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及香气

2017-04-06尚菲

回族文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香精法老莲花

尚菲

都说香水是女人的第二件衣服、第二层肌肤,可谁说它只属于女人?

在埃及,经常可以闻到摩肩接踵的男人女人一晃而过留下的隐约香气。高贵的香水从大商场的奢侈品柜台移步埃及的街边小铺,毫无违和感地脱下精致华美的外衣,穿上阿拉伯风情的迷人长袍,袍子上镶满夺目的宝石,闪着耀眼的光芒,似乎瓶子比香水本身更能引人注目。试想这样的香水瓶出现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位美女的梳妆台上,都应该是心爱的稀罕物吧,它仿佛代表着神秘的中东色彩,有着不想被人一眼看穿的摄人心魄的美。

香水已成生活必需品。香精小铺随处可见,居民楼下、街边转角,细心留意,就会发现它的踪迹。谁叫这里是国际香精的重要产地,香水师从花花绿绿的瓶子中轻轻摄取几滴,随手勾兑,便可产生迪奥、香奈儿等大牌的效果。由于价格亲民又显档次,有里子也有面子,于是埃及人把互赠香水作为交际的重要礼节。我的学生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五六瓶这样的礼物,我惊讶于他何时用完,他却两手一摊,告诉我不到两月便可解决一瓶。

香水于這里的人们,就像早晚要用牙膏刷牙,用洗面奶洗脸一样,已成一种生活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也早已跨过成熟女性的界限,慢慢蔓延到男人和孩童。妈妈准备盛装出席派对,举起香水瓶的那一刻,孩子们仰着脖子忽闪忽闪大眼睛求喷洒。孩童时期,他们便开始跟随母亲熏陶各种香气,在一排排香水瓶前嗅着,灵敏的鼻子寻找属于自己的气味。

这让我想起高中时看过的一部好莱坞电影《闻香识女人》。主人公双目失明,嗅觉却异常灵敏,凭借空气中缥缈灵动的香气,与少女一曲探戈,看得人如琢如磨、如痴如醉。这部电影的主演是好莱坞著名魅力男星阿尔帕西诺。

我依然记得阿尔帕西诺在电影中的身姿,一身笔挺的西装,一丝不乱的棕发,进退自如的潇洒舞步,只是布满皱纹的沧桑脸庞和少女如丝的肌肤、胜雪的颈项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知道阿尔帕西诺有没有中东血统。杂乱的街头、冷峻的眉眼、拥挤的地铁、空洞的眼神,我竟能从埃及许多的脸庞中看出他的痕迹。也许是因为埃及人的血统本身就够混乱的。我的学生有四个堂弟,他们有着共同的祖父,但兄弟五人,却相貌各异。有的长得像阿拉伯人,有的长得像努比亚人,最小的那个牙牙学语的弟弟俨然一个欧洲布娃娃,我表示看不懂。后来翻看埃及历史才得知,这片土地除了法老以外,还曾被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先后统治过。如果你在埃及的地铁和街头,看到许多酷似阿尔帕西诺的脸庞也就不用大惊小怪了。

埃及七千年的历史,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两个古老的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都非常讲究礼节礼仪,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好面子。在汉语中我们有谦词“哪里哪里”,给欧美学生讲这一点要费点周折,但埃及学生一点就透,并且他们会很欣喜地告诉你,老师,我们也有这样的谦词“哎”!对于中国人的“面子”,也许他们理解得比你还深。

香水无疑是装点脸面的重要点缀。我身边的学生别看他们平时不修边幅,但为了参加婚礼,必须省吃俭用攒下零花钱去租华丽的礼服、去买迷魂香水。在婚礼上,伴着聒耳的音乐,礼服、香水和扭动的细腰成为引人注目的三大利器。

埃及香精的制作历史极其悠久。埃及国土虽然有三分之二的面积被沙漠覆盖,但鲜花种植业却十分发达。埃及香精从鲜花和草药中萃取精华,古法制作是纯手工完成。据说用布裹上花瓣,两个人不停地绞,将天然花汁挤出、过滤、加工而成。香精既非油类也不含酒精,滴在衣服上不留油渍,涂抹于身体能被皮肤吸收,火柴点不燃,开瓶不挥发。埃及博物馆至今还保存着从古墓里出土的上千年的香精,这些香精依然释放着沁人的香气。埃及香精称得上纯天然的美容护肤品,而且据说一些香精还具有保健抗衰老的作用。拿破仑入侵埃及后将香精带回国,法国人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种神奇液体,从此法国成为埃及香精的最大进口国。世界著名的香水品牌,如迪奥、香奈儿、雅诗兰黛等都从埃及购买香精作为香水原料,经过加工、产品设计、宣传包装之后,摇身一变身价百倍,成为时尚阶层追逐的宠儿。

