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新式大学研究
——密涅瓦计划

2017-04-08刘娟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全球化大学传统

刘娟娟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美国新式大学研究
——密涅瓦计划

刘娟娟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密涅瓦(Minerva)大学致力于为世界最具潜力的学生提供全新的大学体验。它想和常春藤高校一争高下的“雄心”,引起了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密涅瓦大学将传统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与现代网络教育中育人实践结合,通过深度整合先进的互动学习平台,实施面向未来的卓越课程体系,构建全球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开拓学习者的全球化视野,培养全球背景下的领军人物和精英分子,为传统大学的创新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密涅瓦大学;全球化;创新教育

一群渴望知识的学生聚在一起,选择老师?还是一群老师聚在一起,招收学生?前者代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而后者推崇“教授治校”。历史已证明,后者成了传统大学教育教学的主流[1]。但是随着科技与时代的进步,信息数字技术使脱离传统课堂实现远程网络授课成为了现实。同时,种类繁杂的知识体系与多样化的认知需求,也不断推动着教育技术与手段的革新。着眼全球化人才市场的未来需求,瞄准国际化行业领军人物的培养方向,精英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全球化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育人机制中的核心词汇[2]。这时,教育界黑马Minerva提出了自己的口号——“颠覆传统大学的教授治校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改变人们对大学的看法”。密涅瓦(Minerva),古罗马智慧女神之名。现在,一群优秀的改革者将赋予全新的含义——“密涅瓦计划”(the Minerva Project),这是一所没有校园,招生无限制、不注重 SAT 成绩、学生们一边周游世界一边通过电子设备上课和学习的“奇葩”大学[3]。

一、密涅瓦大学改革的背景

21世纪是全球化、数字化、市场化以及互联网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推动着学校的改变、教师的改变、学习环境的改变、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高等教育模式走到今天,似乎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大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市场化。高等教育市场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逐步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政策试验,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政府对高等教育解除管制、消除垄断、私有化或非国有化等方面;另一方面是运用市场价值及策略,生产合格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学生、家长、雇拥主)的多样化需求,使高等教育成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组织并进行生产与销售[4]。市场化使得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日益成为“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过去,依赖政府承担大部分的教育费用,学生支付部分学费或免费。但是现在不仅要求学生交学费,而且要逐步提高学费。这种转变,不仅仅体现在提高学费上,还体现在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入上。许多政府改变了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从过去的依据招生人数来投入,即“输入投入体制”(input system),转变到在市场化条件下的“输出投入体制”(output system),即经费投入不只是关注录取人数,而是更加重视学生学业成绩和毕业率。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市场化导致了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权威的形成,学生有权讨论价格与教育质量的比率关系,有权决定是否购买教育服务[5]。因此,消费者的选择决定着高校的收入,所以高等学校的资源越来越依赖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业表现。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本质就是要求高校能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教学模式,开拓新的教育市场前景,建立高校竞争机制,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二)数字化。随着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电信、信息数据库迅速更新,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可能性,远程信息处理技术与教学方法的紧密结合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2012年,哈佛、MIT率先启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使全球分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成为了可能。在数字化学习的背景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及专业,通过数字网络技术、信息移动设备、搜索引擎来搜集自己需要的课程内容。数字化教育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它颠覆了以课堂为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再是双向平面式的,课堂也不再是以教师为导向“读”、“写”、“听”、“说”互动模式,教师的角色将会彻底改变[6]。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是课程内容和教学的设计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参与筛选、开发的“创造式”、“生产式”[7]网络课程建设者,实现优质课程资源与学生共建共享的统一。这一切对现代大学而言都是颠覆性的变革。

(三)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联系的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的相互依存度空前提高,人类的全球意识已然觉醒。全球化作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相互交融、多元碰撞的历史进程,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大学也不例外。因此,全球化提出了高等教育全球治理的问题,这就要从根本上改变高等教育的办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组织运行机制。要求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式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要符合国际间产业分工、贸易互补及贸易自由化等经济新形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下,高等教育全球化成为推动大学组织变革的一股重要力量。全球化对大学组织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全球问题上的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也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当地的大学校园,而是演变成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各国通过建立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增设海外分支机构、拓展海外课程、加强国际间的教学和科研合作、扩大留学生规模等手段,提高本国高等教育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力[8]。由此可见,全球化影响着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竞争生源和师资,纷纷调整与规划本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力争在全球的教育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

