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敬可亲的“学者型医生”

2017-04-17侍茹

家庭用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张家内科科普

侍茹

张家庆教授90岁了!

从事医学临床工作60余年,救治过无数病患。张家庆教授是国内著名的内分泌学和中西医结合学专家,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内分泌科创始人,上海市第一批名老中医,目前还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英文版)编委;很多读者熟知张家庆教授,是因为读过他发表在各种报刊以及网络上的科普佳作。他是一位“多产”的科普作家。

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走进第二军医大学翔安干休所,走进张家庆教授的家。干休所院子里高高的香樟、雪松、广玉兰一年四季郁郁葱葱、青翠伫立,低矮的冬青、兰草修剪得整整齐齐。院子里总是静悄悄的,每次走进这个院子心也仿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张家庆教授的家简朴洁净,家具是20余年前的老款式,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占据客厅一面墙的书柜塞满了林林总总的图书资料,这书柜仿佛明确地告诉访客,主人是个爱读书的做学问之人。90岁的张家庆教授清瘦清爽,精神矍铄,满头银发,说话不疾不徐,整个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

2017年新年伊始,第一次专程去采访。打开话匣子,90年的人生之旅犹如一幅优美长卷慢慢展开,张家庆教授用四个关键词来总结自己。

学 习

张教授总结自己,这一生除了工作没有什么业余爱好,最大的、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

祖籍宁波,1928年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邮局职员家庭,张家庆教授是家里七个孩子中的老大。他从小喜欢读书,早早读完了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上初中时父亲订了一套郑振铎编的《世界文库》,一年12本,每本有一寸多厚,中国文学有《警世通言》等,外国文学有《死灵魂》《唐·吉诃德》《简·爱》等,虽然看得似懂非懂,但他很喜欢并视为珍宝。

初中时期,日军占领了上海租界,家里的生活变得非常困苦,14岁的张家庆选择就读东南医学院附属药科中专,就是为了出来好找工作,以减轻父亲养家的担子。他专心向学,三年中专的学费全靠成绩优秀拿奖学金及助学金解决。在上学空闲时什么书都看,他最喜欢去逛今天北京路石门一路转角的一批旧书店,去陕西南路上的明复图书馆看书。中专毕业后,日寇尚未投降,张家庆短暂地在药厂、药店工作过。为了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1948年张家庆考入东南医学院(今安徽医学院),1949年上海解放后,再去苏州考入华东医学院(现第二军医大学),在军大学习的5年时间里,他更是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

1954年,作为第二军医大学首届留校毕业生,张家庆在附属医院(现长海医院)内科工作,工作之余泡图书馆成了他最大的乐趣。张老师开心地说,他有个独特的“本领”,进了图书馆书库他总能轻车熟路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参考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经常去北京开会、学术交流、编书或讲课,空闲时间他最爱去两个地方,一是协和医学院图书馆,另一个地方是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进口图书样本室。近几十年来,他习惯每天上网查阅文献资料。

做一个好医生知识面要广,但对从事的工作要专要精。这是张家庆教授的切身感悟。数十年如一日广泛地阅读古今中外书籍,对他的临床诊疗工作和科普写作帮助很大,没有这些知识积累是很难完成的!

思 考

大医院医生工作确实很忙,但仅仅应付日常诊疗工作,或者只把当医生作为养家糊口的饭碗是做不好医生的。在临床診疗中遇到任何可疑问题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即学会思考。张老师把“思考”作为自己人生总结的第二个关键词。

1955年,军医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张家庆当时还是个第一年住院医师。某天晚上急诊来了个中毒患者,患者下午时打破了一瓶溴甲烷,直到晚上才感到头晕、恶心、呕吐,经处理后患者好转回家了。事后张家庆仍在想,一般气体中毒都是当时就有不适反应,为什么这个患者几个小时后才发病呢?经过查阅文献和参考书,果然发现溴甲烷与其他气体毒物不同,溴甲烷中毒后有个较长的潜伏期。据此写的报告刊发在1956年2月的《中华内科杂志》上,这是张家庆教授的第一篇学术文章。

20世纪50年代,糖尿病极少见,糖尿病肾病在中国更没有临床报告。1957年,病房里来了一位糖尿病老太太,尿中多蛋白,糖尿病与尿蛋白同时存在,当时医生们都没听说过。经过查阅文献,发现有一种Kimmelstiel- Wilson综合征,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是其主要病理变化。张家庆就此写了篇综述及病例报告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1958年2月刊上,这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国内最早的报道之一。

某天清晨四五点钟,护士来叫值班的张家庆医生,说有一个患者大吵大闹,这是一位因“腹内肿块待查”住院的本校助教,人很瘦弱。当时张家庆考虑可能是“低血糖反应”,开了医嘱让护士注射50%葡萄糖,同时先抽血留供天亮后查血糖。葡萄糖注射到一半,患者就安静入睡了,他想诊断为低血糖无疑。天亮上班后,此人检验报告的血糖结果是329毫克/分升(18.27毫摩尔/升)!不是低血糖而是高血糖,太奇怪了,不敢相信。检验员当着张家庆的面再测一次,仍是这个结果。为什么?张家庆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想到可能是护士抽血、注射操作有问题:护士当时抽血、注射都用针筒上配置的各个针头,为了抽血后即可接着注射,她就用抽取葡萄糖的针头接在抽血的注射器上,这样留在针头里的少量葡萄糖就混合在抽取化验的血液中了。第二天清晨,患者又同样发作吵闹。这次他特意嘱咐护士将抽血和注射针头分开操作,宁可穿刺两次,结果这次测得的血糖值为20毫克/分升(1.11毫摩尔/升)!“低血糖”诊断确立。第三天患者去世,尸体解剖诊断为腹膜后巨大淋巴瘤。张家庆将这一病例写进报告,并参加1964年全国内分泌肾脏学术会议,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编著出版的《内科鉴别诊断学》一书也收录了这一病例报告。

1958年,学校选派张家庆去上海中医学院“西医学习中医”3年。“文革”十年动乱不能搞科研,但阻止不了张家庆潜心琢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见到科室里有台淘汰闲置的“心动记录仪”,就将它改装成能记录脉搏波速度的仪器,悄悄地与同事们合作研究中医滑脉、弦脉脉搏波速度的变化,并将研究成果发表于《新医药学杂志》1974年10月刊。这也是国内最早用科学方法研究脉象、脉速的学术报告!

