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2017-04-10梁曼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提问艺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梁曼娜

摘要:众所周知,有趣高效的语文课多离不开提问。提问常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拨逗着他们浓烈的学习欲望,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因此,在课堂中通过提问来设疑激趣,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就浅要谈谈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些许做法和认识。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94

众所周知,有趣高效的语文课多离不开提问。提问常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拨逗着他们浓烈的学习欲望,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因此,在课堂中通过提问来设疑激趣,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课堂提问常有以下几种不良倾向:1. 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有的教师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时间。有的甚至先叫起学生,再问问题,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浪费了不少时间。2. 提问的质量低、内容偏。有的教师提问,答案即在问题之中,无须学生回答,缺乏启发性;有的提问零乱无序,没有逻辑层次,纯属信口说出,缺乏设计;有的问题本身矛盾,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3. 提问的目标不明确,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课堂环节松懈,学生懒洋洋无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师驾驭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都是当前语文教研的重要课题。笔者只想就怎样运用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顺藤摸瓜问“常新”

坡度,就是提问设计时,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說的就是这个道理。设计问题,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工夫,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学生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三、提问要能激发兴趣,思维灵犀拨点通

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地思考问题。因此,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例如,《祝福》的教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小说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什么却以“祝福”为题?学生为之一震后,就急于通览课文去寻找答案,看后不仅了解到小说的全篇情节是始终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四次年终祝福而展开,情节集中,结构紧凑,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鲜明,而且深刻理解了作者以“祝福”为题,实在是立意深远、独具匠心。

四、提问要掌握好时机,不愤、不悱不能问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间提问,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没性质而定。因为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那些可以也应该想一想才能求得答案的地方,就宜用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就不应该提问。

在准确地把握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做的优点是,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回忆、联想、组织语言等的活动时间。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教师也要耐心听答,不宜插进追问,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学生如果答不上,支支吾吾,或答非所问,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增加问题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样,就会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并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五、提问要能激化思维矛盾,引发学生讨论

在过去的中学教学中,往往因为目的的直指升学,而答案又惟一的原因,不主张把争论的东西或无定论的东西引入课堂。其中中学课本选编的大量古今中外名篇往往又见仁见智,并无定论。把这些方面的问题有选择地告诉学生或供学生参考讨论,并不要求一个终结性的答案,对激发学生研读教材的兴趣,开阔学生研读的思想是极有好处的。

另外,提问的艺术还涉及到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教态,课文的优劣等诸多因素。但提问作为一门艺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育人中学 564500)

猜你喜欢

提问艺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提问三法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探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