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2017-04-13闵金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人性化运动

闵金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体育系,陕西西安 710100)

人性化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闵金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体育系,陕西西安 710100)

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性化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影响,并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身心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为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依据。

人性化 ;体育教学模式;大学生身心健康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正在接受大学教育而还未完全走进社会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当代流行文化。大学生年轻有活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他们思想活跃、敏锐、更富想象力,对生活充满憧憬,对自己充满挑战,同时,也最不满足现状,因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老师、家长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体育运动可以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培养大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这已经被社会所认可和大力提倡。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实际需要,制定出符合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具有人性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以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同时对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协作意识、顽强的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以及稳定的心里耐受力和良好的个性等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人性化体育教学概要

(一)人性化体育教学的含义

人性化体育教学是指根据人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人的本身属性出发,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个性发展需要,设置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开展人性化体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健康理念:主要通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已经深刻意识到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了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健全的人。现在的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从个人的价值观、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都要求现代化,紧跟时代潮流。大学生要迎接挑战,发展自我,肯定面临风险;学业上的压力和生理的成熟等造成的心理上的矛盾,也会困扰他们。如果缺乏正确及时的调节和引导,就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更可怕的后果。因此,高校注重和关心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迫在眉睫的需要[1]。

(三)高校建立人性化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

通过建立人性化体育教学模式,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自愿主动的前提下身心愉悦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是大学生精神饱满、体态优美、动作协调矫健并富有活力,自信心大大增强,对自我满意度大大提高;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与人进行互动交流,可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增强自我认同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应激过程,可以提高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情绪变化和自我控制能力。这些对大学生完善自我,发展自我都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2]。

二、高校建立人性化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高校建立人性化体育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紧张,增强自信,勇于展现自我,积极与人沟通和协助的能力。体育课堂上必然会出现动作不协调或协作失误甚至失败的情况,这是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通过积极有效的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心理受挫能力,使其能够正确面对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磨练学生的心里耐受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观念。高校建立人性化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 ,光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要有坚持到底的意志 ,才能克服更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在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某个较难动作遇到困难和障碍时,体育教师要及时的给予帮助和鼓励,使学生有勇气面对困难,树立信心,战胜自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有力的磨练和培养。

(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是自然界固有的规律。怎样改变和提高人的适应能力,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每个学生的性格和运动能力都不尽相同。教师要引导每个学生要有集体意识:人人都是集体的一员,首先要适应这个集体,和其他同学要学会沟通和交流;其次是对场地和器材的适应能力,无论在哪种环境中都能积极上课,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第三是每个人的运动能力有差异,在上课的过程中,掌握动作的能力有快有慢,心态要平和,积极努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拉小和别人的差距,不要骄傲也不要弃垒。通过教师语言上的的鼓励以及变换练习方式和场地器材等外界因素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加强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要合理引导学生的自我需求,保持良好心态寻找差距,正视差距,积极配合,战胜困难,减小差距[3]。

(三)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体育运动的专业优势是群体活动占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建立人性化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和集体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为了集体的荣誉互帮互助、奋力拼搏,公平竞争。通过运动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是集体的主人,能为集体发光发热,贡献力量而自豪。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增强了自信,体验到合作的意义,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并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四)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

建立人性化体育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主动与他人协作,意志品质也得到磨练,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自信心也增强了,心理健康水平也显著提高。随着参加运动机率的增加运动能力和组织能力等也显著提高,为以后工作和生活奠定扎实基础。

三、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呆板单一, 体育教学的项目主要是田径、篮球、体操、足球、排球、武术等,教学内容从小学到大学一成不变,多次重复,并无新鲜感,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多数是以体育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由于这些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消极、被动和受压制的地位,许多学生平常活波开朗、生机勃勃,体育课上却表现不佳,甚至死气沉沉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体能就会发展很慢,甚至停滞不前,更别说提高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了,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建立人性化体育教学模式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四、高校建立人性化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运动能力存在个性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有区别对待,运动能力强的同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运动能力弱的学生却承受不了大运动量,大大挫伤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体育课堂教学应进行灵活性和阶段性的分组,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显著。应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培养体育骨干来带动和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在分层次和分项目进行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要有相应的多样化的动态考核体系,体育教学中不分“优等生”和“差生”,每学期根据学生体育综合考核的情况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及层次划分的调整,制定出阶梯式的多重标准,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目标。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过程中有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努力的方向 ,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

