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出血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

2017-04-03王秀英聂玉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急诊科脑出血病情

王秀英,聂玉玲

(黄山市人民医院,安徽 黄山 245000)

急性脑出血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

王秀英,聂玉玲

(黄山市人民医院,安徽 黄山 245000)

目的 通过讨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总结科学的护理方法,提高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院前急救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6例,予电话指导、现场急救、转运途中监护与救治、急诊室救治等环节紧密衔接,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结果 36例患者全部安全转运至急诊科,无一例院前死亡。后经后续治疗,植物人2例,轻中度功能障碍11例,其余全部康复。结论 及时、科学、合理的实施院前急救,可以有效节省急救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脑出血;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急性脑出血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对我国中老年的健康造成威胁[1]。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能错过最佳救治时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甚至死亡。因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现就我院120急救中心对3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干预措施,争取到可能逆转病情的宝贵时间,提高了抢救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院前急救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31~81岁,平均年龄64岁。CT平扫后确诊出血部位:内囊出血8例,基底节出血6例,丘脑出血2例,脑干出血6例,小脑出血2例,脑叶出血2例,脑室出血5例,其他部位及2处出血5例。有高血压病史27例,其中有诱因及前驱症状21例。出血量3~126 mL。就诊时间10 min~2 h。

1.2 临床症状

本组36例均有意识障碍,其中意识模糊3例、嗜睡4例、昏睡6例、昏迷23例。伴有偏瘫24例、四肢瘫痪9例,剧烈头痛、呕吐19例,大小便失禁17例,脑膜刺激征阳性28例,脑疝9例,瞳孔缩小6例,颅内压增高21例,应激性溃疡13例,中枢性高热4例,,呼吸不规则12例,抽搐8例。

1.3 结果

36例经院前急救后,安全转送至急诊科抢救室,无1例因救护或搬运不当导致病情加重或死亡。经急诊科抢救室实施必要的检查、用药、对症处理等抢救措施,快速护送至病房或手术室。14例住神经内科,5例住神经外科,17例急诊手术。后经后续治疗,植物人2例,轻中度功能障碍11例,其余全部康复。

2 院前急救

脑出血院前急救由以下3个环节组成:现场急救、转送途中救护、院内急诊救治,这3个环节实为一条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抢救链,互为联系,相互紧扣[3]。脑出血的院前急救原则为: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内插管,建立静脉通路,降低颅内压,监控生命体征,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2.1 急救前干预

接到120急救电话通知,白班3 min内,夜班5 min内出发,在出诊途中电话继续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指导家属做相应的处理,如: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不宜取坐位,要使患者取平卧位,解开衣领,头部偏向一侧,便于呕吐物排出和清除等。

2.2 急救现场干预

2.2.1 现场护理评估

到达现场后,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体检,监测患者的神志、呼吸、脉搏、瞳孔等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询问忠者(或家属)有无高血压病史及有无头痛、呕吐等症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迅速做出初步判断,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2.2 体位

取平卧位,头部略抬高15~30°,并偏向一侧等。

2.2.3 保持呼吸道通

呼吸道梗阻是脑出血的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迅速清除口腔呕吐物,对有舌后坠者,立即用舌钳拉住舌体并固定或者置入口咽通气管,痰多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2.2.4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立即快速有效地建立静脉通路,使用管径较大的静脉留置针,以确保短时间内快速输入脱水剂,输入20%甘露醇125~250 mL予以脱水降颅压。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避免在桡静脉处穿刺,防止损伤桡神经;二要观察肢体活动情况,避免在瘫痪侧肢体输液。

2.2.5 对症处理

当患者的收缩压持续高于200 mmHg、舒张压高于130 mmHg时,立即静脉推注速尿20~40 mg进行降压治疗;抽搐者给予安定lO mg肌注,严重者可缓慢静推。

3 安全转运

转运时的抢救及护理干预:转运也是入院前急救和护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以上处理,病情稳定后,用正确的运送方式护送入院。在转运中要注意以下几点:a.头部保护:楼上患者下楼时应保持头高脚低位,严禁摆动和偏斜。b.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监护:使用心电血压监护仪每5~10 min监测一次血压,观察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变化。c.绿色通道:患者上车后,立即与急诊科联系,交代所需准备的抢救措施,给急诊科充足的准备时间。e.妥善固定各种导管:确保静脉通道和气道的通畅。f. 车速平稳:保护患者头部免受震动。

4 院内急诊救护

4.1 院前院内病情交接

患者送入急诊抢救室后,院前急救护士应立即与院内急救护士做好有效衔接,交代患者病情及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开通绿色通道,立即安置患者于抢救床上。

4.2 心电监护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采取面罩吸氧,氧流量为6~8L/min。如有牙关紧闭或抽搐者可放开口器。出现呼吸不规则、叹气样或点头样呼吸者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4.3 遵医嘱用药

及时有效地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如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静脉推注速尿,以及止血药、降压药、镇静药等。

4.4 对症处理

早期亚低温治疗,头置冰袋,以降低体温,减少脑细胞的代谢。早期专科会诊,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尽早做好术前准备,如静脉采血、配血、备血、备皮、保留导尿等。谵妄、躁动患者加保护性床栏和约束带适当约束。

5 讨 论

脑出血为急性发病,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一种较常见的和严重的疾病,它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其他急性脑血管病高。大多数病情重,并发症多,病程进展很快;病情恶化多于发病l~4 h以内,抢救良机往往也在此期内,如果错过良机,预后极差。因而,院前的积极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的重要方法,通过有效救治及护理,可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快速准确的病情判断是抢救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对病情的评估与抢救应同时进行。在现场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极有可能因呕吐物堵塞呼吸道窒息或颅内压过高形成脑疝而死亡[5]。采取电话及时与家属联系,了解初步病情,并对家属做相应的医疗指导,为入院后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因此,做好急性期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十分重要,在急救过程中,要创造高效的绿色通道,快速完成各项检查,使患者尽快得到有效救治。

[1] 李素贞,赵翠梅,梅景华,等.12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救护体会[J].2014,11(1):106-107.

[2] 邵雄英.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17-19.

[3] 周燕玲.院前急救中的常见病——脑出血[J].中国医疗前沿,2010,20(5):59.

[4] 郑秀娥,陈小梅,谭爱娇.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1,9(7):1837.

[5] 黄杰红.“院前急救”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绿色通道的意义[J],当代护士,2011,9:104.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743.34

B

ISSN.2096-2479.2017.30.100.02

猜你喜欢

急诊科脑出血病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