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的常见细菌性疾病防控

2017-04-04王海梅江苏省如东县洋口畜牧兽医站226407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7期
关键词:白痢病原消毒

王海梅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畜牧兽医站 226407)

鸡的常见细菌性疾病防控

王海梅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畜牧兽医站 226407)

鸡的细菌性疾病是危害规模化或集约化养殖业和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种类,除造成患病鸡群的大批发病、死亡外,还引起鸡群的生产性能下降、治疗或扑灭费用增加以及鸡产品质量下降,对鸡及其产品国际贸易也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在临床防治上也经常给兽医人员造成很大的困难。

近年来鸡的饲养量不断增加,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然而鸡的各种疾病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造成的危害大。我国对鸡细菌性疾病的研究方法以及防治水平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虽然大部分鸡的重要疾病已经得到了基本控制,但在某些局部地区的某些传染病流行还比较严重,造成鸡的死亡率仍然较高,对养鸡业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对某些局部地区流行的、危害较大的鸡的疾病,尚待建立疫情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以加强快速反应能力,使其能够尽快得到控制或净化。因此,为让广大养殖户和兽医对鸡的常见细菌性疾病有全面而清楚的认识,使其能掌握病的诊治能力,笔者通过在市畜牧兽医站门诊、化验室的实习及对各养殖场的调研,撰写了本文,对养禽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 鸡的大肠杆菌病

1.1 病原及流行特点 本病是由大肠埃希菌所引起的幼鸡及部分成鸡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各种年龄的珠鸡均可感染,但因饲养管理水平、环境卫生、防治措施的效果,有无继发其它疫病等因素的影响,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较大差异。

1.2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病鸡精神不振,缩头,呆立,不愿走动,食欲减少或不食,嗜饮,嗉囊积液或积食,羽毛松乱无光泽,冠发紫,拉绿白色稀粪,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有的张口呼吸,鼻有分泌物,症状出现后2~5d死亡。剖检病死鸡均见心包膜增厚,色黄,心包腔内有混浊的渗出物;肝脾肿大、质脆、色暗紫,肝表面被覆一层纤维素性白色薄膜;气囊壁增厚混浊,色发黄;肾肿大,有结晶状尿酸盐沉积;直肠、泄殖腔有点、条状出血;部分鸡只腹腔有淡黄色渗出液,腹腔各器官表面有多量纤维蛋白。

1.3 诊断方法 涂片镜检,取剖检鸡心血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到大量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细菌培养,无菌操作取病死鸡的肝脏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24℃h培养,琼脂上长出灰白色、半透明、中等大小的菌落,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

1.4 防治措施 (1)预防:改善饲养环境,消毒保洁。注意鸡舍的通风、干燥,防止过冷或过热,降低饲养密度,勤换垫料,鸡舍及运动场和用具交替使用百毒杀、菌毒敌消毒剂消毒,保证饮水清洁,减少鸡应激因素。(2)调整日粮结构,注重饲料品质:鸡饲料营养要全面,尤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A、E、C、微量元素和蛋白质,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3)药物预防:在饲养过程中,发现鸡群疑为大肠杆菌感染时,或受到较大应激,可选择敏感药物进行阶段性预防。临床大肠杆菌敏感药物有庆大霉素、先锋V、丁胺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各代次喹诺酮类药物等。(4)接种疫苗:选用菌苗,最好是用当地发病鸡群分离培养的菌株制成多价油乳剂灭活菌苗,并最多半年1次重复免疫。(5)治疗:在饲料中拌入0.015%的硫酸新霉素,连用7d。用40%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饮水(每升饮水含安普霉素500mg),连用5d,对病重鸡每只肌注丁胺卡那霉素2万IU,1次/d,连用3d。(6)更换垫料,消毒保洁:用1500倍的百毒杀带鸡进行彻底消毒,2次/d,直至疫情控制为止。

2 鸡白痢

3.1 病原及流行特点 白痢病是鸡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病原体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雏鸡流行最为广泛,青年鸡也有发生,成鸡较少,危害最大的是初生雏鸡。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也能感染。康复鸡和健康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原。

3.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最急性无症状而迅速死亡,剖检变化不明显。一般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翼下垂,呈“穿大褂”样。同时腹泻,排白石灰样浆状粪便。剖检见体内卵黄吸收不良,其内容物如油脂状,肝有条纹状出血。胆囊肿大,肺见米粒状结节及出血性肺炎,脾、肾肿大充血。

3.3 诊断方法 从发病鸡未吸收的卵黄内,分离到鸡白痢杆菌,并结合上述情况,诊断为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鸡白痢病。

3.4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将育雏室温度升至30℃,停用原来药物。育雏室、饮水器、料槽等用具每天用1:2000的百毒杀消毒1次,连用7d。同时保持育雏室内清洁干燥、空气良好。(2)氟哌酸100ppm拌料连喂5~7d,由于用量很少,使用时要拌匀。(3)饲料内按0.2%拌入氯霉素,连用3~4d,但有副作用,应尽量避免使用。病重的肌注卡那霉素,雏鸡1mg/只,连用4~5d。(4)预防该病,主要从种鸡着手,种鸡要进行白痢检疫,剔除阳性鸡,经过努力可取得明显效果。