二、密涅瓦大学的教育理念

随着市场化、数字化、全球化等多重压力的袭来,大学面临颠覆性的变革。不但高等教育产业需要重新界定,大学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面临重新设计,甚至大学最核心部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制、课程体系)也需要改变。作为数字时代创新性大学的探路者,密涅瓦大学及时顺应了这种时代变革的潮流与需求。它依托数字信息技术,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打造开放的教育环境,致力学生提供全新的、沉浸式的大学体验[9]。旨在培养全球背景下的领导者和世界公民,为各大高校改革树立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密涅瓦大学在办学理念、招生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与传统大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下页表1所示)。

(一)数字技术的智慧应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学习模式

信息化、数字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已经不可避免。与传统大学相比,密涅瓦大学最具智慧的地方就是将尖端科技与课堂教学的深度整合与应用。密涅瓦大学的首位院长,斯蒂芬·M·考斯林表示,有太多的‘传统体制’阻碍着当下高校的变革,这些体制下,学校都是效率低下的大课堂教学;而那些盛行一时的在线网络视频与网络课堂,也是专家们在重复着学生已知的乏味内容。他要求在这所新式的学术训练营中,要打破这种常规,建立一种“以尖端科技融入研讨班的方式来培养世界最聪慧的学生”网络学习模式[2]。因此,学校依据教育心理学开发了一套高度智能化的教学互动系统,可以实时跟踪、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密涅瓦课堂中,学生能最大限度地与教师、同学交流与互动,通过互动问题激发学生的才智,这在传统的大学课堂是很少见的。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网络数据情况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如让害羞内向的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学习吃力的学生可进行额外帮助与辅导”[10]。正是由于数字技术在密涅瓦课堂上的智慧运用,大大改善了密涅瓦的教学效率与课堂体验。

表1 密涅瓦大学与传统大学的比较

(二)以学生为中心:提升经费使用的有效性

据了解,密涅瓦大学每年的学费是1万美元,这对于一所私立大学来说并不高,虽然收取的学费不高,但学校却运转得很好。密涅瓦大学亚太地区负责人罗凯表示,密涅瓦大学致力于用有限的经费为学生提供无限的教学资源,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第一,没有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许多名校争先恐后的建设许多漂亮大气的场所,如音乐厅、剧院、体育馆等配套设施。除此之外,美国的传统大学还热衷于组建运动队。例如,斯坦福大学的一支顶尖足球队,除开体育馆建设的支出,仅仅是球队的组建就耗资千万美元,其中教练的薪水高达上百万美元。密涅瓦大学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不需要花费过多经费,而是与当地高校、研究所合作,为密涅瓦学生提供一流的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将省下来的钱用于学生项目研究和教师教学上——“学生的成功就是密涅瓦的成功”[11]。第二,灵活的教师制度。一般说来,教授的薪水占学校支出的比重较大。传统大学的教授终身制意味着在校教师拥有了“铁饭碗”,而“铁饭碗”往往会带来“低效率、低产出”,甚至是教学工作怠慢与敷衍的后果。而密涅瓦希望大学教师是流动的,是自由的。教师队伍里既可以是来自全世界的毕业的新博士,也可以是来自即将退休的大学教授。密涅瓦计划的创建者尼尔森还在此强调,密涅瓦大学重视的是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就,那些只喜欢埋头做研究和做实验的教师不适合来密涅瓦工作[12]。他表示,传统的大学教师奖项都与他们的科研能力挂钩,而“密涅瓦奖”更多的是奖励“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重心,改变学生看待世界的思维与方法”“以创新方式进行出色的教学实践”的大学教师[3]。

三、密涅瓦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作为一种 “异类”大学,密涅瓦大学并不是在传统大学的基础上“改良”,而是一种摒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全新大学的“颠覆版”,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导向[13]。它“颠覆”的核心从本科生培养方案开始。密涅瓦的本科生的学习板块由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专题课程、毕业项目构成(如表2所示),每个板块的课程都是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相应的核心能力。与传统高校相比,密涅瓦的培养方案更具特色。

表2 密涅瓦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图1 密涅瓦人才培养目标

1.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图1所示,密涅瓦的人才培养目标分为三个递进的层次:(1)培养学生思维习惯(habits of mind)和基础概念(foundational concepts);(2)培养四个核心能力: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有效交流能力(Effective Communication)、有效互动能力(Effective Interaction);(3)最终的关键目标(Key Goals)是:帮助学生成为领导者、创新者、思考者、全球公民。因此,密涅瓦的人才培养理念就是通过使学生养成特定的思维习惯与自主的认知技能,建构基础性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四种核心能力,帮助学生最终成为全球的领导者、创造者。

