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2017-04-11樊倪李英林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

樊倪+李英林

新媒体作为影响当今青年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主要的媒介形态,对大学生的思维认知和学习生活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把握住这一时代脉搏,利用有利的网络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在新媒体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新媒体的含义和特点

最早提出新媒体概念的是由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电视技术研究所所长在1967年戈尔德马克(P.Goldmark)提出的,随后在1969年美国的一位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E.Rostow)多次使用“新媒体”一词向尼克松总统提交报告书,因此,这一词语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被流行开来。但是对于“新媒体”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所指的新媒体是相对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兴媒体,主要分为网络新媒体和手机新媒体两大类,载体主要有博客、网络游戏、网上论坛(BBS)、微信、QQ、手机短信、彩信、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购物等依托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数字技术融合为人类提供服务信息的载体。

由于这些新载体本身的多元性、草根性、虚拟性特征,任何群体都可以平等的使用,同时又具备便捷性、隐蔽性强,精准度高,大学生运用这些新媒体媒介进行封闭式的交流,给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2.1.1 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宽了交流平台

巨大的网络媒介具有及时性高、速度快、互动强、范围广等先天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宣传、监控、整合与评估,都可以借助新媒体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进行。

2.1.2 新媒体促进了教育主体的个性心理发展

面对严峻的升学、就业形势与复杂的国际关系、人际关系,大学生自身存在着很多无形的压力,而无处宣泄,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好可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需求,渴望获得尊重和满足的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获得成就感、存在感,得到微博微信等网络载体的“粉丝”的关注,为他们的精神发展带来机遇。

2.1.3 新媒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依托新媒体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双方进行零距离沟通,通过微信、微博等形式进行心理对话,那些说不出口的秘密和想法都可以通过以此为渠道进行交流和沟通,进而教育者可以了解到受教育者的真实想法与感受,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运用新媒体可以将文字、图片、影片、视频等新鲜元素带入课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第二课堂”可以借助网络“慕课”等形式进行教育,受教育者可以不按固定的时间地点接受教育,为教育双发提供了便利。

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3.1 新媒体增加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为受教育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一些消极落后的社会思想趁机涌入,对价值观还未定型且对外界新奇事物充满好奇的大学生造成了理论冲击。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和环境不能做到与新媒体时代特征交相辉映,那么势必会导致对大学生的教育的滞后和拖延,从而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

3.2 新媒体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识形态构建

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以及多元化的信息能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政治舆论、明星八卦以及热点热搜新闻屡见不鲜,当教育双方接收到这些信息如若不能做出正确的辨别和筛选,极有可能成为这些消极信息的搬运工和传递者。这样一来,民间的舆论影响的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面对真理与价值,难免出现极端和错误的认知。久而久之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对受到多元化思潮的冲击呈现出歪曲的态势。

3.3 新媒体挑战了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新媒体将现实和虚拟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育模式,以此也对高校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提出了挑战。而新事物传入时大学生先与教育者触碰到,因此若高校教育者与教育机制不能走在学生前列,就会技术水平低观念陈旧,进而无法控制大学生整体的意识形态与精神形态,导致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环境的脱节。

4 依托新媒体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4.1 把握社会主流文化,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和多元信息的大量涌入使高校的主流文化受到冲击,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新思潮的涌入进行第一时间的控制和把握,设置专题网站宣传和人文关怀统一为宗旨,引导校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大方向,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渗透和红色主旋律引导,用先进的文化占领校园的主要阵地。

4.2 提高高校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高校教育者應该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加强自身对新媒体相关事物的学习和运用,不断与时俱进,结合社会发展轨迹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教育者还应学会运用网络辅助自己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了解学生的发展走向与思想动态,运用网络进行与受教育者的交流和沟通,进而达到心灵的理解与接纳;同时,教育者应该把握渗透原则和激励原则,运用网络文化进行隐形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隐形影响。

4.3 创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在新媒体背景下,不可抛弃传统媒体的使用,要合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将二者进行优势互补,发挥各自作用。将学生关注的政治热点和焦点问题带入课堂,运用新媒体开设网络交流和评析,同时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合理分配,将互联网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社会实践,同时借助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报道先进人物事迹,引导校园舆论的大方向。

4.4 构建立体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面对虚拟的网络空间,学校应制定一个有形、合理的空间为大学生提供成长所需的养分。学校要根据大学生心理的变化,以及各个年龄组的特点进行分层次管理和监控,创建心理干预机制与心理辅导的网络教育平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化解心理危机。通过微博微信QQ、学校论坛、贴吧等平台相结合进行交流和讨论小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7).

[2]陈慧椅,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2):31-3.

[3]赵宏.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3(05).

作者简介

樊倪,女,现为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李英林,现为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和途径探索
浅析大学生宿舍人文环境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