在开罗有着百年历史的汗哈利利市场,历史的芳香依然弥漫。路过香精小铺,店主热情地拉住你,向你推荐漂亮玻璃瓶里装的都是什么宝贝,并拿出一张神奇的彩页,上面清晰地记录着香奈儿No.5、迪奥真我等等都是如何勾兑的,看得人眼花缭乱、选择恐惧。你索性问他,哪个卖得最好。他手指Lotusflower,用生硬的中文口吐“莲花”。

你能想到吗?埃及的国花是睡莲,反正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逐水而居的莲花理应生在江南水乡或天府之国,但没想到许巍歌里唱的蓝莲花竟是埃及的国花。

埃及和中国一样都是世界上太阳崇拜的重要发源地。拉是埃及神话中的太阳神,法老的王名中都带有“拉之子”的名衔。莲花由于具有朝开暮合的习性和放射状的花朵,古埃及神话甚至认为太阳是由莲花诞生出来的,因此莲花成为太阳崇拜的重要象征物。

永不凋谢、生生不息的莲花,被奉为“复活之神”,木乃伊里常常放进这种花,除了金字塔以外,法老也希望借助她来完成死而复生、轮回超度的大业。

在古埃及寺庙廊柱上,你能看到莲花的图腾,甚至在街头巷尾悬挂的帷布上也能发现莲花的踪迹,它们都象征着法老时代“只有开始,不会幻灭”的祈福。有一次,在法尤姆文化宫观看小学生表演的历史剧,我发现走在法老太阳船前的小姑娘也是手捧莲花的造型。于是,我把这一发现告诉我的埃及朋友,朋友的回答提醒了我,埃及人对莲花是多么情有独钟,比如举世闻名的开罗塔顶部就是莲花造型、久负盛名的阿拉伯地毯最多的图案也是莲花。再细心点儿,你会发现汗哈利利市场卖的坐垫、靠枕、阿拉伯长袍妥妥地都是莲花。

埃及人对莲花的喜爱无处不在。我又找到了一条中国与埃及文化的相似之处。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我们倒背如流: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那坚贞高洁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受到了中国人的喜爱和尊敬。古老的埃及神话中也能找出同样的记载:

长着鹭头和人身的埃及智慧、学问之神托特,有一个贤惠忠贞的妻子埃赫阿慕纳,托特和阿慕纳定情之初,阿慕纳特意奉献给丈夫一束莲花,以表达对丈夫忠诚不渝的圣洁爱情。

埃及的莲花有红、白、蓝三个品种。白莲花最多见,被称为“埃及的百合花”。红莲花最少见,从印度传入,在埃及享有特殊的神圣地位,被称为“尼罗河的红晚香玉”。白莲给人高不可攀的距离感,甚至现在在汉语中,我们称一个姑娘“白莲花”含有“假清高”的贬义。而红莲花的宗教意味浓重,在佛教中有“红莲地狱”之说。

只有蓝莲花最亲近人类,她不同于白莲的冰洁、红莲的炽烈,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美感。蓝莲花的蓝色是渐变的,往往越靠近花蕊,蓝得越是浓烈;越远离核心,越是寡淡,仿佛一个胸中丘壑纵横、表面云淡风轻,远离尘嚣的隐者。

据说古埃及尼罗河两岸,到处都生长着亭亭玉立的蓝莲花;而如今在植物园的池塘边和湖畔的木船旁,我们有时还能觅得蓝莲花的芳迹。

比之于水里的尼罗河睡美人,我更喜欢晒干后的蓝莲花。她们如同一把把折叠起来的油纸伞,虽已是暮年芳华尽敛,但依然散发着淡雅的清香。用晒干后的蓝莲花泡茶是一道极好的饮品。用玻璃杯冲泡,还可以观察蓝莲花在水中舒展的花瓣,清雅的香气袅袅上升,久久萦绕于鼻尖,如一泓清泉,洗净我们内心的浮躁烦闷,让心灵彻底地放松。

蓝莲花蒸馏后的纯露也是滋养佳品。据说蓝莲花纯露的PH值与皮肤的PH值很接近,适合于皮肤外伤和敏感性的肌肤。另外还可以将蓝莲花纯露和玫瑰精油混搭,既滋养皮肤又能补水,长期坚持使用,能解决皮肤干燥的问题并延缓衰老。但在埃及,我寻访过几家街头的鲜花店和商场里的化妆品柜台,都没有找到蓝莲花的干花和纯露,有一些“寻隐者不遇”的怅然若失。

蓝莲花,也许你不是最能代表埃及的那一抹香气,也许在世界其他角落,在雪域高原,在梵音佛谷也在流传你动人的故事、美妙的传说。但这一刻,我相信在数千年前法老制作香精的古老土地,我一定能寻找到你的芳迹。

蓝莲花,传说在继续,寻找也在继续。

猜你喜欢

香精法老莲花
“法老之蛇”实验
天然香精比人造香精更健康?
莲花岛再见
纯味“香精”
寻找拉美西斯二世
让莲花自由开放
平庸
降服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