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公共职介服务的痛点与可塑性

2017-04-10胡珍剑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9期
关键词:可塑性职业指导痛点

胡珍剑

新时期公共职介服务的痛点与可塑性

胡珍剑

随着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和变革,公共职介服务也随之会发生变化。但是,不管怎样变化,公共职介服务都是公共就业服务的核心内容。因而对公共职介如何开拓创新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一、公共职介服务的痛点

目前,公共就业服务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痛点表现在:服务内容单调,以固定思维做固定事;服务后劲不足,人财物没有充分的保障;服务方式粗放,缺乏精细化的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缺乏创新思维;平台功能单一,缺乏资源整合。这些痛点威胁着公共职介服务机构的地位以及生存与发展。

二、公共职介服务的可塑性

公共职介服务如何随机应变,持续健康发展?说到底必须寻找可塑性,要“去痛养颜”,而最重要的是练“内功”。

(一)放眼就业大局

就业工作的根本是就业和创业问题,而职业介绍服务的核心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因此必然和就业创业结合起来一起思考,主动融入。

同时,把职业介绍置身于客体的发展中。一方面要涉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另一方面要为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人才培养与人才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二)精雕细琢

在“面”上。以公共职介机构为平台,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前台化。

在“点”上。以目前普遍薄弱的、大有文章可做的职业指导为主思考创新。要转变职业指导观念,由过去粗放式的岗位介绍、信息对接,转换为精细化的指导服务。可采取职业指导4+1循环模式:第一环节:职业素质测评。通过测评,引导就业人员从自我认知开始,科学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第二环节:职业生涯设计。帮助服务对象设定长期的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第三环节:提升职业素养。组织服务对象有针对性的参加要到达生涯目标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第四环节:后续跟踪服务。帮助劳动者实现职业生涯发展和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与发展。

上面四个环节还必须贯穿一项工作:监督与评估。评估需要专业工具、专业人员根据特定内容,做好全程记录总结分析,为职业指导工作者、职介服务机构或管理者提供改进工作和决策依据。

(三)抓铁有痕

瞄准指导目标。瞄准服务群体,进行分类指导。指导内容包括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求职技巧等。

构筑立体式指导模式。实行集中式指导、分散式指导、融入式指导三种形式;建设信息对接平台、构建就业训练营和就业见习基地三个职业指导平台。

实施“段、类”指导。不同阶段施予不同的方法,如准备阶段可开展就业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等专场培训;其后可用面谈法、测试法、分析法等;在提升阶段,应针对其短板开展专题培训和交流学习。对不同类型的对象也应施予不同的方法。

(四)建立机制

夯实队伍。要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建立职业指导专家团,培养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充分运用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政策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机制,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设立机构。为强化公共职介的作用和地位,可建立如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等,在中心内设置相关的服务工作室,如就业指导室等。

明确责任。要明确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能和职责,每个职介机构设立首席职业指导师,起到骨干带动和引领作用。

多方联动。根据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区域协作,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重点地区共建共享,在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标准等方面实现一体化的要求,可采取各级公共就业职介机构与企业、学校、机关实现横向联动,以及省与市州、区县实行纵向联动,重点是整合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也可以探讨项目合作的形式注入。

保障经费。主要是三方面的保障: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的保障;办公和服务的硬件设施保障;办公经费、人员经费、专家服务经费、提升职业素养的培训经费和后续跟踪服务经费及大型活动经费等的经费保障。

综上,公共职介服务不仅要胸怀大局别具格局,还要精雕细琢、抓铁有痕,同时以机制奠基,才能实现可塑性。抓好职业指导的结果,不仅突出了就业和稳定就业,还强调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追求人才的素质提升与发展。

(作者系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

猜你喜欢

可塑性职业指导痛点
甲基苯丙胺改变成瘾小鼠突触可塑性基因的甲基化修饰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超声刺激小鼠伏隔核后c-Fos蛋白及结构可塑性改变的实验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转GDNF基因的BMSCs移植对大鼠脑出血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