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本理论视域下高职微课建设策略探究

2017-04-14薛琨陈宏欣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微课

薛琨++陈宏欣

摘 要:本文所探讨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媒体记录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为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满足高职学生的泛在学习与移动学习的需求,微课在高职教育中适时的出现,可以很好的配合传统课堂教学。本文以经济学的成本理论解析目前高职院校的微课建设的各个环节,找出其中存在的可以提高微课建设的影响因素,探析高职院校基于成本理论的微课建设策略。

关键词:微课;成本理论;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3-0031-03

一、研究背景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指出,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1]“互联网+”对人们学习与生活的深入影响——碎片化、简单化、可视化。与此同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职业教育,正在将教学中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简短的又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特点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2]。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微课建设还停留在学校行政命令为主,追求数量不重质量,完成學校与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阶段,缺乏主动开发的意愿。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有着深刻的原因,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经济成本问题。我们必须意识到要真正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微课由量变走向质变,由束之高阁走向实际应用,学校、社会、政府三方面的成本投入与合理运用策略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成本理论视角对高职院校建设微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与探讨。

二、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成本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支撑经济学实现其研究目的的重要工具。

1.成本及其属性

社会活动中,资源总是有限的,获得资源必须付出符合供需情况的费用,通过对成本的控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出现了高度融合的现象,成本的概念也有泛化的趋势,因此很难给它下一个适用于各个学科的科学定义。

从本源的意义角度来看,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就是在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昆曼的《经济学原理》中总结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中有三条都是直接涉及成本要素,分别包括:“原理一,不同决策方案的成本效益比较、“原理二,机会成本问题”、“原理三,标记效益与边际成本问题”[3],由此,也可以看出经济学对成本的重视程度。立足于本文的研究问题,笔者从众多经济学成本类别中选择与决策相关的成本概念,例如: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沉没成本。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它可供选择中所可能得到的最大收入。基于本文的研究主题,代入性的解释为:当教师从事学校分配的微课制作任务,放弃其他的经济性活动,所损失的收益即为该教师制作微课的机会成本。[4]

边际成本,所谓边际成本就是指由于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费用。边际成本分析可以用于长期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时,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边际成本有助于从高职院校决策者的角度去厘清究竟多大规模的微课建设可以实现边际成本的平衡。

沉没成本(sunk cost)是业已发生而无法收回,或不因生产决策有所改变的成本。[5]高职院校在微课建设过程中投入的制作设备,且这类设备是别无它用的,即可认定为沉没成本。另外,高职院校为专职教师提供的微课制作相关培训,也是一类人力沉没成本。

2.成本——效益分析法

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人是理性的,而成本——收益分析法就是以理性人的角度,在核算、计量和比较某个活动成本(投入、损失)与收益(产出、所得)的基础上,通过对成本和收益之间关系的分析对比,对该活动或者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做出判断。

成本——效益分析法不仅是经济学中经常用来评价和可行性分析的重要工具,生活中,也是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普通人具有的本能的思考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在微观经济运行中研究理性的个人或者单个经济主体进行决策的方法。[6]高职院校的微课建设决策也是遵循成本——效益的逻辑来进行抉择的。

三、高职院校微课建设的成本要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影响生产活动的影响因素可以包括:原料价格、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等影响因素。同理,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待微课开发一般分这样几个步骤:微课选题、知识点分解、教学设计、编写脚本、课件制作、视频制作、后期制作[7],微课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

1.教师团队建设微课投入的成本是人力成本

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切合信息化建设的选题、知识点详细分解、教案设计以及与技术团队共同完成媒体的脚本设计。对于教师团队而言,机会成本意味着从事此项建设工作所需要放弃的其他时间与工作带来的收益。同时,教师团队需要和技术团队根据教学设计讨论设计媒体的脚本。

2.技术团队建设微课投入的是人力成本与设备的沉没成本

微课建设的技术支持可以选择三种形式:一是教师接受技术培训,由教师自己完成微课的制作;二是学校专门组建教育技术团队,支持微课以及其他的信息化课程建设的需要;三是与专业的信息化教育公司合作,将学校微课建设的技术业务外包。

