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猪回肠炎的诊治

2017-04-04韩开顺山东省平原县畜牧兽医局253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7期
关键词:出血性肠炎病原

王 敏 郭 帅 韩开顺(山东省平原县畜牧兽医局 253100)

浅谈猪回肠炎的诊治

王 敏 郭 帅 韩开顺(山东省平原县畜牧兽医局 253100)

近日,在临床发现,多例猪发生间断性腹泻、生长速度减慢、死亡率或淘汰率有所升高的病例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初步怀疑为猪的回肠炎。在饲料中添加枝原净进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笔者发现很多养殖户甚至基层兽医人员对本病了解不多。现笔者对猪的回肠炎及其诊治做一介绍。

1 病原

回肠炎的病原为细胞内劳森菌,也有人称之为细胞内劳索尼亚菌。该种细菌为严格细胞内寄生菌,不可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在一些细胞系中培养,所以培养条件要求极高,目前国内还没有进行分离培养的条件。细胞内劳森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短杆状,两端呈锥形或钝圆形。有时在其增生的病变组织中还可分离到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如猪痢疾密螺旋体、弯曲杆菌、肠病毒以及肠道衣原体等。该细菌在空气中能存活2周以上,对一般的消毒剂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对季铵盐类和含碘类消毒剂比较敏感。

2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为直接接触性传播。传染源主要为病猪和病原携带猪,哺乳母猪很容易传染给仔猪。已经发现病猪、亚临床感染猪最危险,因其可以从粪便中直接排出大量细菌,污染猪栏和猪场的其它区域,之后通过粪口途径引起其他猪的感染发病。本病潜伏期为7~21d,感染剂量越高、潜伏期越短。所以如果通过哺乳母猪带毒,仔猪断奶后发病率就很高。但是有资料记载健康猪感染来自于慢性回肠为病猪的肠黏膜和粪便时,表现为坏死性或急性出血性形式,而分离于急性出血性回肠炎病猪的细胞内劳森菌接种健康猪后,通常会发生慢性疾病,有时也会发生急性出血性疾病。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病和猪的个体体质有很大的关系。本病的传播除了病猪外,尚有一些传播媒介在回肠炎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工作人员的服装、靴子和器械均可携带传播本菌。另外本菌可在鼠体内繁殖,啮齿类动物是本病的传播媒介之一,因此灭鼠对于防止本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3 临床症状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型和慢性型。本病的急性型主要发生在育肥猪、后备母猪,慢性型主要发生在保育猪。

3.1 急性型 表现焦油样粪便,产生出血性贫血。有些可能仅表现为皮肤苍白、虽不发生不腹泻,但是有可能突然死亡。妊娠母猪有可能发生流产。

3.2 慢性型 患猪出现轻微症状,表现为同一猪栏间歇出现几头腹泻的猪,有软粪便不成形,呈黑色,或水泥样灰色或黄色,内含未完全消化的饲料。但也有时发生不明显腹泻,或仅有少数猪腹泻,难以发现。一般猪采食正常,但生长速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4 预防与治疗

本病至今国内还没有疫苗可用,但在国外已有疫苗可以预防。主要是防止诱发因素的产生,如转群、混群、过热、过冷、昼夜温差过大、湿度过大、密度过高等;频繁引进后备猪;过于频繁的疫苗接种;突然更换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调;等等多种应激因素都可使本病发生。另外因本病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所以猪场采用漏缝地板可以有效的降低发病。

本病菌对很多药物都敏感,如泰乐菌素、林可霉素、金霉素、太妙菌素等。但是本病易于其他疾病共同感染如传染性胃肠炎,猪痢疾等,再加之本病菌为细胞内寄生所以很难完全清楚病原,猪场一旦发生本病很难得到净化。

S858.28

B

1007-1733(2017)07-0083-01

2017–03–02)

猜你喜欢

出血性肠炎病原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