2.严密的的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的人才培养目标,密涅瓦大学从课程体系设计开始,就彰显其独特性与创新性,学校采用柯斯林博士设计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四种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掌握和熟练应用这些技能,密涅瓦在第一学年就为学生安排了关于这四方面的课程。这一点跟美国的传统大学很不一样,传统大学开设人文艺术、科学技术、逻辑与伦理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而密涅瓦大学则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在第一年就开始学习这四个方面的课程,让其掌握通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核心技能,形成终生受用的世界观。包括形式分析(Formal Analyses)。主要学习统计学、逻辑学、计算机模拟等形式系统的先进理念,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与数据分析来解决现实问题。实证分析(Empirical Analyses)。主要是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提出问题假设并合理检验的研究过程,接着利用研究发现再创新。复杂系统分析(Complex Systems)主要通过交互因子和突显特性分析来培养学生学习复杂系统(比如经济和社会)的能力。多模式交流分析(Multimodal Communications)主要包括高水平的阅读和写作、可视化交流与学习、美学、哲学和辩论[14]。这些课程围绕逻辑分析、动态趋势到集体项目协作等 129 个思维工具,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的选修课程(Elective Courses)和顶点课程(Capstone Project),都是运用思维工具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通过递进式的课程体系,学生可以获得严密的逻辑分析、实证分析、数据分析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将问题进行突显特性分析、框架分析、可视化分析的能力。

四、密涅瓦大学的教育创新

密涅瓦大学坚持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取向,坚守全球化与市场化的定位,以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颠覆了传统大学的一般架构,这几乎成了当今世界高校改革的一种标杆[17]。考斯林也说道“如果密涅瓦计划取得成功——我也认定它将成功,这些教学思想和研究成果将会改变许多人的人生轨迹,并且密涅瓦管理体制与教育模式将会被广泛学习和模仿”[15]。从高等教育创新的角度来看,密涅瓦大学的服务方式、招生方式以及培养方式的创新为当下传统大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与启示。

(一)招生方式创新:基于能力表现的选录制度

第一,招生无限制。传统的名校有录取席位限制。门槛高,名额少(high floor,low ceiling)。如名校哈佛大学每年只有1700个名额留给本科生。其实,每年近80%的申请者的申请条件达到名校录取标准,但最终录取的不到6%,他们的挑选是经过精心权衡,并非全部是凭实际能力。像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规定,90%的学生来自美国本土[16]。密涅瓦大学却不在意申请者的国籍、性别、民族、父母的工作,也没有招生人数限制,只要学生通过了学校的一系列考核,就可以被录取,为所有学生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第二,录取较灵活。与传统大学不同,密涅瓦并不在意学生的SAT成绩,而是更关注学生的逻辑与思维、认知与非认知等能力素养。要求学生具有超强的国际化视野的领导能力、全球化思维的分析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这才是成为“有影响力的世界公民”基本素质。

(二)培养方式创新:全球沉浸式体验

密涅瓦秉持的理念是“理解世界最好的方式是融入世界”。在密涅瓦大学学习的四年,学生没有固定的校园,而是在伦敦、首尔、柏林等这样经济发达的大都市游学,沉浸在世界上经济发达的文化都市里,感受全球枢纽的文化与风情,真实地经历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带来的全球化视角,为了建立真正的全球关系网络做更好地准备[9]。而传统大学却只通过像交换生等这样短期的走出校门的形式,虽然无法像密涅瓦那样依次让学生去往世界七个城市游学,但可以借鉴密涅瓦的全球化理念——鼓励学生跨出国门,融入当地社区,像当地人一样居住、学习和生活。根据当地的社会特点和文化特征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利用当地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资源,全方位融入国外文化。这种全球沉浸式学习,才能真正打开学生的全球视野,获得深度的全球体验,提升国际交往能力,最终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公民。

(三)服务方式创新:全真的职业生涯支持

密涅瓦大学秉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再局限于校园范围内,还延伸至学生毕业后的生活,为毕业生提供全真的职业生涯支持与服务体系。包括在传统大学里,除了简单的校友联系,学生一旦毕业便似乎与学校再无关联。密涅瓦大学却颠覆了这种传统,除了帮助在校期间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服务,还为毕业后的学生提供就业安置服务,如公共关系服务、岗位资源咨询、风险投资评估等一系列帮助。与此同时还承诺即使学生离开校园很久,也能帮助其从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正如密涅瓦大学宣称,当学生毕业时,他们不仅仅是拿到一个学位证书,还将拥有一份令人难忘的履历。Minerva大中华区执行总裁罗凯坦言,“我们的学生哪怕毕业10年之久,要创业融资时,希望第一个电话打给Minerva;即便工作不理想了,也希望第一个电话打给Minerva……”为毕业生提供终身的咨询与帮助,这也是很多传统大学没办法做到的[1]。

