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2017-04-15沈航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屈曲患侧颅脑

沈航

白城中心医院,吉林白城 13700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并逐渐成为威胁生命安全的常见病。如果患者损伤较重,可伴随出现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这不仅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应通过规范化早期和综合康复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逐渐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1 早期康复护理

1.1 第一阶段护理干预

入院至生命体征稳定48 h内。患侧卧位时,头枕舒适,躯干后方垫枕头稍后仰,避免患肩受压;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屈曲90~130°,患肘伸展,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面朝上,手自然呈背屈位,患腿在后,患髋伸展,膝轻度屈曲,踝关节尽量保持90°,健侧上肢置于体上或稍后方,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注意足底不放任何支持物,手不握任何物品。

仰卧位时,头枕舒适不要过伸、过屈和侧屈;患肩垫起防止肩后缩,上肢伸展稍外展,分别外旋稍外展和旋后上臂和前臂,伸直肘腕关节,掌心向上,伸直并分开手指,拇指指向外方,在枕头上放置整个上肢;患髋和膝下垫软枕防止后缩,前挺下肢骨盆和髋,稍向内夹紧和内旋大腿,为避免大腿外旋应将枕头置于患腿股外侧,为避免下肢外旋其长度要能支撑大腿外侧,保持膝屈曲,并在双足下垫圆圈垫。

健侧卧位时,头枕舒适不要向后扭转;躯干大致垂直,胸前放一枕头,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屈曲90~130°,伸展肘腕关节,不能垂腕,伸展腕指关节至前方枕头上;屈曲患侧髋膝置于身前支撑枕,自然屈曲髋膝关节,不能外旋下肢,保持踝关节90°,自然放置健腿,足不要悬空。

1.2 第二阶段护理干预

生命体征稳定48 h~2周内。促醒干预:用质地柔软的毛刷由肢体远端至近端轻轻刷动四肢皮肤,4~10 min/次,3次/d。用手指逐个用力挤压患侧脚趾10 s,来回10次,3遍/d。取内关、人中、印堂、合谷等穴位,电针刺激各穴位,2次/d。肢体被动运动:患者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行被动屈伸、外旋运动,各关节运动 5~10 遍/次,3~4 次/d。

1.3 第三阶段护理干预

生命体征稳定1周至功能恢复。若患者意识未恢复,继续行第二阶段康复护理。若患者意识恢复,护士给予其个体化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治疗信心;指导行下肢拉举运动、下肢抬蹬运动等床上运动;待患者能保持坐位30 min时,指导其行背靠墙、扶拐运动等床下运动,逐步过渡至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

2 昏迷和无意识的康复护理

2.1 刺激触觉

不同身体部位用相反刺激,鼓励其辨别和适当反应。

2.2 刺激听觉

刺激用病患较为熟悉的声音。

2.3 刺激视觉

每天用熟悉物体或不断变幻的彩光分别进行2次总计2 h的视网膜刺激。

2.4 刺激味觉和嗅觉

可用香料等刺激嗅觉;应在保证患者吞咽和呕吐反射存在的前提下,方能用苦、甜、咸和酸的食物刺激味觉。

2.5 生活护理刺激

为促进感觉和运动觉传入,护士应给予患者梳头、洗擦脸、应用化妆品等生活护理干预。

3 行为恢复的康复护理

3.1 躁动不安

排除引起躁动不安的原因。保持病房安静,病情允许可将各种管道拔出,避免自伤或他伤。

3.2 异常行为的康复处理

在同时间、同地点和同一环境给予相同的治疗和护理,适当给予鼓励,行为反应一致。为控制患者不良行为和自律性,提高护士责任感,应合理选择并提供治疗活动。要有机结合患者的兴趣与努力,激发其全身心投入治疗活动。适当改变治疗环境,力图减少刺激患者,与副语言保持一致。

3.3 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失认症的康复护理。①单侧忽略:为提高患者注意能力,要在患者忽略侧摆放其急需的物品,要在患者忽略侧与其沟通交流和完成治疗护理活动。②阅读训练:阅读时,为提高患者注意力并随着手指移动视线,应让其触摸书的边缘,沿着行间移动手指;为避免读漏,可将色彩鲜艳的规尺置于患者忽略侧极端。③强化患侧感觉输入:为提高患者患侧的存在感,要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刺激,强化患侧感觉输入。

视觉空间失认训练法。①颜色失认:让患者对各种颜色和拼版行辨认和学习,之后行合理匹配颜色并和拼出不同颜色图案的反复训练和练习。②面容失认:让患者反复看亲人和朋友的照片及其面部特征,之后混入其他照片中并让其辨认并挑选出相应特征照片。③方向失认:拿出地图,告知患者现在所处位置,让患者画出画家路线方案。

3.4 失用症的康复护理

结构性失用: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和原则,训练患者家庭常用物品排列和堆放的能力,让患者或在暗示或提醒下临摹平面图或用积木排列立体构造图。运动失用:要为患者分解并示范某一动作,要手把手教授其动作要领,反复练习,在逐渐减少暗示和提醒下,使其按照要领一步一步完成整个连惯动作。穿衣失用:可在语言指导、亲身示范的暗示和提醒下,为引起注意在上下衣和衣服左右做上记号,让患者按照自己的习惯逐渐独立完成穿衣动作。意念性失用:可通过视觉暗示帮助患者。

3.5 记忆力的康复护理

护士应利用笔记本、闹钟、手表、时间表、清单、记号、地图、标签等各种资源和视意象、首词记忆、编故事等方法,促使患者逐渐恢复其应有的记忆力。

3.6 注意力的康复护理

猜测游戏训练:护士双手持杯子,在患者目视下将玻璃球扣在某一杯子里,让其指出玻璃球所在的杯子;如多次均正确无误,逐渐增加难度。指出和删除作业训练:在白纸上书写一定数量的汉字、词组或拼音字母,或画出既定的图案,让患者将指定的书写内容指出来或删除;如多次均正确无误,,逐渐增加难度。时间感训练:让患者手持、目视并按指令开启秒表,使其在10 s内停止运行;逐渐延长运行时间至1 min,直至误差在1~2 s以内。此时,在患者不看表的情况下打开秒表,心算至10 s并逐渐延长至2 min,直至误差低于1.5/10 s。之后的训练方法为:边唠嗑边训练,使患者达到上述训练误差标准。数目顺序训练:让患者说出或写出训练者说出的既定数字,或读出卡片上的数字,并按大小顺序排列。要由一位数逐渐过渡到多位数。

3.7 解决问题能力的康复护理

要根据患者其他能力恢复情况,进行问题解决的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实践中,可采用指出报纸中消息、数字排列、物品分类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等方式进行训练,要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和基本原则,使患者逐步掌握从一般到特殊的问题解决途径,逐步提高患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变程度、是否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以及家庭和社区资源的支持和利用等因素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即使有早期的康复护理和家庭社区资源的支持和利用,仍有14%~18%的患者可能出现永久性残疾失能。患者常因严重脑损伤伴有神经功能缺失,功能恢复训练是决定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通过康复护理可以重新建立脑组织侧支循环,通过其可塑性重组病灶周围的脑细胞。

[1]孙梦霞,陈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的早期康复护理[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4):795-796.

[2]盛丽英.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26):290-291.

[3]邵进,艾显兴,王忠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14):50-51.

猜你喜欢

屈曲患侧颅脑
更 正
压电薄膜连接器脱离屈曲研究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加劲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分析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