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困境研究

2017-04-14冀志杰

现代交际 2016年24期
关键词:应用写作困境高职院校

冀志杰

[摘要]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不仅具有高等教育的特征,而且还带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社交能力等素质的提升,需要引起广大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就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尝试探索突破应用写作困境的新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少数民族预科生 应用写作 困境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10-02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多年来,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扶持之下,各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预科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写作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的教学难点。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不仅具有高等教育的特征,而且还带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社交能力等素质的提升,需要引起广大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尝试提出解决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困境的几点看法,以期为广大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一、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不仅仅教授学生应用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们增加对汉族文化的了解,促进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基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从不同民族与汉族之间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学习应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广泛地接触和学习到汉族文化中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智慧,进而与本民族文化之间产生有益的碰撞和共鸣,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增进本民族与汉族文化之间的精神交流。特别是通过学习应用写作,使少数民族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本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寻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更加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二)有助于少数民族预科生个人发展

需要看到是的,很多少数民族预科生毕业后很可能选择在非民族自治地区工作和生活,因此,无论是在选择就业单位、实际参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他们具有较高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如果他们的汉语说得不好,无法灵活地应用汉语,就会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不利于他们在非本民族地区的个人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职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应用写作以应用为目的,紧密结合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这些都为少数民族预科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学习实践平台。

(三)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

就目前来讲,应用写作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教学体系中,是一门基础课程,能否学好这门课程,直接关系到对其他专业学科的理解和掌握。在职业教学过程中,很多职业技能和专业术语非常抽象难懂,需要少数民族预科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尤其需要对汉语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而反观很多少数民族预科生他们虽然对汉语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熟练程度还远远不能胜任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而应用写作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快速掌握汉语的平台和载体,通过应用写作,学生们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对汉语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和领悟能力,这也为他们学好其他的专业技术课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对应用写作教学的认识不到位

当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对应用写作教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由于很多应用写作内容涉及到句式、修辞等语法知识,很多都难以理解,加之少数民族学生的汉族基础较差,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厌学和为难情绪。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应用写作对个人发展进步产生的巨大作用,对专业技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作用,只是单纯从一门课程的角度去看待应用写作,认为这门课程晦涩难懂、理论深奥,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和钻研完成是没有意义的。同时,一些高职院校管理者也存在类似的思想,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而对于这种基础学科则重视不够,无论在人财物方面都不能有效保障,导致应用写作一度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选取存在偏差

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对应用写作缺乏兴趣的另外一个突出原因,就是教学内容的选取不够科学。需要看到的是,虽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都可以利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学生在汉语能力上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的,有的学生来自民族自治地区,接触汉语的机会不多,因此汉语能力不高,而一些學生来自民族杂居地区,平时接触汉族的机会多,汉语的基础也就好。目前,大多数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没有正确认识学生不同的汉语基础,而在课堂教学时,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针对不同汉语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是无论汉语基础如何,都设置一个教学目标,这样极易导致那些汉语基础差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节奏,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三)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陈旧落后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普及速度大大加快,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每一个角落,这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也不例外,少数民族学生利用网络进行阅读学习的方式已经极为普遍。但是反观当前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教学方式十分陈旧落后,一般是采取教师+黑板+学生的方式来进行,对于一些语法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缺乏直观的教学方式,对多媒体等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导致学生面对这些复杂枯燥的语法知识无所适从,特别是课堂教学方式的陈旧,导致学生们没有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教学也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而在考核方式上,很多高职院校都采取了期末考试的方式来进行考核,也存在一刀切的问题,不同汉语基础的学生都要面临一张考试卷,自然成绩差距也十分明显,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树立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突破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不断深化对应用写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提升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首要因素就是要深化理解和认识。首先,从院校管理者角度来看,一定要充分认识应用写作这门课程的基础性作用,要从高职院校长远发展和人才输出培养的角度来认识应用写作的重要意义,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层面对应用写作这门课程进行加强,不断增加应用写作教学的力量,选配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其中,不断增强对应用写作相关教学设备的丰富和完善,为应用写作教学水平提升提供硬件条件。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一定要充分认识应用写作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針对性地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一定要高度重视应用写作这门课程,要从个人发展、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来认识,不断增强学习应用写作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取营养,也要利用各种载体和平台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科学选取教学内容

针对当前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内容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定要突出教学内容的科学选取,最大限度发挥应用写作课程的作用。一是在选取内容时,要注重难易相宜,不能一味求难。在选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广大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民族和地区学生的汉语能力的差异,在对学生进行摸底考试等基础上,对学生的汉语基础有充分了解,然后科学地选取教学内容,既要体现教学的难度,也要充分兼顾汉语基础差的学生。二是配合应用写作教学,渗透文学作品赏析内容。内容选择不仅仅要选取汉族文学作品,同时也要适当增加一些少数民族优秀作家的文学作品,比如藏族阿莱的《尘埃落定》、回族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与张承志的《黑骏马》《心灵史》以及蒙古族题材的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姜戎的《狼图腾》等等,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文学修养,也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民族认同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注重理论知识和趣味性的共同体现。需要看到的是,应用写作这门课程更加偏重于应用,因此很多教学内容都是以应用性、理论性为主,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生涩难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注重增加一些趣味性内容,比如文学小品、幽默故事等,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教学兴趣,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间更好地接受应用写作知识。

(三)大力革新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一要注重革新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入多媒体等网络信息技术,将抽象、难以消化理解的句式等语法知识,以更加直观具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利于学生们去理解和接受。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影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们在欣赏影片视频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写作知识和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二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有效提升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去课堂教学之外,要增加自学的时间,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和继续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钻研。教师可以通过开具适合少数民族预科生阅读的书籍目录,提供一些可以在线阅读或下载电子书的网站,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要丰富考核方式。在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考核方式上,不能仅采取考试考核这一种方式,要采取考试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本人自评的方式相结合,尽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看待学生之间存在的能力差异,让教学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们积极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深化应用写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地更新思维,创新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促进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秋云.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应用文写作教学新探——以北财院成人教育《应用文写作》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6(05).

[2]江洁妮.高职院校《安全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03).

[3]王玉明.高职高专预科汉语写作教学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7).

[4]张云.论“内外兼修”模式下高职应用文写作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J].职业,2016(31).

[5]严敏.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中的微课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8).

[6]孙俊秀.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写作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交际,2016(11).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应用写作困境高职院校
跟踪导练(一)
基于交互式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探讨
应用写作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应用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写作教学的新视角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