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语广播电视应着力展示草原文化内涵为自治区全域旅游战略助力

2017-04-12

数字传媒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蒙古语内蒙古旅游业

塔 娜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蒙古语广播电视应着力展示草原文化内涵为自治区全域旅游战略助力

塔 娜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李纪恒书记强调,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为今后加快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主流媒体的宣传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内蒙古最有影响力的蒙古语媒体,内蒙古蒙古语广播电视应该开设旅游节目,展示“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发挥好宣传作用,吸引区内外,以及国内外的游客前来内蒙古旅游、消费,进而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点。

旅游业 旅游节目 宣传平台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李纪恒书记强调: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内蒙古自然风景辽阔壮美、民族文化独具特色,要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推介,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把我区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这为今后加快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主流媒体的宣传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内蒙古最有影响力的蒙古语媒体,内蒙古蒙古语广播电视应该开设旅游节目,以“传播草原文化、提供旅游服务、引导旅游消费”为运行理念,利用广播电视的宣传平台,全面展示“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吸引区内外,以及国内外的游客前来内蒙古旅游、消费,进而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点。

一、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形象宣传平台

《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都分别强调了加强旅游形象宣传推广工作。指出:安排专项推广资金,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加大“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旅游宣传力度,统筹推进旅游形象推广。对此,内蒙古蒙古语广播电视台的旅游节目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优势,利用当前的融媒体传播优势把自治区出台的关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转换成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呈现给区内外受众,为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助力。如保护生态优先、促进消费、融合发展、统筹协调、创新驱动等基本原则;把我区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方式由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将旅游业培育成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旅游+文化体育农牧业、品牌创建、自驾游、草原+森林沙漠湖泊、周边省区和内蒙古人游内蒙古的“周末内蒙古”、共建共享、绿色发展、高端旅游的发展战略;构建“一廊一脉”旅游格局、四大旅游片区、十大旅游基地、“四百”点线支撑的点线面总体发展布局等。

二、打造内蒙古草原文化的展示平台和精品旅游景点、景区和旅游线路的推广平台

《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利用文化改造提升旅游景区,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发挥广播电视记者的实地采访编播优势,把内蒙古的草原、森林、沙漠、冰雪、温泉、河湖、湿地、地质奇观、中俄蒙口岸、民俗历史文化等十大旅游资源,民族风情、民族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治区打造的品牌景区、景点,精品线路,特色旅游城镇,文明旅游示范村等用记者体验式采访,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出来,制作成精品节目,利用广播电视平台的覆盖和新媒体的无地域性覆盖来推广展示,扩大影响力。

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人才、技术、制作优势,为各个景区景点及盟市、旗县制作音频版和视频版的宣传短片、公益片;整合蒙古语广播电视的草原歌曲,制作音频、视频版的博乐歌(礼品),助力“内蒙古博乐歌”品牌的推广。

三、承接应急广播和监督平台的职能,为“全域+四季”的旅游发展定位助力

广播具有伴随性和实时互动的优势,在诸多突发事件中都起到应急广播的作用。《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强调,“完善旅游景区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和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细化旅游安全风险提示、景区流量管理等措施”“建设内蒙古智慧旅游监管平台,提高旅游市场监管和投诉处理效率,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游客合法权益,发挥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这些要求为媒体借助政策助推旅游业提供了依据。我们可以承担旅游应急广播的职能,为旅游纠纷投诉提供维权和舆论监督的平台。

四、利用新媒体平台,全媒体推送旅游节目内容产品,扩大国内外影响力

开办旅游节目的核心目的是对外界宣传介绍内蒙古的旅游资源。我们现在的传统传播手段无法让区外和国外受众收听收看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来了解我区旅游资源。所以应该利用新媒体的无地域限制的传播优势来传播我们的节目,如利用腾格里网、微信公众号等台内平台以外,利用蜻蜓FM、喜马拉雅FM、阿基米德FM等国内关注度较高的新媒体平台来推送节目,并开办旅游节目自己的微信、微博平台,制作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融为一体的全媒体产品,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

