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满洲时期戏剧大众化研究

2017-04-05胡子希杨雪

戏剧之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

胡子希+杨雪

【摘 要】伪满洲时期诞生了重要的戏剧大众化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伪满洲戏剧的发展,值得后人深入探究。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研究了伪满洲时期戏剧大众化思想。在理论方面分析了“民众化”与“简素化”的特点,在实践方面探讨了野台剧和素人演剧的形式,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伪满洲;戏剧大众化;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68-01

伪满洲时期的戏剧大众化思想,是文艺界中有关大众化理论的延伸及分流,同时也是我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的关键构成元素。事实上,伪满洲时期的戏剧理论及实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忽视,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因此,本文对于伪满洲时期戏剧大众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伪满洲时期戏剧的大众化理论

相关学者经过研究之后,提出了伪满洲时期戏剧大众化的基本理论。其主要倡导的是戏剧的“民众化”与“简素化”,认为戏剧服务的对象是全体民众,并强调戏剧的简化演出具有非娱乐性与非盈利性特点。而关于戏剧“民众化”的理论,曾有人指出,此类戏剧就是要摆脱特殊阶级的控制和束缚,从而回归到民间。

1939年,《盛京时报》刊登了一篇熊佛西的文章,文中指出了戏剧大众化的主要对象,即农民和工人。文章还提出,戏剧内容必须要有实质意义,并且要能够激发农民和工人积极向上的意识。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汲取素材,展现工农大众的日常生活。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伪满洲国的戏剧大众化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伪满洲时期對于戏剧“大众化”这一概念界定得更加宽泛,涵盖了全部民众。当时的戏剧大众化理论,要求戏剧深入到民间,转化为人人都能鉴赏的平民艺术。所以,创作者要把艺术创作和自己所处的时代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戏剧反映人们的真实生活,这才是伪满洲时期戏剧的艺术追求。

另外,关于“简素化”理论,主要包括多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其反对“经济”与“人事”方面的繁琐。其次,该理论反对以盈利为目的的戏剧演出,提出要尊重戏剧的大众化和严肃性特点。最后,该理论还反对单纯以娱乐为宗旨的戏剧演出,指出要用艺术的伟大性影响人民群众,提高民众的思想层次。该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化效用,并且也和伪满洲时期的戏剧政策息息相关。

二、伪满洲时期戏剧的大众化实践

受戏剧大众化思潮的影响,伪满洲时期的一些戏剧理论者展开了全方位探索,研究出大众化的戏剧演出形式,即野台剧和素人演剧。野台剧就是在户外表演的戏剧,其场地通常是露天或者临时搭建的戏剧舞台,也有的在庙口进行演出。该类戏剧的演出形式较为简洁,并且表演通俗热闹,大多与民间习俗相关,是伪满洲时期十分流行的戏剧表演形式。在编剧方面,野台剧着重强调情节和趣味性,要求动作多而台词少。在导演方面,则尤其关注台步和动作的展现,规定台步角度要均匀,动作要大。在演员方面,通常是精挑细选,不重视演员的名气和地位,关键是要选出精力旺盛、演技出色的人才,并对演员的声带要求很高。

1941年,伪满洲国颁发了《艺文指导要纲》,提高了文艺监管的整体性与计划性。从此,野台剧变成了配合日伪“思想战”的重要武器,也成为了促进戏剧大众化发展的手段之一。都市舞台剧通常会耗费大量资金,而野台剧不需要占用太多物资或场地,却能吸引不少观众,因此弥补了都市舞台剧的缺陷。但当时的野台剧仍存在一定局限,即过于追求传统戏剧的表现形式,甚至单纯挪用一些旧戏的模式,缺乏民族化内容,难以满足群众了解并参与时事的现实需求。

素人演剧,实际上就是业余演剧。“素人”在日语中指的是非专业人士、业余爱好者。伪满洲时期,素人演剧非常盛行,在许多小城市都组建了戏剧团,推动了整个戏剧运动的繁荣发展。由于素人演剧具有非专业性特点,且相对缺乏戏剧演出和管理经验,因此产生了演出泛滥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业余演剧应当重视剧本的选择,确保剧情的平易性,不可太过繁琐。对于演员的选择,应当要求其具备丰富的舞台经验,以便提高观众的审美水平。

三、结语

从整体角度看,伪满洲时期的戏剧大众化理论仍旧处在研究的初级阶段,需要广大学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当前的相关研究已经展示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不论是伪满洲时期戏剧运动的广泛性,还是业余演剧及生活化的发展,都和当时的戏剧大众化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伪满洲戏剧的大众化理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何爽.伪满洲国戏剧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夏艳.伪满洲国时期的戏剧大众化理论探究[J].名作欣赏,2015,(8):134-137.

[3]杨丽娟.伪满洲国时期戏剧的生存语境与发展形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86-89+125.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胡子希(1985-),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戏剧美学;

第二作者:杨 雪(1984-),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东北地域文化艺术。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221号《伪满洲国戏剧的生存状态研究》系列成果之一;吉林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伪满洲国戏剧的生存状态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
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
近年来群众路线理论研究述评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城市营销中体育赛事选择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