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

2017-04-10张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培养

张伟

摘要:生活处处有规则,规则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教育者应做个有心人,将教育和生活相结合,让小学生在生活中逐渐形成明确、统一、灵活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規则意识。

关键词:规则;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小学生就像一张纯洁、干净的白纸,他们就像初生的牛犊,还没有养成自觉、自律的规则意识。因此,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是我们德育教学势在必行的责任,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基础,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那么,规则教学如何“强”?规则意识如何“养”?当我们面对这一双双天真无邪、透彻明亮的双眼时,我们要如何化繁为简,把听起来沉重、乏味、打瞌睡的规则养成教学变得亲切、有趣、乐于实践呢?作为一名践行在教学前沿的教育管理工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德育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中国著名的道德伦理学学者焦国成认为,规则意识淡薄当今社会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这是针对社会上的成年人而说的,但成年人对小学生的影响巨大。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问题行为都源于童年时期。因此,教育者必须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毋庸置疑、势在必行的大事。

二、让小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规则的内涵

德育的实施离不开“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知是思想品德方面的认识,这里指的是小学生对规则的认识。认识是情感和行为的基础,教育者要让小学生懂得规则的内涵。小学生喜欢玩游戏,教师可通过游戏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规则的内涵。当小学生们对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进行情境学习,如:“小记者在行动”活动。以此为媒介,引导学生们去发现生活中的规则,如家庭生活中用完东西要放回原处,以方便下次或他人使用,晚上电视音响等声音不要放的太大,以免打扰家人和邻居休息。久而久之,小学生会发现规则潜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生活处处有规则”。

三、让小学生了解规则的作用,并参与制定一些规则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这里指的是小学生对遵守规则的情感态度。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们一起探讨“规则的作用”,以学校规则为例,引导学生发现没有规则他们将享受到自由,但没有规则也会出现不良状况。引导学生发现活动规则是为了保证活动安全,劳动可以保持干净卫生,而上课不迟到、课间不打闹可以保证学习井然有序等。之后,小学生会了解到,学校规则的作用是保证他们健康、安全、愉快地学习。他们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享受着规则带来的好处。无形中,小学生们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多了一份负面、消极、厌恶的情感,而对遵守规则的行为多了一份正面、积极的情感。

四、榜样示范,加强小学生规则意识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内在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外部表现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在这里,遵守规则,有良好的行为就是小学生有规则意识的外在表现。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或者父母对儿童的行为加以引导。儿童都喜欢模仿,且儿童的模仿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会先模仿周围亲近随后距离较远的人。孩子最初的规则意识,都来源于家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教师需要常和家长沟通,向家长讲解学校的管理,帮助家长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除了榜样示范,教师还要对小学生进行一些正面引导。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们相互监督、学习,在活动的实践中加深体验,加强规则意识。如针对学生乱扔垃圾的现象,可以开展“我是校园小卫士”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乱扔垃圾是很不文明的行为。还可以进行楼梯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逆向行走”会导致碰撞、拥挤的结果等。除了让小学生遵守班级、学校的规则,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遵守校外的规则。

规则意识的培养除了正面的引导,还需要制度的制约。“从规则的起源来看,规则是针对人性的弱点而制定的。人性都有懒惰、不希望受约束的一面,许多行为在没有外在的约束和监督的条件下会趋向失范。”如果不遵守规则能带来益处还不用接受处罚,那小学生们一定不遵守规则,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适度的惩罚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形成一种违规就会受到惩罚的心态。

五、小学生规则意识的教育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巩固效果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意志努力。在这里指的是小学生为遵守规则所做的意志努力。滴水穿石,绳锯木断,不求朝夕之效。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也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将教育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贯穿始终,日积月累才能巩固效果。

六、注重行为强化,形成常态

小学规则意识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就可以看到成效的,它是一个动态、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最好的强化途径就是学生们的基于规则的道德行为。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除了为学生们输送规则知识、内容、事例、榜样这样带有“正能量”标签的源泉,还应该极力为学生们打造行为展示的平台,为学生们营造践行“好行为”的校园、班级文化氛围。我们要完善规则行为的激励评价制度,将学生们的“好习惯、好行为”纳入过程性评价中,归档到学生们的成长记录袋,让学生们主动、积极地成为规则行为的践行者、倡导者,让好规则、好行为成为校园的常态。

如,在三年级的班级管理中,我鼓励学生们自主成立“规则督导队”,督导队成员由各个学习小组选派代表产生,这些“小督导员”需在班委的配合下,明确督导内容,督导内容需在班级公示,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完善。“小督导员”应对班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督导,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进行劝导,并及时记录,于每周的少先队课时间,将督导情况进行公布,并推选出“规则之星”。

规则是“死”的,它是我们为人处世不可逾越的底线,但是同时,规则也是“活”的,它在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养成学生自觉的规则意识,将规则深深地烙印在他们成长道路的每个脚印中。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在规则路上有新的见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让我们的规则更加生动活泼。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多渠道、多种方式的,只要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规则思维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就能实现教育的规则,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就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规则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兴平西畴县小学教师论文集[J].西畴教育局教研室

[2]沈怀灵课程教材教学研究[M].云南课程教材研究杂志社

[3]王正伟全国教师优秀论文暨案例选编[J].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