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2017-04-04余存兵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畜牧兽医站7516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7期
关键词:免疫抗体养猪场规模化

余存兵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畜牧兽医站 751600)

浅谈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余存兵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畜牧兽医站 751600)

当前,规模化养猪场疫病发生和流行较为复杂,已成为许多养猪场十分棘手的问题,在抓好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做好动物疾病的防治工作是目前规模化养猪场主要的环节。本文就目前规模化猪场(户)疾病的发生特点、流行态势、防疫中存在问题和防控对策作一简析,供规模化猪场管理者和兽医员参考。

1 引起疫病流行的原因

(1)随着交通、信息的便利、快捷,人、畜流动频繁,生猪在各地市场大流通,特别是品种改良,引进先进的种猪时,给当地带来多种以前没有的病原微生物,如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2型感染、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疫病,导致病原体日益复杂,加之毒株的变异,常常发生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2)规模养猪场饲养密度高,栏舍地面积蓄过多的粪尿,清扫不及时,不仅造成大量的病原菌生长繁殖,而且也会严重影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常规的带猪消毒措施只能在短期内降低猪舍内部的微生物数量,如果猪舍通风不良,猪群不断地通过肛门、呼吸道、口腔、眼睛等部位释放大量病原体进入猪舍,造成猪舍及环境的污染,引起呼吸系统、繁殖系统疾病、肢蹄病的发病率增高。(3)目前常用的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造成水花飞溅,和猪呼吸产生的气体一起,造成封闭或半封闭猪舍空气潮湿,湿度的增加,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有害气体超标,导致猪群免疫功能整体下降,随着损害免疫系统的病原微生物在规模养猪场不断出现,引起猪群抵抗力差,影响了免疫应答效应,最终导致猪场易发生新的疫病,这种现象尤以冬季北方地区封闭式猪舍最为明显。(4)由于疫病的毒株变异和新病原微生物越来越复杂,规模养猪场使用的疫(菌)苗越来越多,免疫次数也随之增多,使猪群应激反应加大;不同种类的疫(菌)苗免疫间隔时间短,造成免疫应答效应下降。如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猪瘟病毒、支原体等和霉菌毒素等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机体免疫系统受到影响,发生免疫抑制,影响了机体抗体的生成,阻碍机体各种淋巴因子及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导致机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5)饲养管理不到位,在全进全出的规模养猪场,生猪出栏后栏舍地面积蓄的粪尿污渍冲洗不干净,上一批猪的粪便残留在圈舍的各种缝隙,空栏时间短,消毒不彻底,等同于把两批不同日龄不同体质的猪混合在一起饲养,导致疫病净化困难,很难根绝,如遇气温、饲料变化,机体抗病能力差,极易引发各类传染病。

2 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特点

近年来,规模养猪场的疫病以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为主要发病形式。猪群发病不是由单一的病原微生物感染而致病,而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相互协同作用造成混合感染,表现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危害极其严重,防治难度加大。在混合感染中有病毒间混合感染,细菌间混合感染,病毒、细菌、原虫间的混合感染。另外,繁殖障碍性疾病仍是能繁母猪生产中的主要流行疫病,常常引起母猪流产,产死胎、产弱仔,长期不发情,屡配不孕等,造成母猪生产性能下降。

3 防疫中存在的问题

3.1 猪场免疫程序混乱 规模养殖场业主不能按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的疫病种类与时间随意性大,程序混乱,免疫抗体效果较低。一些新建猪场的业主,依赖于有经验的猪场业主和疫苗生产商、经销商的免疫安排,错误地认为注射疫苗越多越好,造成免疫程序混乱。

3.2 规模养猪场所用疫(菌)苗来源复杂 大部分养殖户从疫苗经销商、兽药饲料批发市场、供种厂家、流动推销人员处购买疫苗。只有少部分养殖户向当地动物防疫主管部门订购、领用少量疫苗,猪场所用疫(菌)苗来源极为复杂,存在供货渠道混乱、疫苗来源不清,疫苗冷藏保存、运输、安全性等问题。

3.3 防疫和消毒制度不健全 规模较大的养猪场,防疫、消毒制度相对较为健全,防疫、消毒措施落实到位,防疫效果较好。规模较小的养猪场防疫,消毒制度不健全,防疫和消毒无记录,防疫消毒措施落实不到位,消毒药品种单一,防疫效果较差。

3.4 个别养猪场对免疫抗体效果认识不足 一些规模养猪场业主只重视免疫、不重视免疫抗体效果监测,他们从不去考虑免疫后免疫抗体效果到底是怎样一个水平,甚至阻扰和拒绝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对该场免疫效果的监测,这种只知道免疫而不关心免疫效果检测的行为,造成疫病防疫体系的缺失。

4 规模化猪场疫病防制对策

4.1 建立严格进出场区人员、车辆消毒制度 在养殖场的大门口,设置消毒池和消毒设备,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区。对确需进入的人员车辆,特别是专业运猪的人员车辆要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并做好进出车辆、人员登记。猪场谢绝参观,不允许非生产人员随意进出生产区,不允许带其它动物进入生产区。

4.2 完善场内综合防疫消毒措施 在进入生产区门口设立消毒池、消毒通道,需要进出生产区的人员须经消毒通道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每幢猪舍门口设消毒池,经消毒后方可进入猪舍;猪场道路及猪舍周围环境每月消毒2次,及时清理杂物及各种污染物;猪舍每周带猪消毒1次;用具定期消毒。执行空闲猪舍制度,对产房、仔猪保育舍、育肥猪舍,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后彻底清洗、消毒,空闲40d再进猪。

4.3 严格执行调运种畜检疫制度 在调运种猪前,了解调入地疫病流行情况,不到疫区调运种猪;对从非疫区调运种猪,应了解当地疫病流行状况,严格检疫监测,调回的种猪进场前,要在场外选择地点隔离饲养观察30d以上,无任何症状,才能进入猪场。

4.4 加强病死猪、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减少猪舍内部有害微生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清除猪舍内部的粪污。粪尿等排泄物、死因不明的死亡病猪必须及时无害化处理,病死猪须运到生产区外的场地集中深埋、焚烧。建立粪尿收集、堆积处理场,做到粪尿干湿分开,粪尿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还田、还地,不乱堆乱放污染环境。

4.5 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和免疫效果监测方案 根据本场猪的疫病流行种类和流行特征、猪群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免疫监测的结果随时调整免疫程序;根据免疫抗体效果监测结果,结合免疫程序、天气季节变化、饲养管理,合理安排免疫时间,积极了解周围地区动物疫病流行动向,避免免疫的盲目性。

4.6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俗话说“养猪无巧,栏干食饱”。其中的栏干就是指栏舍干燥,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降低氨气浓度,改善猪舍空气质量;按猪龄大小、重量,调整猪群的饲养密度;注意冬季保暖、夏季降温;按不同日龄猪的生长需要,供给优质、全价的配合饲料;根据养猪生产各个阶段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S858.28

B

1007-1733(2017)07-0040-02

2017–03–13)

猜你喜欢

免疫抗体养猪场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农村散养鸡群H5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评价
2011~2015 年西藏部分县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免疫抗体监测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