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及复方抗病毒最新研究进展

2017-04-09姚振民李志勇姜文娴李万忠

山东化工 2017年3期
关键词:金银花黄芩抗病毒

姚振民,李志勇,姜文娴,孟 超,李万忠*

(1.日照医药集团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0;2.日照真诚大药房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0;3.潍坊医学院 药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中药及复方抗病毒最新研究进展

姚振民1,李志勇2,姜文娴3,孟 超3,李万忠3*

(1.日照医药集团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0;2.日照真诚大药房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0;3.潍坊医学院 药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病毒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活健康的病原体,无完整的细胞结构,难以找到独特不变的靶点。基于抗病毒西药种类少,多针对某一种病毒的特点,中药及复方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的优势得以凸显,所以中药及复方抗病毒有着独到疗效。本文对中药及复方抗病毒应用进行综述,期望对中医药抗病毒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中药;复方;抗病毒;研究进展

目前抗病毒药以西药居多[1],但西药只能延缓病毒生长或减轻疾病症状,治标不治本,且西药的药物毒性大,疗效也不确定[2]。于是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中药及复方抗病毒药物上,中药及复方抗病毒药物具有来源广泛、高效低毒、减少耐药性、毒副作用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优势[3]。现如今防治病毒性疾病的中药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从中药分离单体成分,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4]。

1 抗病毒中药分离单体成分

1.1 生物碱类

苦参碱是生物碱的一类,系从中药苦豆子中提取的氧化苦参碱水溶液,已在临床上使用[5]。可减轻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且也有研究证明苦参碱对柯萨奇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6]。

1.2 黄酮类

黄芩苷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其主要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氧化及抗肿瘤等。文献报道其抗病毒作用是其清热解毒功效的一个重要体现。黄芩苷具有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SARS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及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等作用。实验证明,黄芩苷能显著抑制植物血凝素引起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IV-1的复制,其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7]。

1.3 植物多糖

植物多糖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大量研究表明,许多中药来源的多糖对各种病毒有抑制作用,例如艾滋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8]。有些中药来源的多糖还具有抗逆转录病毒活性。常见的植物多糖有甘草多糖,黄精多糖和牛膝多糖等。

1.4 萜类和挥发油

云木香中分离到的倍半萜内脂类化合物木香烯内脂和去氢木香内脂对人类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基因表现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莪术油是蓬莪术、广西莪术和温郁金根茎的挥发成分,莪术油中的活性成分为多种倍半萜类,对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有自接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A1,A3型有直接灭活作用[9]。

2 抗病毒单味中药

2.1 连翘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治疗温病初起发热恶寒,热入营血致高热烦躁及热毒痈肿疮毒等病症。

2.2 金银花

金银花能够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温病热入气分或营血,身发斑疹,热毒痈肿疮毒[10]。目前,除作汤剂应用外,其主要制剂有银翘散、银翘解毒丸、抗病毒冲剂、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粉针等,经临床使用证明效果显著。

2.3 黄芪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易患感冒者,在服用黄芪后,可明显提高白细胞对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提高抗流感病毒能力,对减少感冒次数有一定作用。

2.4 黄芩

黄芩是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能。其所含黄芩素(黄芩苷),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甚多,现有人用酶法提取[11]。并且黄芩素经研究证明可以抗艾滋病病毒等多种病毒。

3 抗病毒复方中药制剂

3.1 虎杖、金银花联用

HSV-Ⅰ,HSV-Ⅱ(单纯疤疹病毒Ⅰ,Ⅱ)、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1株等多种病毒可以被10 %虎杖水煎液抑制[11];金银花可以抑制流行性感冒亚洲甲型和孤儿病毒,对疤疹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如果两药合用,可提高抗病毒作用,并且已经投入临床使用。

3.2 金银花黄芪溶液

水痘带状疤疹病毒可以被金银花黄芪溶液直接抑制,也可以抑制水痘带状疤疹病毒在细胞的吸附、穿入、增殖、复制等过程,因此金银花黄芪溶液可以作为抗水痘带状疤疹病毒感染的预防用药和治疗用药,其使用的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时机[12]。