4 鸡禽霍乱

4.1 病原及流行特点 鸡禽霍乱病又名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饮水,饲料经消化道感染发病。病鸡的排泄物、分泌物带有大量细菌,带菌禽及污染的饲料和乱扔乱抛废弃物可造本病的蔓延。目前条件、设备简陋,环境污染严重的小型养鸡场的时有发生,该病一旦发生,在这些鸡场内很难清除,致使多批次鸡,甚至全年均可发病。特别是在潮湿、多雨、气温高的季节多发。鸡群发病有较高的致死率。

4.2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病初患雉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离群呆立,嗜睡,食欲减退或废绝,排出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稀粪,或粪中带有血液,口渴,口流泡沫样粘液,继而呼吸加快或张口呼吸,最后倒地、拍翅抽搐而死。病程很短可达数分钟至数小时。剖检可见病死雉尸体胸腹部皮下肌肉组织有出血呈黄色,质脆,表面密布坏死点,脾脏轻肿、色淡、质脆,表面散生坏死灶;肾脏和肌胃出血;整个肠道黏膜呈弥漫性出血,内容物呈粘稠血样;呼吸道黏膜和浆膜也有出血点。

4.3 诊断方法 取病死鸡肝脏、脾脏触片,心血涂片,瑞氏液进行染色镜检,见卵圆形、典型两极着色的小球杆菌,单个或成双排列,可见荚膜。结合临床症状等即可确诊。

4.4 防治措施 (1)预防:预防本病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气温突变,应及时投喂药物预防,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复合维生素,并加强消毒卫生,可有效减少本病的发生。发现病雉及时隔离治疗。病雉的笼舍需要用漂白粉消毒。(2)治疗:病雉尚有食欲者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以2万IU/只,2次/d,连用3d,同时配合口服补液盐饮水,在饲料中补加氟哌酸,10mg/只·d。对于不食排稀粪的患雉,可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肌肉注射氯霉素;排粪带血者另注肌安络血。

5 鸡链球菌病

5.1 病原 鸡链球菌病(Avian Streptococcosis)是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或慢性传染病。雏鸡和成年鸡均可感染,多呈地方流行。引起鸡链球菌病的病原为鸡链球菌,通常为兰氏(Lancefield)血清群C群和D群的链球菌引起。

5.2 临床症状 根据病鸡的临诊表现,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慢性两种病型。(1)急性型: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病状。突然发病,病禽精神萎顿,嗜眠或昏睡状,食欲下降或废绝,羽毛松乱,无光泽,鸡冠和肉髯发紫或变苍白,有时还见肉髯肿大。病鸡腹泻,排出淡黄色或灰绿色稀粪。成年禽产蛋下降或停止。急性病程1~5d。(2)亚急性/慢性型:主要是病程较缓慢,病禽精神差,食欲减少,嗜眠,重者昏睡,喜蹲伏,头藏于翅下或背部羽毛中。体重下降,消瘦,跛行,头部震颤,或仰于背部,嘴朝天,部分病鸡腿部轻瘫,站不起来。有的病鸡发生眼炎和角膜炎。眼结膜发炎,肿胀、流泪,有纤维蛋白性炎症,上覆一层纤维蛋白膜。重者可造成失明。

5.3 剖检变化 剖检主要呈现败血症变化。皮下、浆膜及肌肉水肿,心包内及腹腔有浆液性、出血性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冠状沟及心外膜出血。肝脏肿大,淤血,暗紫色,见出血点和坏死点,有时见有肝周炎;脾脏肿大,呈圆球状,或有出血和坏死;肺淤血或水肿;有的病例喉头有干酪样粟粒大小坏死,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表面有粘性分泌物;肾肿大;有的病例发生气囊炎,气囊混浊、增厚;有的见肌肉出血;多数病例见有卵黄性腹膜炎及卡他性肠炎;少数腺胃出血或肌胃角质膜糜烂。慢性病例,主要是纤维素性关节炎,腱鞘炎,输卵管炎和卵黄性腹膜炎,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实质器官(肝、脾、心肌)发生炎症、变性或梗死。

5.4 防治措施 (1)经确诊后,立即用药物进行治疗。本病可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氟哌酸、呋喃唑酮、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抗菌药物,都可能有好的治疗效果。(2)近些年来,各地养鸡场都广泛而持久地使用各种抗菌药物,因而,所分离的菌株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尽相同,应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药物进行治疗,才可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也应该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应激因素,才能使治疗获得满意的结果,尽快控制疫情。

6 小结

(1)给予优质全价营养的饲粮、清洁的饮水,垫料要经常暴晒消毒,保持禽舍的温度,注意空气流通,提高禽体的抗病能力。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精心饲养。(2)自繁自养能尽可能防止引进带菌鸡,也有利于本场的净化;全进全出有利于彻底的消毒、消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以防止疾病的发生。(3)对病死鸡应定期进行剖检和病原分离,以确定病原。同时对分离菌株作药敏试验,以确定药物预防和治疗,从而减少抗药性菌株的形成和提高防治效果。(4)定期进行消毒和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及时进行检疫并淘汰阳性和可疑鸽;要尽量做到自繁自养与全进全出制,从而有效地控制病菌侵入和消灭其存在的可能性;引进鸡必须进行产地检疫和进场检疫。隔离观察2~4周后证明无病时方可混群饲养。

S858.31

B

1007-1733(2017)07-0025-02

2017–03–09)

猜你喜欢

白痢病原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浅谈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控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鸡白痢的防控
中药防治仔猪黄白痢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