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学中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7-04-10潘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思维能力教学方法

潘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实施, 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不仅要求学生学学会相关熟悉知识,同时要求学生要通过各种方法自主学习,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就针对小学教学中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简单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字:数学 思维能力 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什么是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针对数学教学活动而言的,它是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应用和推广等一系列工作,以获得对数学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过程。

具体的说数学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善于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2)善于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3)善于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4)善于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但是小学数学在教学大纲规定了思维能力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数据整合能力;(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建模能力;(5)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巧妙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通过把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转换为直观的表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较小,性格活泼好动,思想上对学习的认知不足,导致学习自觉性和约束性较差,同时对数学的某些定理、规律和知识点难以理解,对于很多抽象的东西更是难以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为比较直接容易理解的知识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教学时,应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小学生正确的理解相关概念和知识点,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然后从这些实物中提炼出角的概念,让学生认识角。继而再通过实物进行全方位的演示,可以将两根木板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接的表达从一条射线绕着它的一个点进行旋转就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且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和演示,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角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说明角的概念,并且通过演示进一步的拓展区分平角、周角等相关知识。

(二)联系旧知识,拓展新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的知识网络也是非常繁杂的。数学从幼儿园就在学了,从数字到图形再到空间,可见其中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学习数学需要具备一定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有能够把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的整合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要学会总结和梳理知识点,要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联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数学。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数学亦是如此,要夯实基础,以书本为主。做题只是学习数学的一个方面,做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对题也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一味的盲目做题只会让学生变成书呆子。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重视课本中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理清知识脉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拓展延伸方为良策。

数学中的任何知识都是紧密相关的,也是有所联系的。旧知识是联系新知识的桥梁,也是思维展开的基础。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充分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搭桥铺路,鼓励学生学会知识转移,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时,先复习之前学过的加法运算,然后由加法过渡到减法。引导学生从35+45=80中得出:80-45=35;80-35=45。通过类比分析,可以从加法运算中总结减法运算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总结减法公式。这样不仅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同时通过将新旧知识结合,温故知新,重新建立知识体系,全面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三)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独立性较差,他们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会比较直观的表达,对于很多枯燥繁杂的知识他们没有很好的认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的融入新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发现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很多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还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 小明做了9个花朵,小红做了10个花朵,她们送给老师11个花朵,那么他们还剩下几个?

解:具体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

“知道小明做9个,小红做了10个,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又知道送给老师11个,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那么这道题分几步计算?”

“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具体创设情境:既然是一个关于数学的简单应用题,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或者PPT直观的把题目的意思表达出来,可以形象的画写花朵,然后进行引导学习。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般来说只能在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时,完全的反应,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开展相应的创设教学情境,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正确的引导,讓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四)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式。小学也不例外,很多时候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决定者,教师没有办法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影响学生的思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新颖的教学方法,并且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去想象,去思考,去探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学会思考观察。例如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会给出一些解题方法,但是同时要学生自己进行主动的思考,让他们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即使是不正确的想法,也要让他们大胆的表达,然后让学生进行探讨,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结束语:

小学生作为一个缺乏约束,缺乏规范的特殊群体,培养他们数学思维能力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从他们的特点入手,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创新原本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自己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注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思维能力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