这些例子说明,想要做一个好医生,必须具有系统思维,学会探索性思考。只要肯动脑筋,即使是低年资的住院医师也可以有所作为。

认 真

“认真做事,清白做人”,张家庆教授多次谈到,这是他们这一代人受到的教育。世事变迁,尤其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虽然觉得自己有些不合时宜“吃不开”,但他始终如一地认真、较真,从来没有后悔过。

张家庆教授总共带出20余个研究生,还有1个没有拿到学位的。说起来,这个研究生还是张家庆同学的儿子,就要毕业答辩了,可这位学生迟迟未交毕业论文,快到论文答辩期限时导师张家庆才看到他的论文,虽有心想尽量帮他早点完成任务毕业,但张家庆一看论文发现有不少疑点,就让学生把原始数据拿出来,学生拿不出来,最后承认有几个数据是杜撰的。张家庆教授不得已作出了“取消论文答辩会”的决定,这位学生可以如期毕业,但不授予学位。当晚,研究生院的院长、政委亲临张家庆教授家说情,说这事全研究生院反应很大,你怎么能六亲不认呢?张家庆教授把这个学生造假的材料拿给他们看,说“我不能欺骗答辩专家”,“我不会作假”,领导很不满意地走了。科室有同事知道后笑他:“张主任呀!别人想找个拍马屁的地方都找不到,你倒好,把送上门的‘马屁股一脚踢走了!”

张家庆教授擅长写医学科普,他写的文章不论长短,无不有根有据、深入浅出,很受读者欢迎,多次被评为本刊“最受读者欢迎的文章”。问他有什么诀窍吗?张老师认真地回答:“诀窍无他,唯有认真学习、认真思考、认真写作。”他写一篇科普文章,选题一般先从几十篇或数百篇材料中看中一篇,如果是新闻报道还要找出原始论文全文阅读,相关知识点要查阅百科全书或其他参考材料,心中酝酿拟定一个题目,然后一口气写出来;写好后放一周或几天,再看一遍又会有新的想法,修改后才送出投稿;编辑修改后的稿件返回审定时,还可能再改几个字才算完成。所以不论是科普稿件还是学术稿件,一篇文章从选题→看参考资料→构思→写稿→修改→投稿,这一流程一般至少花费两三周时间。

张老师先后担任过包括《家庭用药》杂志在内的多本刊物的审稿工作,有学术刊也有科普刊和网络媒体,不管审什么稿件,他都认真细致,耗费大量时间和心血,还因此收到匿名信谩骂。因为,认真审稿就要严肃地指正谬误,就会影响到某些稿件的发表,这每一篇稿件的后面都是有具体作者的。张老师评说自己,这辈子学术上考分不会差,但关系学考分却总得负分。“清清白白做人,我良心是安宁的。我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我睡得安稳。”

写 作

如上所述,张家庆教授在军医大学毕业后留校做住院医师的第一年就開始发表论文,最后一篇学术文章发表于2015年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60余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文章共126篇,科普文章近千篇,仅在《家庭用药》杂志刊发的原创科普文章就有112篇。

医学生涯60余年,张家庆教授主编及参编的图书50余本。1954年,翻译了《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医学经验》系列丛书《营养缺乏病》分册(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参加应元岳副校长主编的《内科手册》(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参编朱宪彝主编的《内科讲座8:内分泌疾病》、许曼音教授主编的 《糖尿病学》;主编我国第一本《内分泌手册》;1980年起,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内科年鉴》副主编(著名内科学教授楼方岑任主编)共10年,负责内分泌学及其他杂类文章编审稿。张家庆教授说,参编内科年鉴对他写作帮助极大,每年要看当年出版的相关学科文章上千篇,选出质量好的文章予以评述,还要撰写学科进展综述。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级编审高间同志与专家们一起审稿,在审稿、出版知识等方面给予了许多指导,多年来一直铭记于心。

写科普文章如何贴近读者?张家庆教授的经验是——选题很重要。以前他都是从患者经常询问的问题,或者患者常误解或易搞错的问题着手,近年来则侧重从阅读到的读者可能比较感兴趣的医学研究新进展入手,注意传递新知识、新信息;另一方面要适应读者阅读水平,读者绝大多数不是医学专业人士,要让不是医药专业的人也能看得懂科普文章,太深奥的内容可代之以通俗的语言,至于写作技巧多写就熟练了。

二十一世纪进入互联网时代,已是耄耋之年的张家庆教授兴致昂然地学习“触网”,80岁的他在学生的帮助下开博客(www.blog.sina.com.cn/drzjq)、写博文,至今已发表300余篇博文。编辑出版的电子书(eBook)《张家庆教授谈长寿》线上线下广为传播,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好评。

2009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授予张家庆教授“杰出贡献奖”,同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授予他“终身成就奖”,1993年享受荣获国务院的特殊津贴,对此张教授谦虚地说“这几十年,我能做的不过是用所学的知识诊治一些病患,以及写作成文字扩大影响。我应该更加努力地回报国家和人民!”

猜你喜欢

张家内科科普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秀秀台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摄影家张家让眼中的锦屏
只对你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