于胰腺炎合并感染仍然缺乏明确的指标,对疾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1]。本次针对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择这一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甲组(n=41)和乙组(n=41)。甲组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36-60岁,平均年龄(45.1±6.1)岁;乙组男性18例,女性23例,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48.2±5.8)岁。排除标准:(1)心、肺等脏器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2)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4)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沟通障碍、意识障碍的患者。(5)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发现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组中可进行较好的对比。

1.2 检查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晨起采空腹血4ml,将静置后的血清分离出来,而后进行快速离心,留取上清液等待检测。检测仪器采用免疫荧光分析,并使用与之配套的试剂盒对降钙素原进行检测;C蛋白反应的检测采用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并使用与之配套的试剂盒,检测步骤以仪器说明书为准[2-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与参照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计算,将P<0.05作为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

表1:对三组患者的PCT、CRP进行对比(±s)

表1:对三组患者的PCT、CRP进行对比(±s)

组别PCT/(ug•L-1)CRP(mg•L-1)甲组(n=41)1.68±0.4475.25±22.69乙组(n=41)3.83±1.06146.63±36.48参照组(n=41)0.35±0.152.87±0.54

2 结果

乙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均明显高于甲组和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所示。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由多种致病因子引起的胰腺内胰酶的异常激活,从而导致释放出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从而产生的全身性的炎性反应,因此,急性胰腺炎的致病因素就是细胞炎性因子,要判断疾病的发展情况或者病程的变化,必须要监测炎症反应的水平。血清降钙素原属于多肽类激素糖蛋白,由氨基酸分子而组成,在正常人体组织内不会出现,当发生感染性疾病时,人体的肝脏、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等都会产生大量的降钙素原,继而血液中降钙素原的含量也随之升高,是判断感染程度和疾病预后的有力指标[4-5]。C-反应蛋白由肝脏细胞合成,是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相反应蛋白,有关报道表明,C-反应蛋白的升高与疾病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因此,也能够作为判断感染程度的客观监测指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均明显高于轻症胰腺炎和正常人群,差异显著,P<0.05。轻症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显著,P<0.05。可见,对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实施动态监测其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分型,同时也能够判断疾病的转归[6-7]。

综上所述,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不仅可以对急性胰腺炎进行早期诊断,也可以通过动态观察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1]张呈祥,侯明,鲍海咏等.降钙素原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46-1247.

[2]丁凯宏,班副植,黄承乐等.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2241-2242.

[3]杨院平,仝巧云,黄若等.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795-2796.

[4]王学新,聂晓辉,田亚兰等.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危重度的早期评估及治疗的价值[J].肝胆外科杂志,2015,23(06):448-450.

[5]周玉,喻华,黄文芳等.血清降钙素原在诊断早期急性胰腺炎及合并感染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01):82-84.

[6]郭浚,胡刚,曹梦娟等.PCT、hs-CRP及IL-6的水平变化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意义[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12):1471-1474.

[7]唐春,王晨阳,何琴等.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菌血症诊断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05):297-299.

郝素娥,女,医学检验专业。

猜你喜欢

降钙素乙组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