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研究

2017-04-10宋文甫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9期
关键词:欺诈经办社会保险

宋文甫

基于大数据的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研究

宋文甫

养老待遇发放管理是社保经办的一道重要关口。精准实施待遇发放管理,不仅是保障参保群众合法权益之要,而且事关养老基金之安,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前,一些地方养老待遇的发放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粗放概略模式,远滞后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需要,识别不准、管理不细、把关不严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亟待加以研究破解。

一、强化预算管理,提高待遇支出宏观控制的精准度

预算管理是养老待遇支出的“总开关”。如果这个开关拧不紧,待遇发放管理中”跑冒滴漏“的“顽症”就无法祛除。

一是要提升预算信息化水平。要建立完善以大数据为依托的养老待遇支出预算管理平台,将原来分开且封闭运行的财务流、业务流、信息流深度融合对接,通过实现“三流合一”和自由转换,为预算编制、预算干预与执行反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要创新预算编制方法手段。

要充分运用预算管理系统和大数据这两项抓手,破除以往开展预算主要依赖各地上报数据的桎梏,通过在信息系统内预置到龄参保人员待遇领取资格标准,准确生成下一预算年度的新增待遇领取人数,从源头上将预算编制中新增待遇发放人数的“水分”挤干。在此基础上,还要针对预算中不可预见的跨省转接、征地移民、试点扩面、政策性增支等临时和突发事项,有弹性地适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不可预见支出,以便及时修正预算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确保预算总体目标在不断变化的预算运行中仍然能顺利实现。

三是要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力。要加大预算执行的事前控制与事中跟踪力度,始终把监督管理前置,并通过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时掌握待遇支出的动态变化,严格按既定的预算支出进度审核拨付资金,确保待遇发放管理始终在预算轨迹内合理运行。要加强预算执行的考核评价,较真逗硬地兑现奖惩,严格实施问责,切实把预算执行的责任压紧压实。

二、强化数据比对,消除待遇给付微观管理的死角

养老待遇给付的微观管理死角,大多处于不同险种、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叉处,只有充分运用大数据反复进行交叉比对,才能及时发现和予以消除。

一是要建立具有唯一性的社保数据库。要建立一个具有社会保险“身份证”意义的省级社保数据库,使之具有对各种虚假数据权威辨析、精准识别的强大功能。要搞好库内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动态维护,使库中数据始终处于最新状态。

二是要推进数据实时共享与流动。要扎实推进与养老保险待遇给付密切相关的户籍信息、司法信息、丧葬信息以及各险种参保缴费、关系转接、生存验证、待遇领取等业务数据的共享流通,运用大数据为养老待遇的安全给付筑起一道“防火墙”。要始终坚持用数据说话的理念和行为习惯,凡是涉及养老待遇给付的数据与信息,都要通过共享平台和流动渠道,在多维度、多频次的反复交叉比对中去伪存真。

三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比对机制。一方面,要在各险种之间建立纵向到底的内部稽查复核机制;另一方面,要与相关部门建立横向到边的外部协同筛查机制,切实把防范欺诈冒领的漏洞堵住。

三、强化风险防控,构建防范欺诈冒领待遇的安全网

精准实施养老待遇发放管理,必须突出在强化风险防控上聚焦发力。

一是要把握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

要落实各项内控制度,以大数据为支撑,始终扭住业务流程、岗位设置、审计稽核、经办权限等关键环节,形成环环紧扣的监督互控链条,切实把业务经办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源管控住。

二是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要建立由人社部门牵头,公安、法院、检察院、人民银行等部门参与的查处和防范社会保险欺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社保基金监督机构和劳动监察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督促抓好防范欺诈冒领工作在基层末端的落地见效。要建立广泛的群众监督机制,努力营造群防共治的生动局面。

三是要完善依法惩处的措施办法。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法》相关配套法规,确保追回被欺诈冒领养老金的工作迈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要进一步强化防范和处理欺诈冒领行为中的主体责任,推进调查认定、立案监察、案件移交、基金追回等各个环节实现无缝对接。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保险管理局)

猜你喜欢

欺诈经办社会保险
关于假冒网站及欺诈行为的识别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社会保险
独立保函欺诈举证问题探讨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