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古心同化 含毫意入微

2017-04-13陈平

东方艺术·书法 2017年1期
关键词:结体碑帖夫子

陈平

咫尺桑田笔代耕,谈今话古自经营。

气质大块文章处,犹有挥毫凿石声。

談起薛夫子,人们多谓他是一位判古评今的艺术理论家,却很少有人知晓六十年代他还是位书法、篆刻和绘画之道的能者。

都说夫子早年在北京求学时,就酷爱绘事,常向前辈请教。进大学后,他的绘画日渐成熟。又受诸师影响,对书法、篆刻有了浓厚的兴趣。自此,日暇摹印谱,读碑帖。时间一久,竟从一时兴趣走向了兼通。一九八零年我在中央美院读书时,曾在印事上抠衣求教于夫子,多有收获,至今不能忘怀。前几日见他出示几本早年印拓与书法,便想说几句,道与世人明白,一位洽学态度严谨的学者于艺事也曾下过一番苦功。

且看夫子所洽印章,有摹秦、汉铸凿,有摹清人吴昌石,黄牧甫,又师近人徐三庚、齐白石。刀法圆转精熟,无怪异之习。气象骏迈,变幻无穷。艺兼巧拙,并能师其貌得其神,每方都透着天机。印格上,时中锋直入,时冲刀切出,疏密有致,结体自然。这使我想起当今印坛上的师古者,陷于摹形,将百家手脚捆得紧紧,却又不明古今,终不得新意。明人徐上达《印法参同》曰:“化而未神,犹可仿佛摹拟,必其玄妙莫测,幻如云龙,捉摸不定,恍如水月,斯进于技而神与俱也……”夫子治印,可如是观。取古而化古,求其神似,并寄托了自己的追求,得其理与技巧。从娴熟中见天趣,见巧机。师吴昌石,熔古朴、浑厚为一炉,得其汉印神韵。师徐三庚,得其疏密,线条纤细,方圆参变。师齐白石,得刀法苍劲、险绝,神于信手游刀,但在这信手中潜伏着精心巧设。这是夫子二十馀岁所刊制的印貌,可见涉猎如此广泛老道,实乃不易。同时他也培植了自己的艺术情性,也体会到了艺术创造的甘苦。好在为今后蓄说,奠定了深厚的技艺基础。也在评定他人印作时,能鞭辟入里,这都与他早年的艺术耕耘无不有关。

夫子的书法,多是友人唱和所作。其书出入古人,笔墨浓淡相参。结体平实,书中拖、按、点、横、撇自放而不逾其矩,现出灵性与心机。夫子自道:“文化大革命期间,无事可做,借工作之便,细览了大量的碑帖与书论。攻读研究生时,又阅览了院图书馆中许多资料。这样丰富了心境,增补了学识,养久了性灵,使书风多样化了。”细观其作,书之笔意有汉隶之遗趣,有六朝之苍茫,也有晋人之清润。笔法自如,超然质朴,真乃如睹夫子当年习书之风采。这里略道出夫子早年在书法、篆刻上的一段学习经历,供与来者参照。

薛夫子近年来多著书立说,但日暇,每当情性所至,仍陶然于笔墨金石之间,自得其乐。

正是:

迥句名章笔势横,临池翰墨寄平生。

摩挲寸石留丹色,夫子天机出性情。

猜你喜欢

结体碑帖夫子
别去碰它
李金亮 身处闹市,竟收藏了600多件古籍碑帖
碑帖 亿元时代
书法线条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用笔之“易”与“不易”
心通长宇,道贯广宙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高冷”吉金碑帖收藏
夫子亦“愚”
结体:小学软笔楷书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