3.3 解毒利肺口服液

解毒利肺口服液主要由金银花、连翘、黄苏、川贝等组成,近年来有人研究其对感染病毒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发现其能提高病毒性肺炎小鼠IL-2及IFN-γ水平,从而增强机体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功能,并通过抑制TNF-α的过量产生[13],减轻免疫性病理损害。

4 临床应用

4.1 抗肝炎病毒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临床研究表明,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和疏肝化瘀功能的中药对乙肝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为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病毒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常用中药如人参、党参、灵芝、冬虫夏草等都具有免疫促进作用,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诱导干扰素的生成增加[14];对肝炎病毒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4.2 抗呼吸道病毒

流感病毒是一种呼吸道病毒,其最显著的生物学特征是抗原变异,并且其与流感的周期性爆发以及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密切相关[15]。感染流感病毒可以引起呼吸道疾病,而双黄连、银翘解毒片、板蓝根冲剂、大青叶口服液和复方银黄口服液等中药及复方,经过临床使用证明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可以被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4.3 抗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AIDS)是由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很多天然产物及其活性成分都对艾滋病毒有拮抗作用。如萜类化合物(如从黄花龙牙种子的提取物中和中华五味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中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的环状三萜和三萜类化合物),生物碱(如原小檗碱和吐根碱等)和多糖(如从甘草中分离出来的甘草多糖等),此外研究证明皂苷类、香豆素类和黄酮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对HIV也有很好的抑制活性[16],具有抗艾滋病病毒作用。

5 小结

我国传统的中药及复方抗病毒的效果是肯定的,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药及复方在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时,效果并不亚于西药,它不仅以消灭病毒为目的,而且还会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这是其独特优点。但中药及复方的发展也要与国际接轨,应该努力达到安全、有效和可控的要求。我们可以从已筛选并证明有显著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及复方中,深入研究中药及复方与病毒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1] 侯 伟.西药+中药联手抗病毒[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3(1):42-43.

[2] 张其威,张楚瑜.抗病毒中药研究的最新进展[J]. 中成药,2005,1(1):116-119.

[3] 陈丽琴.抗病毒类中药应用的研究[J]. 求医问药,2012,10(4):571.

[4] 张国红.中药抗病毒研究进展[J]. 中外技术情报,1996,6(10): 7-8.

[5] 王艳芳,秦 林,王 焱,等.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8,14(22):3488-3490.

[6] 于振华,李金恒.中药抗病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2):1290-1293.

[7] 赵凤柱,韩小敏.抗病毒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6):428-430.

[8] 方淑环,左绍远.中药多糖抗病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J]. 大理学院学报,2006,5(12):67-70.

[9] 肖中献.抗病毒中药综述[J]. 河南医药信息,1996, 2(2): 54.

[10] 李永平,李福安,童 丽,等.抗病毒中药的临床实验研究进展[J]. 青海医学院学报,2006,27(1):60-67.

[11] 江 岚.简述抗病毒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07,9(9):1260.

[12] 刘福强,王卫东,汤 真.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2003,8(8):536-539.

[13] 刘晓玲,张 勇,刘小雷.苦参系列生物碱体外抗CVB3病毒活性[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11) : 724-730.

[14] 冯本华,马 萍,徐 艳,等.中药抗病毒感染的研究近况[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5): 2073-2075.

[15] 傅谧亚.中药抗病毒临床实验研究概况[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6(2):49- 50.

[16] 樊淑彦,曹晓芳,张 璐,等.中药在抗病毒领域的临床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6):2217-2218.

(本文文献格式:姚振民,李志勇,姜文娴,等.中药及复方抗病毒最新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7,46(3):48-49.)

2016-12-06

山东省中医药发展计划(2015-227)

姚振民,男,研究方向:中药抗病毒活性筛选;通讯作者:李万忠,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研究及活性,中药抗病毒活性筛选。

TQ461

A

1008-021X(2017)03-0048-02

猜你喜欢

金银花黄芩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金银花“香溢”致富路
黄芩的高产栽培技术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黄芩使用有讲究
对抗病毒之歌
金银花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