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列髋关节强化训练在脑梗死后偏瘫老年患者康复中的效果研究

2017-04-15王淼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2期
关键词:强化训练偏瘫髋关节

王淼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村煤矿医院内科,山东泰安 271219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液供应障碍 (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部病变,引起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偏瘫是脑梗死常见体征,患者主要表现为一侧的上下肢运动障碍。轻度偏瘫患者能够活动,但走路姿势较为特殊。重度偏瘫患者常年卧床,不能生活自理。临床研究发现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恢复,该次研究采用系列髋关节强化训练2016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后偏瘫老年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之间,随机选取在该院进行康复的脑梗死后偏瘫老年患者60例,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3,患者的年龄分布在 53~83 岁,平均(66.7±3.9)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9:11,患者的年龄分布在56~85岁,平均(67.3±3.8)岁。60例患者经脑颅CT扫描以及脑MRI检查确诊,患者临床表现为一侧上下肢运动障碍,面肌、舌肌下部运动障碍。包括迟缓性偏瘫、痉挛性偏瘫以及意识障碍性偏瘫。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上肢训练、头面颈部训练以及下肢训练。根据患者的偏瘫情况可进行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列髋关节强化训练,故四头肌康复练习:患者取平卧位,双腿伸直进行空蹬,绷紧大腿面肌肉并向下压,保持5 s后放松。持续5 min。患者缓慢抬起患肢45°,抬起有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协助。嘱咐患者停住,收缩股四头肌防止患肢下落。卧位锻炼:患者取仰卧位,甚至下肢,收紧臀部肌肉,保持5 s后放松,交替练习5 min。患肢屈髋、屈膝,双手抱住胫骨近端,进行屈髋运动。持续3~5 min。患者双手置于胸前,足部不离开床,进行旋转外移。持续5~10 min;坐卧位锻炼:患者取坐卧位,进行勾脚尖,保持3 s后放松,交替练习5 min。髋关节屈身练习从30°开始逐渐增加,每天增加5°进行练习;站立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蹲起运动,双足分开与肩同宽,慢慢蹲后在起立,持续3~5 min。患者手扶固定物,单肢负重,患肢前屈、后伸、内收以及外展进行摆动,持续3~5 min。

1.3 判定标准

采用Berg平衡量表 (Berg Balance Scale,BB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康复情况[1],(正常)显效:BBS得分≥40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90分,Holden步行功能评级显示患者完全独立(5级);有效:BBS得分在21~40分之间,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在60~90分之间,Holden步行功能评级显示患者较为独立(3、4 级);无效:BBS 得分≤20 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60分,Holden步行功能评级显示患者需要帮助(1、2 级)。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FD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缺损状况进行评分,满分为45分。该次评分标准如下,优:0~15分,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明显改善,对比治疗前证候积分减少在70%~95%;良:16~30分,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略有好转,对比治疗前证候积分减少在30%~70%;差:31~45分,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对比治疗前证候积分减少在<30%。

1.4 统计方法

该篇文章出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s)用 t检验。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康复治疗效果对比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康复情况,在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测定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人数有23例,有效人数6例,无效人数1例。对照组患者患者显效人数有19例,有效人数6例,无效人数5例。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程度对比

经康复治疗前,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FDS)对患者进行评分,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个月的康复治疗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FDS)对患者进行评分,两组患者的神经缺失情况均有所减轻。观察组患者评分为优的23例,评分为良的5例,评分为差的2例。观察组评分优良率为93.3%。对照组患者评分为优的21例,评分为良的3例,评分为差的6例。对照组评分优良率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偏瘫是脑梗死常见的临床症状,脑梗死是由脑部组织局部供血障碍,引起周围组织(神经)病变。根据大脑半球分工,人体右侧大脑通过运动中枢控制左侧肢体运动,而左侧大脑控制右侧肢体运动。引起偏瘫的原因是大脑半球中的运动中枢受损或发生病变。临床常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血管先天性异常等。患者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障碍,一侧肢体不受控制,表现出运动障碍[2]。临床治疗主要进行药物治疗以及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主要分为3大类,物理治疗一般采用电刺激法,对患者的进行关节活动度以及肌肉牵伸训练等。作业治疗则是进行训练患者上肢功能,锻炼患者后期日常生活能力。其次进行传统的针灸、中药熏蒸以及按摩[3]。该次对患者进行系列髋关节强化训练,增强髋关节稳定以及患者的平衡度。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脑梗死后偏瘫老年患者康复中,进行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应用采用系列髋关节强化训练康复效果显著。用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FDS)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后偏瘫老年患者康复中,进行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应用采用系列髋关节强化训练康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罗玲,贺明慧,许梦雅.心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后抑郁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2):137-139.

[2]李霞.社区康复护理路径用于老年脑梗死致偏瘫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0):148.

[3]黄小惠,王兰芬,胡姑长,等.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7,41(6):563-564.

猜你喜欢

强化训练偏瘫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强化训练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集合与微积分强化训练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