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教育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

2017-04-06郭宗晓洪小丽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同伴置换术髋关节

郭宗晓 洪小丽

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 江苏南通 226600

同伴教育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

郭宗晓 洪小丽

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 江苏南通 226600

①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方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②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均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Harris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及焦虑、抑郁评分。③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一周Harris评分(疼痛、功能、畸形和关节活动度)四个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5、10天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mple data shee,SDS)为(44.32±4.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51.39±5.26)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SAS)为(47.39±5.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3.24±4.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同伴教育模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能减少负面情绪,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同伴教育 髋关节置换术 功能锻炼

同伴教育是在有相同经历或背景的人群中,通过同伴间分享知识和交流观点, 利用同伴的影响力在彼此之间传递知识、观念,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方式。其形式包括培训式教育和口口相传式教育两种[1]。近年来,该教育形式在临床医疗得到广泛应用,其效果已得到肯定[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改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日益增多,该手术能够迅速缓解病情,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3]。但25%~75%的患者在术后4~12个月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无法康复退行骨折前状况,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品质[4]。术后功能锻炼是其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同伴教育对THR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旨在寻找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改善THR患者的功能锻炼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骨科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纳入标准:①具有THR的手术指征,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②无严重的基础疾病,对康复训练能耐受; ③认知能力正常;④能够理解问卷调查内容,并愿意配合完成调查者。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患者;②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视听觉障碍者。2015年7~12月收治的为对照组,2016年1~7月收治的为观察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9~88(75.3±7.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22例,初中以下2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例,股骨颈骨折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60~90(74.2±7.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20上例,初中以下2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股骨颈骨折3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宣教方法。①术前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泵运动;②术后健康宣教: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术后6~12 小时开始功能锻炼,即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泵运动及髋膝关节屈伸。根据患者病情,术后3~4天指导患者下床活动。观察组采用同伴教育模式进行功能锻炼指导。

1.2.1 同伴教育小组的成立 由医护人员推荐或自行举荐的方式选取部分患者进入同伴教育小组,入选人员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服务意愿。同伴教育小组成员尽量同病房安置。

1.2.2 同伴教育的实施 小组每周活动一次,活动中由特定护士讲解THR相关知识、功能锻炼方法、及生活注意事项等。在小组成员中选择功能锻炼依从性高、恢复好、能下床活动且有服务意愿的患者为同伴教育小组组长。讲授完毕观看教育录像,教育录像内容包括THR相关知识、手术前后的护理、功能锻炼方法,最后进行自由讨论,交流锻炼心得,分享康复经验。同病房小组成员一起进行功能锻炼,互相督促鼓励。同伴教育小组长定期与小组成员沟通,为小组成员提供功能锻炼示范指导。

1.2.3 同伴教育的内容 ①体位摆放:患肢外展中立位,术侧膝关节下放软垫,以增加舒适度。平卧位时在下肢中间放置梯形枕,侧卧位时两膝间置抱枕,以防患肢内收内旋。②床上功能锻炼:术后麻醉作用消退即指导患者在床上行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非睡眠状态下10次/h,100次/d。臀大肌训练: 仰卧位两腿伸直,将臀部肌肉收缩保持10s后放松。也可以通过健足用力支撑及利用床上吊环上拉抬起臀部。以上动作持续做10min/次,3次/d。术后第2~3天,开始进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直腿抬高运动、髋膝关节屈伸练习,锻炼循序渐进,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③离床功能锻炼:术后 3~5天,引流管拔除、X线片复查假体在位且经医生同意后开始尝试离床活动,循序渐进,确保安全。④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告之患者术后康复期的禁忌活动,如不过度负重、注意勿使膝关节高过髋关节 、避免在不平整或湿滑的路面上行走。

1.3 评价指标

1.3.1 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来评测两组患者术后1周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Harris髋关节评分表从疼痛、功能、畸形和关节活动度4个方面进行评估,共计100分,其中90~100分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中,低于60分为差。量表的信度较高,重测信度ICC>0.91。

1.3.2 Barthel指数 该量表可反映患者生活自理状况,从多个方面对患者的自理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是否依赖及依赖程度评分,总分为100分。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5、10天进行Barthel指数测评。

1.3.3 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 采用SAS、SDS来评测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越焦虑,评分>50分为焦虑或抑郁,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1周Harri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

2.2 两组患者术后第1、5、10天Barthel指数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SDS及SA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

3 讨论

同伴教育由英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提出,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以助人自助的理念,将有共同经历和共同语言的人聚在一起分享教育信息或行为技能等[5]。患者间的经验交流、知识分享,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比传统医护人员宣教更有优势。他们可以通过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交流想法,将抽象的文字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使患者更高效地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另外,在功能锻炼执行中,基于相同的手术经历及康复需求,患者间的鼓励督促则更有说服力。本研究将同伴教育的方法应用于THR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效果明显。

同伴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是目前临床上运用最广、研究最多的一种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的量表,其信度为0.89 ~0.95,能有效反映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6]。THR患者因创伤、术后活动能力受限及卧床时间长,自理能力严重受损。术后第5天及第10天,两组Barthel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相对传统模式,同伴教育模式能使患者术后自理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在同伴教育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学习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患者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些诸如洗脸、 刷牙等简单的日常活动,从而减少患者的过度依赖及家属的过度照顾。观察组患者在同伴的指导下,术后第1天即可进行抬臀运动,指导患者早期尝试独立完成床上修饰、进食等活动。在离床活动后,同伴之间共同活动、锻炼,相互鼓励,有利于促进同伴恢复同时使自身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THR的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7]。有文献[8]报道,骨科老年患者心理更加脆弱,常有焦虑、孤独、敏感、悲观绝望等心理特点。在同伴教育的模式中,同病相怜的病友们相聚,使患者有归属感,患者之间以共同经历作为纽带,可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病友间相互关心、鼓励可以有效缓解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另外由于THR后患者功能锻炼开始较早,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展床上锻炼。因此,我们在同伴教育的实施中尽量同病种安排病房,以达到尽早及时干预的目的。

[1] 牛林艳,黄 金.同伴教育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79-82

[2] Dennis CL.Peer support within a health care context:a con-cept analysis[J].Int J Nues Stud,2013,40(3):321-332

[3] 胡艳丽.高龄患者髓关节置换术后的个体化护理和康复指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26-27

[4] 宋晓文,刘 茜.系统康复指导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4,14(5):21-24

[5] 黄金英.同伴教育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2016,9(8)上旬刊:94-95

[6] 朱 娟,黄小娟,区海云.视频结合图文式健康教育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107-109

[7] 赵 媛,王 燕,廉军孝,等.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52-956

[8] 姜秀英.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33):239-241

(2016-11-07 收稿)(张爱国 编辑)

Effects of peer education on functional exercise of patients after hip replacement

GUOZongxiao,HongXiaoli

(Hai'anHospitalAffiliatedtoNantongUniversity,Nantong2266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eer education on functional exercise of patients after hip replac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hip replacement from July 2015 to June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all of which were guided by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educ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ith peer education model,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Harris function score, Barthel index,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one week in the Harris score (pain,function,deformity and joint activity) four aspects of the scor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Barthelindexof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after1,5,10daysafteroperation,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 SD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44.32±4.52)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51.39±5.26),SAS score(47.39±5.14)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53.24±4.8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eer education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ip join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ip arthroplasty after functional exercise can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s,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Peer education.Hip replacement postoperative.Functional exercise

郭宗晓(1988-),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骨科护理。

R 648

A

2095-2694(2017)02-154-4

猜你喜欢

同伴置换术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寻找失散的同伴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