五、发挥媒体优势,开展营销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旅游项目吸引游客

充分发挥媒体的影响力,与各级职能部门和旅游企业联合,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宣传促销,不仅吸引区外游客,又能输送区内游客。不断创新营销模式,以“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运行理念,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开展推介活动。如,以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阿尔山温泉、克什克腾地质公园、元上都遗址、成吉思汗陵、巴丹吉林沙漠老牛湾地质公园等世界级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精品旅游品牌,吸引国际、国内游客;围绕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湿地、大山脉、大沙漠、大戈壁、冰雪、胡杨林、桦树林、天然氧吧、农家游、牧家游等不同主题和景色资源,打造主题式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围绕地位优势,打造边境游、口岸游、跨国游、跨省区游等旅游项目,以及私家游活动,为区内外的长途、短途游客提供服务。随着旅游不断升级,现在旅游六要素拓展出“商(商务旅游)、养(养生旅游)、学(研学旅游)、闲(休闲旅游)、情(情感旅游)、奇(探奇旅游)”等更新、更多的旅游发展要素,这是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也针对新形势,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业态。

六、立足草原文化、展现内蒙古特色和文化内涵

旅游节目内容生产上,要与草原文化衔接,提高旅游节目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把草原文化的内涵用声音和画面展现出来。节目模式上,把草原歌曲,旅游咨询,风景描述,景点推介,讲故事等形式相结合,内容交叉播出。播出手段上,直播和录播相结合,嘉宾的介绍和记者的目击式、体验式采访相结合。

(一)要以旅游资讯、旅游气象、出行提示、旅行趣闻以及介绍自治区有关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法规及投资环境为主。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与受众实时互动。节目也可以设置与旅游相关的有奖知识竞答,提高听众参与度,活跃节目气氛,并吸纳景点门票等旅游产品作为奖品。

(二)要以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的介绍为主。内蒙古各地都有各具特色的民歌和创作歌曲,各地都有以山水人物为主题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红色故事,而且多数为爱情和硬汉故事,我们把这些故事提炼出来,选编成既动人又富有正能量的短故事,讲述给听众,以情感的共鸣来打动听众,吸引听众,激发听众亲临当地一睹为快的冲动和愿望。具体运行上,介绍一个地区或景区、景点时,播放当地的民歌、长调等原创歌曲或创作歌曲以及呼麦、马头琴等民族乐器,并讲述当地或民歌里描述的动人的爱情故事或历史故事,讲述当地美景、风俗,以及支柱产业、特色经济等。故事和美景的讲述主要通过记者的目击式、体验式的实地采访,当地人的讲述介绍来完成。形式上可以直播和录播结合。如,记者的采访和当地人的介绍可以提前录制,在节目直播时以主持人边介绍边播放录音的形式来进行。节目中也可以邀请当地走出来的名人来推介介绍,提升影响力。

(三)要以推介内蒙古绿色无污染农畜产品、特产以及美食为主。大草原、无污染是内蒙古的特色和优势。节目以此为主调,推介我区的牛羊肉、奶食品、有机杂粮、山野菜、水产品等特产,并介绍以这些为原料的各地、各个景区的美食,记者体验式的采访介绍和呈现,吸引游客的购买欲和品尝欲,为培育“内蒙古味道”餐饮品牌助力。

如今,旅游业已成为大众的生活常态。从国际发展趋势看,全球旅游也已经进入休闲度假新时代,呈现休闲化、大众化和社会化特征。旅游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成为创造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从国内宏观环境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逐步由少数人的奢侈消费变成普通百姓的必须消费。蒙古语广播电视旅游节目把受众定位定于普通百姓至高端人群。不仅引导“内蒙古人游内蒙古”,而且吸引八省区蒙古语受众和蒙古国等周边的蒙古语国家的游客到内蒙古旅游观光。

责任编辑:孟宪超

G221

A

2096-0751(2017)07-0003-03

塔 娜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高级编辑

猜你喜欢

蒙古语内蒙古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土默特地方蒙古语地名再探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论蒙古语中反映心理逆境倾向的某些字的含义
论蒙古语元音[i]-基于扎赉特土语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爱在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