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2017-04-09张彦浩刘承莹张志斌

山东化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环境工程词汇

张彦浩,刘承莹,张志斌

(山东建筑大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张彦浩,刘承莹,张志斌

(山东建筑大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通过分析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思想观念革新的方向,提出了革新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当前教学实践,制定了课下练习及课程考核方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教学模式;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 教学方法

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及交流,广大技术人员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外,还急需熟练掌握及运用一门外国语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既有丰富的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专业英语水准的大学毕业生,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和要求[1]。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质量对近来越来越多的外向输出型环保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然而在实际教学及学生学习过程中,专业外语却往往不被重视,教师偏重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而学生觉得专业英语仅仅是基础英语课的延续,学与不学区别不大,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取学分,教与学的效果都不理想。因此,切实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专业英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应有作用,是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2-3]。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性质认知不清

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后续课程,是架设在基础英语学习和专业英语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专业英语也称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专业英语是与某一特定学科专业相关的英语,学生普遍存在重视基础英语、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专业英语的学习。

从课程性质上讲,专业外语处于尴尬的境地,许多学校将专业外语设定为专业选修课,甚至公共选修课或干脆不设置。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大学阶段的英语的规定,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大学英语重视听、说、读、写、译,但并未强调要重视基础英语还是专业英语,由此造成了不同学校不同院系对专业外语重要性的理解偏差。专业英语不同的院校专业的设置学期不同,可能在第六、七或八学期,课程内容也因先修课程不同,而千差万别。因此,难以形成较为一致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效果也缺乏衡量条件。

1.2 教材陈旧,缺乏统一专业性教材

教材是与教学大纲直接相呼应的,教材内容合适与否,直接决定着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然而,目前市场上环境工程专业所采用的专业英语教材有两类,一类是采用现行出版的为数不多的几种教材;另一类是各院校自编教材,多节选英文报刊、文献片段作为教材内容。因不同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增设背景差异,专业课程体系也存在较大差异。市场流行的几种专业英语教材也差异较大,有按环境工程体系设置的,有按环境科学体系设置的,这些教材相对于快速更新的环境工程技术来说,内容大多较为陈旧,课程教学时还要进行相应的取舍。而院校自编教材,若取自于英文科普读物,则相对简单;若取自于期刊文献,在没有科研背景的情况下,理解起来相对较难,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3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较差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看,大多院校的教师采用方法有词汇讲解法、语言分析法、句子翻译法。教师备课时按教材内容先查阅生词,划出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句型,上课时,再讲解重点词汇,然后对正文逐句翻译或挑选重点段落进行翻译[4]。该教学方法与公共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似,上专业英语课时,大多学生此时已经通过国家CET-4或CET-6水平考试,基本可以自行阅读科普类的教材内容,而对期刊研究类文献因专业词汇出现频次高,阅读起来又很吃力,因此很难提起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沉闷。现有教学模式基本侧重于教师的授课,很少采取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后手段,而学生也是比较被动学习,或者为了应对学分要求,或者为了应付考试,步步听从老师安排,很少跟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学效果普遍较差。

1.4 考核手段不够灵活,无法反映教学效果

专业外语的考核多采取开卷笔试的形式,允许学生考试时携带专业的字典(词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专业性词汇英汉互译,以及对整个英文短文的翻译。这种考核方式的考试内容往往不能反映学生对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内容的掌握,且仅仅考察了学生读和译的能力,无法反映学生听、说、写的能力,而《大学生英语课程教学》则对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均提出来一定的要求。

2 教学改革及创新

2.1 改革思想误区

对大学专业外语的课程教学改革,首当其冲的是对课程思想认识的改革,专业英语教学目前还普遍存在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不少人认为专业英语教学就是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从而忽视了专业英语从本质上讲是从英文角度对学生专业知识进行体系构建,以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在进行有关专业的涉外工作时,能够积极用英文思考,沟通交流时能用词准确,更好地完成工作;更有一些院校认为专业外语就是多认识些专业英文词汇,专业外语教学更是可有可无,专业教学方案就没有设置专业英语课程;另一个误区是有人认为双语教学可以取代专业英语教学,这种观念都也是片面的,双语教学内容仅仅针对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某一个片段,仅仅某些课程的双语教学仍然无法构建一个完成的英文专业知识体系。只有当教师彻底改变了对专业外语课程性质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该课程,才能从根本上上好这门课,做好这门课的教学改革。