五、思考

在全球化、数字化、市场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密涅瓦大学以培养全球背景下的领军人物为目标,试图将研究性大学的治学传统和当代尖端科技相结合,以超越传统大学的教育计划令人期待。很多加入到密涅瓦计划团队的人,如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劳瑞·萨默斯,以及纽约新学院大学(The New School)前校长鲍伯·克瑞等社会知名人士也被其“致力于提供独一无二的全球教育体验,为培养21世纪全球领导者和创新者做准备”的教育宣言所感召。因此这一新式教育计划一问世便引起了美国及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肯定密涅瓦超前理念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育专家罗伯特·泽姆斯基(Robert Zemsky)。他说:“这种改革模式,我们几乎没有过成功的先例。”他也怀疑,“密涅瓦”是否能招收到全球各地优秀的学生,毕竟它没有“常春藤”的头衔,不具备“名牌效应”,也不打算建设一般名校都具有的运动场、体育馆和音乐厅等基础设备[22]。也有评论者说,密涅瓦学校与教师们签订短期合同,想用更廉价的薪资招聘到世界级教授与专家来设计课程和管理在校学生,并且学校没有教授终生制,教师无法获得终身教席,这听来似乎有些“荒唐”[17]。又如,大部分课程没有任何实验,只通过网络平台教授与学习,这种模式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教育实效也是令人生疑。任何改革都是创新与矛盾杂然并存。尽管质疑不断,但密涅瓦大学始终在不断探索与前进,至于其未来究竟能否创造出精英教育神话,让我们拭目以待。

[1]尹颖尧,李鸿琳.MINERVA,大学新概念[J].大学生,2014,(1):27-29.

[2]赵金坡.密涅瓦计划,能否创造高等教育的神话[J].世界教育信息,2014,(1):24-28.

[3]果壳网.教育改革:密涅瓦计划能否超越常春[EB/OL].[2015-02-04]http://mooc.guokr.com/post/

610587/.

[4]Massy. Teaching and Learning Quality Review : The Hong Kong Programme[J].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1997,(3).

[5]李盛兵.高等教育市场化:欧洲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0,(4):108-111.

[6]周光礼.回归复杂性:未来大学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43-51.

[7]桑新民.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创造全球化时代的学习文化与教育智慧[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58-65.

[8]蔡永莲.全球化趋势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关于国际合作办学的一点思考教育发展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2,(6): 14-18.

[9]王佑镁,包雪,王晓静.密涅瓦(Minerva)大学:MOOCs时代创新型大学的探路者[J].远程教育杂志,2015,(2):3-10.

[10]Kristina Dell. The Minerva Project: An Online College to Rival the Ivy League[EB/OL].http://nationswell.com/minerva-project-online-college-rival-ivy-league/2014-01-24/2015-11-23.

[11]Jill Barshay. Minerva Aims to be an Online Ivy League University[EB/OL]. http://nation.time.com/2013/04/23/minerva-aims-to-be-an-online-ivy-league-university/, 2013-04-23/2015-11-2.

[12]Chris Parr. Minerva Reimagines the World of Wisdom[EB/OL].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news/minerva -reimagines -the -world-of-wisdom/2005757.article,2013-08-19.

[13]The Minerva Project Redefines Elite Higher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orldwide; Secures $25 MillionfromBenchmarkCapital[EB/OL].http://s3.minervaproject.com/press-releases/Minerva-Project -Redefines -Higher -Education -Secures -25 -Million.pdf,2012 -04-04.

[14]陈乐.美国新式大学密涅瓦的教育启示[J].大学,2016,(1):53-61.

[15]Kristina Dell. The Minerva Project: An Online College to Rival the Ivy League[EB/OL].http://nationswell.com/minerva-project-online-college-rival-ivy-league/,2014-01-24/2015-11-23.

[16]斯涅,李晓光,尹颖尧.密涅瓦探索之旅[J].大学生,2016,(2):97-99.

[17]Jill Barshay. Minerva Aims toBe an Online Ivy League University[EB/OL]. http://nation.time.com/2013/04/23/minerva -aims -to -be -an-online-iv y-league-university/,2013-04-23.

责任编辑:郑诗锋

Research on New-style American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Minerva Project

LIU Juan-juan

(Education School,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 China)

Minerva Schools at KGI is committed to providing the world’s most promising students with a new university experience. The Minerva’s desire to compete with the Ivy League has aroused widespread interest in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mmunity. The Minerva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modern network educ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combining education, through deep integration of advanced interactive platform, and implementation of excellent course system for the future. The Minerva wants to build a global immersion learning environment to develop the learners’ view of globalization and cultivates global leaders and elites. It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and thought for traditional university’s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Minerva Schools at KGI; globalization; innovation education

2016-10-30

刘娟娟(1990-) ,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G420

A

1674-344X(2017)1-0102-06

猜你喜欢

全球化大学传统
“留白”是个大学问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