第一种方案的操作性不高,第二种方案的短期效率与效益相对较低,同时成本比较高,因为前期的技术团队建设中,购买的摄像机、切换台、非线性编辑器等硬件设备属于沉没成本,学校技术人员可以从相关专业的教师中组建,也可以招聘相应的人才组成教育技术中心这类专职服务信息化的部门。当学校技术团队经历批量的微课等形式的信息化课程建设之后,达到成本的边际,增加微课建设所增加的成本就非常低了。最后一种方案,属于成本量化最为清晰的一种形式,效率也最高,学校不需要负担设备的沉没成本与人力成本,属于少量微课建设的优质选择。

3.管理部门的组织与协调成本

微课建设牵涉到多个部门与多个团队的协同工作,学校的管理部门需要专人负责微课的各个团队之间的协调。目前,职业院校往往不会有专人负责微课等信息化的组织工作,但实际上,这项工作是微课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四、存在问题与分析

1.教师缺乏政策与资金支持

当前,高职院校的微课等信息化课程建设已经沦为年轻教师“特权”,教务处等管理部门安排年轻教师建设微课的出发点有两点:首先,锻炼年轻人为今后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其次,年轻教师出于职业发展的需要,对学校的非教学任务的安排也会服从。

但是,多数教师从事微课建设并没有得到学校政策的支持,例如,正常的教学任务依旧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另外,缺乏资金支持,教师没有收益的情况下,却要承担额外的工作量,这是微课建设中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教师缺乏热情与积极性。

2.对非教学部门的成本意识淡漠

职业院校建设微课另一问题是学校内非教学部门(如現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等参与建设与管理的部门)缺乏主动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学校微课建设的决策层对人力成本意识的淡薄,仅仅注重了微课建设的硬件投入与微课任课教师的直接投入,忽视了其他非教学部门对成本费用的影响,例如:教务处为代表的管理部门所付出的管理微课的专项成本,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代表的教育资源设计环节。一方面,非教学部门的老师是属于坐班人群,经济收入固定。另一方面,微课呈现质量的优劣与这些非教学部门休戚相关。激活非教学部门建设微课的积极性也是职业院校管理层重点考虑的环节。

3.微课市场化推广的意识不强

斯蒂格利茨说过:“市场和政府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的,计划与市场之间必须寻找一个平衡。”,职业院校微课的重要特点是实践操作性强,注重贴近一线企业的实际应用,但是,职业院校的微课现阶段仍处于自娱自乐,只能参加教学比赛,不能经受市场考验的境地。学校建设微课的资源库仅仅沦为上级部门考察信息化建设的标准,那么就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只靠政府的资金支持也是远远不够,前文也一再提到,资金是限制职业院校微课优质建设的最大瓶颈,寻求企业合作,接受市场考验应该成为破解这一瓶颈的最佳选择。

五、建议与展望

高职院校的微课建设要想有质的飞跃是离不开资金与技术支持的,其中,技术支持也是可以算作一种人力成本核算在资金成本之中,脱离一定资金规模的支持,制作微课,利用微课都是纸上谈兵、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目前高职院校的微课建设获取资金的投入来源可以考虑以下三个途径:第一,学校规划专项资金,激发教师开展微课建设的热情;第二,学校获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立项的重点课程,在教师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部门课程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完成;第三,与企业合作获得微课建设资金,职业院校的重点课程往往是与企业一线有着紧密的关联,微课的建设成果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学,也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的服务。

基于成本与收益的边界分析,高职院校对于微课建设中的技术投入应当以学校自建的专业技术团队与企业技术团队合作,实现技术支持与专职教师相剥离,使专职教师将精力投入到脚本制作。应对信息化课程建设的时代潮流,学校自己组建的技术团队可以满足长期建设的需要,同时,结合专业公司制作微课,可以大大提高费效比,弥补学校技术团队在组建之初的效率缺失的问题。

除了资金与技术的保障之外,高职院校还应建立微课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奖励教师、管理部门以及技术支持部门的机制,建立保护教师权益的制度,使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不会因为微课建设增加额外的教学压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对教师团队与技术团队的投入增加奖励机制或补贴,才能够让教师的参与成为常态,否则最后都会流于少数人在做的事情。目前,高职院校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微课建设的边际成本究竟是多少,需要各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摸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DB/OL].http://www.edu.cn/html/info/10plan/ghfb.shtml,2014-05-06.

[2]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3]毛洪涛.西方经济学成本基本范畴研究[J].会计研究,2000(10).

[4]薛兆丰.经济学通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0-80.

[5]黎诣远,黎明志.微观经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72.

[6] 新帕尔格累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932.

[7]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