2.2 改革教材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改革要重视教材的更新,教材内容应以体现环境工程专业知识上的系统性和一贯性为前提,所选用的素材应该经常更新,与学科发展前沿相一致。在专业知识体系构建上,要重点体现水、气、声、固及生态等方面的内容。教材中各方面内容的节选材料内容应难易适当,尽量涵盖当前流行专业技术及词汇。如EPA网站上相关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法规及标准、污染预防及治理技术知识等都比较全面,且难易适当,专业词汇全面、准确,建议有选择地进行节选。另一方面,可从一些专业期刊文献节选,但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交叉学科,涉及生物、化学、物理、生态等学科,节选文献的内容应避免偏重研究细节,如文献研究偏重于分子生物学技术解析活性污泥生物学特征的、偏重于活性污泥模型分析等专业性较强的不适宜作为本科阶段专业英语教材内容。节选文献的内容应偏重于环境工程工艺、技术或研究方向的系统性介绍的内容,其间可穿插一些细节性描述。

在编排方式上要丰富多样,如包含图表,加强直观性和可读性。因为专业英语中专业术语和自创词汇多,教师要对同类词汇进行归纳整理,在正文讲解前,将同类词组一并讲授,在相互比较中理解专业词汇复合词的构成和词汇意义,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专业词汇[5]。专业词汇往往比较枯燥、难记,所以词汇讲解要注重方法,使学生有兴趣地学、有方法地学。如采用联想记忆法、字根记忆法等。如“thermo-”表示“热、热电”、“de-”有“降低、去除”之意、“hydro-”表示“水、氢的、含氢的”等,以此为字根的专业词汇有:hydrous (a. 含水的,水状的);dehydrate (v. 脱水);hydrate (v. 水化); hydrant (n. 水龙头)等。再如联想记忆法的应用,spring一词,有多种意义,该词可联想到春季万物萌发、欣欣向荣的景象,故有名词:春季; 泉水,小溪; 弹簧,弹性; 跳跃等意义;以及动词:跳、跃;劈开;发源等意义。这种归纳总结在教材体系中也应该有所体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为提高学生查阅外文文献,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还要重视专业英语中单位、符号、公式、化学反应式等的写法和读法,英语科技论文的结构,毕业论文(设计)英文标题和摘要的写作,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科学和工程专业文献中常用句型的练习。

2.3 交际法课堂实践

交际法注重让学生用语言做事,表达观念和完成各种交际行为。交际法注重的是给学生创造用语言交流的条件,教学的内容不是词、句型等语言形式,而是用语言形式表达想法,完成交际功能。交际法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任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教学理论。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提出几个讨论话题,全班分成几个讨论组,在用英文讨论、总结后,每组可以选派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进一步展开讨论。通过听、说现场练习,可以锻炼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交流的自信心,及早建立起专业英语的表达规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尽早适应工作需要。交际法的实用性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充足,能较好的改善目前专业英语课堂枯燥乏味的状况。

2.4 课下团队实践练习

该方式即课堂讲授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需要巩固或下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布置学习任务,任务的完成可以以小组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如在讲授环境工程活性污泥工艺章节时,可以以不同改进的活性污泥工艺形式及原理为题,让学生分组在课下准备,讨论工艺组成、优缺点、应用条件等,以PPT的形式在下一节课上对其他学生进行讲解或展开进一步讨论,充分锻炼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2.5 灵活式课程考核

考核的方式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兼顾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考核。可将听、说的能力考核贯穿于平时的课题教学及课下练习中,期末仅考核学生的阅读、翻译及写作能力。可采取“课下作业+课堂汇报”的形式进行测验,课下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围绕环境领域的一个主题展开讨论,以PPT形式形成成果,由同学在课堂上演讲并讨论,老师打分,计入平时成绩。期末时,以随机抽取情景模拟题,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考核;以笔试的形式考核学生的阅读、翻译及写作能力。听、说、读、写、译等在考试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的比重,可根据各院校的实际特点有所侧重。

3 结语

通过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教学状况分析,可见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课程教学还存在诸多需要改善的问题。目前,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确实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业老师要有打破传统的勇气,彻底改变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真正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新的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1] 徐险峰.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1996(4):36-39.

[2] 丁 园,魏立安.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调查与改革[J].江西化工,2007(4):160-162.

[3] 张俊英,许永利,李富平.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科学教育,2007(16):30-31.

[ 4] 韩 萍, 朱万忠, 魏 红. 转变教学理念, 建立新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2):24-33.

[5] 朱赤晖,裴清清. 建筑环境设备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1):48-50.

(本文文献格式:张彦浩,刘承莹,张志斌.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化工,2017,46(3):92-94.)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s of English Teaching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s

ZhangYanhao,LiuChengying,ZhangZhibin

(College of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250101,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s, a new attitude for the major English is decided, a new teaching model combining learn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s put forward. And with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teaching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s, some new practices out of class and exam modes are determined.

teaching mode; english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s; teaching method

2016-12-13

张彦浩(1975—),男,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

G642.0

B

1008-021X(2017)03-0092-03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环境工程词汇
装备环境工程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