(二)体育教学内容要不断创新

体育教学需要不断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自觉的愉悦的锻炼身体。根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可以调整原有的课程结构 ,新增一些学生喜欢的促进身心发展的、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协作精神和自信心的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现代体育项目,如体育舞蹈、健身操、软式排球、网球、跆拳道、瑜珈、等;宜减少一些竞技性强、技术难度大、锻炼效果差的运动项目,吸纳一些娱乐性较强、健身价值相对较高的趣味运动项目。理论知识是体育教学的基础和纽带 ,是上好体育课的根基。教师通过体育理论课,可以向学生传授科学锻炼和自我保健的基本常识;通过介绍运动处方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运动方法和运动量,自主调节运动强度,进行自我体质评价。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和上课时间,以达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和兴趣的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体育课,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网球、健身操、体育舞蹈和游泳等。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进行选课,方便高效。大学生体能的提高光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学生对课堂体育教学的实践 ,它真正地体现了“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学目标。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没有约束,全身心投入其中,尽情释放和发挥自己的能力,真正做到锻炼身体和愉悦身心。教师可以协助和培养学生组织校内或者校际的各种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全面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三)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任务和角色之一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要注重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 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学其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及侧重点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在不同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其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传授过程中,要把体育运动各项目的渊源及功能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意义和作用,学生就会有选择性的积极的参与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中去,课堂效果就会很显著。通过介绍现代体育的前沿信息和发展方向以及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精髓,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便更好的发展自己,储备正能量,学好本领,实现自我价值,为国争光。体育运动各项目有其自己的特点,形体教学和训练要求学生抬头挺胸收腹提臀,以标准挺拔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其中包括队列队形练习,比较枯燥但必须严格,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如果想要和模特一样的身材和气质就要多加练习,学生就会更加努力,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审美能力。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和比赛是通过全体队员在场上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来完成的运动。通过这些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增强集体意识和高度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田径运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刻苦、勇敢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同时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和果断等个人良好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热爱学生,关怀和鼓励学生 ,尤其是对一些体质较差和运动能力不强的学生,要多用鼓励性语言和动作对他们给予帮助和支持,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四)大力推行多媒体教学方式

体育教学中如田径、体操、球类等许多项目技术动作复杂多变,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和语言不能充分表达,致使学生在学习动作要领时难以有效掌握。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系统中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逐渐走进了体育课堂,其图文声像并茂的将教学中抽象、生涩的知识直观化、简单化,其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创造出生动的、直观地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课件,教学效果很显著。在多媒体教学中,将复杂的技术动作用慢镜头或“ 定格 ”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就可以一一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 ,演示整个动作技术的全过程 ,进而对动作的关键部分进行核心分析,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如在篮球教学中 ,通过播放大量的CBA或NBA比赛片段 ,提醒学生仔细观看某一个技术的关键环节和平时在练习时容易出现的小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分析和总结。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前了解体育运动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率,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和使用。

[1] 滕占强,范海英,王立宁.论高校体育中“以人为本 ”教育思想的构建[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2] 刘品和.略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1).

[3] 洪平,章茹,丁小燕.人本主义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师应对体育教育改革的策略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2(4).

[责任编辑 熊 伟]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Humanized Physical Education Model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MINJin-chan

(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ShaanxiXueqianNormalUniversity,Xi'an710100,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s and effects of implementing humanized teaching mode o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and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ways of implement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give full attention of the effect of sports i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Healthy development,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and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humaniz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model;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2016-12-10;

2017-04-10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JG032Y)

闵金婵,女,陕西渭南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学科教育

G642

A

2095-770X(2017)08-0079-04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8.018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人性化运动
体育运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不正经运动范
呆呆和朵朵(13)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